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农业狂魔 > 第473章 朱教授、公益盒饭

第473章 朱教授、公益盒饭(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迹象,现在厂内风气非常危险,已经引发仇外情绪和排外主义,长久下去,这会毁掉厂内的一切···这让我想起倭岛东条、徳國希勒特,余三元恰恰是那种人。’  

‘谢邀,刚下飞机,这是我在倭岛随手拍摄的街景,相比十里营,租界简直就是乌烟瘴气的地下势力庇护所,并且时常爆发打架斗殴和枪战···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设置它们,这令我开始反向思考,厂内是不是并没有我们道途听说的那么好?’  

“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据相关数据调查,仅03年,厂内职工因高强度死亡绿高达0.78,这意味着,一百万中,每年死亡近万人,太可怕了!”  

“楼上的,你傻比吧,那是厂内人口死亡率,有老死,有病故,并且中心医院把外界医护纳入了统计,意思是,你爹得了绝症,送中心医院无法救治,死在那也算厂内死亡率。”  

社科院朱教授:“那个说民主主义的,告诉你一个真相:两次世界大战,人类社会都是靠着强大的民族主义意识获得了胜利,并诞生了东方红、戴高乐、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铁托等等。  

尤其东方,没有民族意识的觉醒,就没有血战到底的气概。  

现在各界之所以批判厂内思想,一是厂内遭到外界势力的强烈打压,那些群体为了控制厂内和达到殖民目的,不惜一切推行殖民意识。  

二是近十年以来,门阀世家利用高等学府复制出一大批高学历文盲,那些吃狼奶长大的畸形儿,一生下来就会骂娘,满嘴洋词,吃着东方饭,唱着北美调,钻腐败空子,利用舆论工具,迫害各界精英,成为西方势力在东方土地上迅速壮大的社会基础。  

三是我们越强大,它们越害怕,害怕被清算,害怕失去优越感,害怕失去压榨对象···所以无论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只要我们变强,他们总会跳出来,一边对着我们狂吠,一边对着西方乞怜摇尾。  

四是某些人占着鸡窝不下蛋···”  

余阳看到这,忍不住点赞。  

不过,下面的评论却有点不堪入目。  

‘明明是教授,却不知道警惕民族主义向民粹演化,书都读狗身上了?’  

‘原来是朱教授,您论文造假的事处理完了吗?’  

‘他就是论文造假猪,幸会幸会!’  

‘他女儿在京城民大附中,长相随爹,又丑又胖···’  

余阳从后台调出朱教授信息。  

众多论文不存在造假,其夫妻甚至没有女儿。  

网友果然强大,都能帮人家生女儿了。  

“那就邀请朱教授加入十里营街道办,担任对外发言人。”  

厂务秘书犹豫道:“他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  

“怎么定义的?只是支持灭倭,就被定义为极端?怕不是鬼子给他定义的吧?就他了,骂的挺好,以后天天骂。”  

“再就是三系租界,现在厂内的大部分产业完成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任务不怎么紧张,可以趁机组织职工过去旅游,像什么在床上学倭语就算了,要多享受服务,要多体验做列强的快乐,否则等到下一轮竞争,职工们哪来的动力重返列强?”  

“下一轮竞争?”  

“是啊,任何事物都会盛极而衰,若想摆脱这种宿命,必须掌控发展节奏,令社会发展出现一个可控的盛衰周期。现在咱们非常牛比,几乎坐拥全球市场,但敌人也不是吃素的,如果激发他们斗志,注重发展,咱们肯定吃亏,相反,咱们主动让步,给他们一种‘虚假的强大’,他们就会膨胀,就会自我感觉又行了,有利于我们二次收割。”  

厂务秘书恍然,“犹如炒股,一茬一茬的割韭菜,而不是一直割。”  

“孺子可教也。”  

余阳起身,“多关注老黄那边,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帮助,毕竟骂归骂,该拉下来的,肯定要拉下来,不然就像欧洲墙头草,都会认为咱们好欺负。”  

说完,其本打算离开,前往下一个区域瞧瞧。  

却见树荫下,刚刚坐在一起闲聊的小姑娘王珂,正一手端着餐盒,一手拿着筷子,一边往嘴里扒拉米饭,一边等着眼睛瞅着自己。  

“干嘛,防贼呢?”  

“你虽然很帅,但看起来不像好人。”  

余阳当即把盒饭抢了过来。  

相比厂内,西部企业为砖窑捐赠的免费快餐,略显简陋。  

快餐盒比手巴掌大一点,厚五厘米,里面装满白米饭,中间的米饭浇上一勺卤肉汤,左边的米饭铺上一层豆芽炒肉,右边的米饭铺上一层番茄炒蛋,然后合上盖子一压,再用保鲜膜把一瓶矿泉水捆在上面,就成了一份公益午餐。  

没有汤,没有其它饮料,吃不饱可以再拿一份,但不能浪费,否则会扣薪资。  

在西部,任何人都可以领取这样的快餐。  

因为西部企业的投资方三元农业认为,所有人类,不分种族、年龄、性别,都应该获得维持生命存续的基本食物配额。  

这又叫人权。  

人权是一张好牌。  

骂北美没人权,北美增加救济站,食物消耗增加。  

骂倭岛没人权,倭岛采购更多粮食,对外支出增加。  

欧洲担心被骂,同样进口更多粮食。  

贫穷国家有样学样,被迫拿出更多矿场换粮食。  

同时。  

无论发达囯家,还是贫穷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不努力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