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开局被曝假世子,我当场就职皇帝 > 第一七九章 压力越大,压力越小

第一七九章 压力越大,压力越小(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人的名,树的影。  

自从顾芳尘登上了小天榜,年轻一辈当中对于此事的讨论度就一直居高不下。  

更何况真假世子出人意料的结果,更是增加了顾芳尘本身的话题性。  

倘若大魏有微博,那么顾芳尘这个名字估计已经挂在热搜第一很久了…  

对于顾芳尘一夕之间反转的实力和风评,有佩服的,有质疑的,也有阴谋论的。  

小天榜前十的变动,本就牵涉众多,再加上顾芳尘自身充满了争议,更是火上浇油一般。  

修行者所求,要么是名利,要么就是证道。  

而这两点,都可以通过登上大小天榜来实现,前者不必多说,而后者,也往往在榜单上寻找目标进行挑战。  

若是有胆子大的,对自身实力也自信,甚至可以顺着名次,一路向上挑战过去。  

因此,在顾芳尘登榜这件事上,其中备受关注的,不仅是他本身,还有被他给挤下去的那些人对此的态度。  

尤其是原本那个位于第十名的倒霉蛋。  

这倒霉蛋,叫做王明之,恰巧便是江南王氏的年轻一代翘楚,六品巅峰的修为,当初正好压了顾怜纤一头,排在了第十。  

这王家,便是独孤往下数的第二世家了,同样不可小觑。  

相比于占地为王但又不屑与世俗一般为伍的仙宗,世家的更加接地气,财侣法地四个字上,将财、侣二字做到了极致。  

世家手中,掌握着商会,旗下酒楼、铺子不计其数,不仅面向普通人,也面向修行者。  

既然是做生意,就免不了要打。  

而最适合拿来帮忙打的,自然就是他们世家之中年轻一辈里面的高手。  

说一句他用的剑、穿的衣服出自哪里,都立刻会有一大批人争相模仿。  

但无奈,他们世家论硬实力,确实是差了一截。  

年轻一辈当中最强的独孤仙,也只有小天榜第三,还在萧盈好和顾幽人之下。  

王家更是只有一个独苗王明之,各种运作,也只堪堪排在了第十。  

需知,凡是排名,人们真正会记得的,也就只有前十而已。  

前三争不了一点,这第十总得保住吧?  

结果顾芳尘横空出世,把王明之给挤到了十一,一夕之间,连着王家的生意都跟着大受打击。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当初王家一收到消息,几乎是立刻就站队顾元道,痛斥顾芳尘,认为他一定是使用了丹药或者秘法,才能有如此突飞猛进的修为。  

明里暗里说他就是通过勾结魔教,用了魔教的邪法。  

但后来没多久,顾元道才是勾结魔教的那个人,还被圣人收去面壁思过了!  

这下子王家可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生意直接一落千丈。  

如今王家想要翻身,就只有正面打败顾芳尘,证明他徒有虚表这一条路了。  

修行者虽然也认别的,但说到底是认实力。  

王明之拳头够硬,那么其他因素就都是次要的…  

然而问题在于,顾芳尘虽然战绩不详,可手上那一把准一品的宝剑可不是假的!  

更有小道消息,声称顾芳尘其实是武圣弟子,只是此消息之前被王府给压住了。  

武圣丁行风,当日庆功宴便现身紫极殿,给自己弟子站台!  

如此一来,王明之的胜率更是惨淡,吃药都悬…  

因此,王家孤注一掷,决定向顾芳尘下毒!  

“这来的都是第几个了?”  

独孤家的仆人议论纷纷,看着中央的演武场上。  

上首,是独孤家现任家主独孤夏,也就是宁采庸的大舅,顾芳尘的外舅公。  

旁边坐着的便是戴着面纱,身着繁复红裙,无比雍容华贵,在外人面前散发着淡淡威严的宁采庸。  

宁采庸虽然是小辈,但作为王妃,从地位上来说,足以与独孤夏平起平坐。  

而在宁采庸的旁边,便是搬了把椅子,摇着折扇,坐姿很嚣张的“顾芳尘”。  

这实际上,便是真正由“蜃阵”产生的幻象。  

不过,一般的幻象可没有这么生动形象。  

像是当初顾芳尘在琼林宴上制造的老丁和青翦的幻象,便是连说话都做不到,否则很快就会露馅。  

为了保险,顾芳尘在这“蜃阵”当中留下了一缕自身的神念意境,使得幻象也受他意念控制,能够与他本人一般无二。  

作为六品得意境,分出神念也不影响他本体。  

以他现在的神魂强度,完全可以做到一心二用。  

不过,如此一来,对于“蜃阵”的要求就更高了,不再是像之前那样的一次性用品。  

因此,顾芳尘选择了宁采庸身上佩戴的一串手钏作为“蜃阵”的依附对象。  

宁采庸作为镇北王妃,身上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极品的施法材料。  

顾芳尘在手钏上刻下“蜃阵”,增强了幻象的强度,也可以承载他的一缕神念。  

但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幻象必须随时跟在宁采庸身边,在外人看来,就基本上是同进同出,虽然只是住在一个院落,但依旧显得十分亲密。  

不过,顾芳尘从前和宁采庸基本上也是这么个状态。  

十六岁之前,他甚至还经常住在宁采庸的院子里。  

只有近两年,因为屡屡犯错,和宁采庸有了几分隔阂,才没有那么亲密了。  

在外人看来,无非是又多了一份顾芳尘以前藏拙的证据。  

王妃估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