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26章 犁庭扫闾,时代落幕

第26章 犁庭扫闾,时代落幕(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感觉出了大汉的焕然一新。  

而不同还不仅仅是这些;  

时局稳定吏治清明,就注定会再次引起思想上的井喷。  

刘备对于太学的关注度亦是不低;  

各种歌功颂德的文赋相继从太学之中传出,其中最为甚者便是曹操之子曹植所著的数篇歌赋。  

没错,曹植就是曹操当初为整个曹氏留下的另一枚种子。  

其主要原因便是因为曹植的才学。  

曹植于文学上的造诣,确实是已经达到了让人望尘莫及的地步。  

甚至就连顾琛在看到他的文章只是亦是惊动不已,还特意将他所著的《洛神赋》原篇收录到了家族之中,将其推荐进了太学之中。  

刘备对于曹操的子嗣自是不会有什么好感。  

但顾琛的推荐他亦是不得不在乎。  

而如今曹植也未曾辜负顾琛的推荐,从不过问任何政事,只是通过实事来进行各种天马行空的创作。  

他先后几篇文赋可谓是彻底让刘备对其心服口服。  

不仅仅将他的文章传至天下,更是相继提拔其为太学之中的讲师。  

在各种文赋的影响之下。  

整个大汉思想上的进步亦是极大。  

而随着天下彻底一统之后,在顾炜诸葛亮等人的建议之下,刘备也是于整个大汉天下,掀起了第一次的科举考核。  

要想彻底让这种通过考核当官的制度深入人心,绝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前的大汉也注定无法让这种制度全面展开。  

但这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无论是刘备也好,疑惑是顾琛也罢,包括朝廷内最为关键的一些个臣子,都是对此事极为的重视。  

甚至诸葛亮和顾炜这个当今朝中地位最高的两位大臣,更是决定亲自考校。  

这件事注定会影响整个天下。  

唯有让天下百姓都看到能有普通之人当选为了官吏。  

才能让他们彻底意识到如今大汉的不同。  

但以当前的大汉而言,此事注定艰难。  

入选之人,几乎全都是世族子弟。  

在之前的乱世之中,天下普通百姓连保住性命都难,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去钻研学问?  

不过却也有例外;  

各个州郡之中相继出现了一些寒门子弟,其才能丝毫不弱与世族子弟。  

只可惜的是并没有真正的百姓。  

虽然人不在洛阳,但顾琛还是让人将他们所有的考校回答送了过来,并不管其身份皆是认真看了一遍又一遍。  

他相继关注到了几个人;  

——颍川钟氏的钟会、泰山羊氏的羊祜、京兆杜氏的杜预等人。  

这些世族子弟可谓是将自己的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考校所答的一切、对天下局势的建议等,说的都是极为在理。  

至于寒门之人,顾琛也是注意到了不少人。  

比如张华、邓艾等人。  

能被送来顾琛这的人自是都有着不凡之处。  

顾易也在注意着这些人,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他忽然便发现了自己之前忽略的一个问题。  

——如今乱世已经结束;  

这些个曾经闻名于青史之上的人合力治一国,会让整个天下变成什么样子?  

就这么想着,顾易忽然便对未来有了些许的期待。  

这些人的才能无需多言。  

能够在青史之上留下姓名的人物,自是有着其不凡之处。  

这绝对会让整个大汉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顾易却也明白。  

随着这些人相继出世,一个十分辉煌的时代终究还是要彻底落幕了。  

时间如刀,终究会带走一切。  

果然,顾易预料的不错。  

就在章武六年。  

马超突然于凉州之地暴病。  

甚至都没能等到消息送到顾琛面前,他便轰然离世,临终上疏顾琛,将整个宗族都托付给了顾琛。  

对此,顾琛十分的悲痛。  

虽然这一路走来,追随他的将军并不在少数。  

但马超绝对可称之为其中之最,堪为顾重要的心腹。  

顾琛立刻将此事上奏给了朝廷。  

而刘备也念马超之功,给了马超一个极为体面的丧事,并定谥为“威”。  

——举国悲痛!  

但这仿佛就是一个宣布着时代已经落幕的信号。  

就在同年,八月;  

——关羽病重。  

关羽可是当前大汉除却顾琛之外的武将之首。  

光凭着这一点便足以看出刘备到底有多么在乎自己的这个兄弟。  

得知此事,一向勤政的刘备甚至就连上朝的心思都没有了。  

直接便将国事交给了诸葛亮、顾炜。  

而他自己则是要前去探望关羽。  

关羽如今正在江东,受顾琛之令镇守江东,以免江东再乱。  

虽然刘备的动作已经极为迅速,但只可惜天意如刀。  

这两兄弟终究还是难以再会。  

关羽并未能撑住,薨世于江东之地。  

刘备问询后,瞬间便陷入了晕厥。  

虽未能危及性命。  

但整个人却仿佛在一瞬间便老了许多,再也没有了昔日的意气风发。  

他回到了洛阳,以王侯之礼下葬了关羽。  

谥为昭义。  

以歌颂关羽之功。  

自丧事之后,刘备身上的丧气也是越来越多。  

他渐渐放下了不少的国事。  

将心思渐渐转移到了对太子刘禅的教育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