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上玉阙 > 第36章 修仙修仙,什么是仙?

第36章 修仙修仙,什么是仙?(5/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度,但王玉楼要有自觉。  

映曦为王玉楼的无情落泪,但她此时还不懂,王玉楼是真的想走到彼岸的。  

到那时,别说周映曦了,说不定王显周也能救!  

但现在,他必须在莽象的手下做最忠诚的莽卫兵,  

“老杨,你说我们在这里要等多久?”  

陈永忠和杨兑烈躲在一处灵器化作的宅院中摸鱼,陈永忠是真的想西海了。  

原因无它,红灯照的真传弟子们都太狠了,王玉楼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已经极大,结果前些天来了个易走日,真就是完全不讲规矩的硬杀。  

杀散修还不够,在虢百尺坑害王玉楼升级矛盾后,易走日大有带着人杀押送筑基的意思。  

如果不是其他人没有易走日的地位而心有顾忌,那天,陈永忠等人可能就交代在清溪坊了。  

相比于仙盟的边陲西海,红灯照内对底层修士的压力之大,让陈永忠极其不适。  

“难说,玉阙道友难啊,他想拉着这些散修提高自己在宗门中的地位,可红灯照的仙尊不止一位,况且他背后的那位,现在还不是真仙尊。”  

杨兑烈和陈永忠以前还有些小矛盾,不过如今,在大混蛋王玉楼的压力下,两人竟然有了些尽释前嫌的意思。  

其实,这不仅仅是王玉楼给他们带去了压力这么简单。  

主要是,在参与神光流毒大清洗的过程中,两位龙虎卫统领渐渐理解了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紫府,以及成为紫府的代价是什么。  

连王玉楼那样的人,都必须疯狂的开杀,从而体现自身的价值,以此表达自己的忠诚。  

但这种忠诚的表达,还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  

最可怕的是,哪怕忠诚、有能力,头上的真人、仙尊赏识,也不一定能成为紫府。  

西海清风、西海龙虎、西海忠诚,三个人都忠诚,都有能力,都有势力,都心狠手黑。  

然而,神光一输,三个人全完了,死的透透的。  

神光一脉上下被清洗干净的可怕后果,谁看了不迷糊?  

在如今的仙盟内,想成为紫府大修士,难度不能说高,只能说和大多数人没有关系,以至于陈永忠和杨兑烈这样的巅峰筑基都不敢想成为紫府事情。  

如此,他们两个也就没有矛盾了。  

“你这话说的,哈哈哈,你的意思是,那个易走日都对同门出手了,红灯照也不会处理?”陈永忠不太信杨兑烈的判断。  

“你懂什么,梧南的十宗,一个比一个黑,我以前还是九窍谷的弟子,九窍谷那个黑啊,外门弟子想入内门,不仅要有修为、认师父,还要交灵石。  

我当时忍不了,才来了西海,如今看是来对了,当初和我一起在制符院修行的同门,没有一个成为筑基的。  

九窍谷的一切,都是上面的人的,就是有幸运儿入了内门,也是内门中的底层,只能做脏活累活,最后因为寿尽而死。  

红灯照不比九窍谷差,易走日敢对王玉阙出手,说明他背后也有人,我看最后必定是自罚三杯。”  

听到老杨说自己是九窍谷出身,陈永忠有些错愕。  

“好你个老杨,藏得够嗯?”  

两人迅速飞身而起,却见红灯照的山门大阵已经打开,王玉楼骑着黑龙马站在阵内,道。  

“所有人,都进来!”  

老杨咂摸了下嘴,感觉有些被打脸,不过依然组织着众人往阵内走。  

大阵中,王玉楼和严恪信并列而立,身侧还有周映曦。  

他们三人穿着万夜永明法衣,代表着的是莽象一脉如今还留在宗门中的真传。  

当然,莽象一脉的真传远远不止三人,足足有三十多位,只是大多数都被派往了前线。  

祖师的事情,就是莽小将的事情,大家都很忠诚。  

在王玉楼三人的身后,是莽象一脉的其他筑基,足足来了三十多位,这还只是留在宗门中的。  

“灵山脚下应该能塞下他们,只是玉楼,你这么做,我怕引起宗中的不满啊。”  

严恪信是严恪仁、严恪义的弟弟,严家是莽象一脉最大的附庸,他的意见,王玉楼得尊重。  

“走日师兄对玉楼的安排有所误会,很正常,但我们总归是为祖师办事,只要忠诚、得力,就不怕外人质疑。”  

严恪信的下巴微微一抖,终究是没有再开口。  

王玉楼在清溪坊打压虢百尺,已经展露他不愿意伏低做小的意思,大家都是红灯照真传,王玉楼不认为自己比莽象一脉的其他核心人物低一头。  

年龄,不是问题,而是王玉楼的优势,他不能困在必须伏低做小的逻辑中,废掉自己的优势。  

拿旦日门下的虢百尺开刀,对准的是虢百尺这只猴,看客是莽象一脉中的其他核心人物。  

在莽象一脉众多筑基的护持下,散修们纷纷在莽象灵山找到了落脚之所,从始至终,没有人出来拦。  

事情办到这一步,其实差不多已经定了,无非是最后的妥协条件没有谈拢。  

红灯照宗门灵山之上,群芳苑内。  

众仙列坐,王玉楼带着周映曦和金明度坐于上,他举起酒杯,唏嘘道。  

“从西海仙城到红灯照,几千里路,很不好走,诸位的辛苦,玉楼都看在眼中。  

玉楼在西海,能与诸位道友相识,端是一场幸事。  

略备薄酒,只为款待诸位道友的相助!”  

几番来回,酒酣胸胆尚开张,杨兑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