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四合如意 > 第432章 商议

第432章 商议(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谢易芝说的每句话,谢承让都会点头应承,谢易芝的神情更加和缓起来。  

谢承让起身向谢易芝行礼:“父亲说的话,儿子谨记在心。儿子在外行事不当,这段日子让父亲为难了。”  

谢易芝道:“年纪尚小,吃些苦头也不要紧,重要的是能长记性。”  

谢承让应声。  

谢承信眉头紧锁,以父亲的本事,朝中想要与谢家结亲的官员比比皆是,哪里非得是夏家?  

谢易芝瞥了一眼沉着脸的长子,他也皱起眉头,之前要将夏二娘许给他,他不愿意,现在给他二弟,他又是如此。  

谢易芝开口道:“从明日起,我处置公务,你就跟着我在书房,过阵子你也给我去衙门里,王晏、贺檀这些人在朝廷都有了一席之地,你却还赖在家中。”  

谢承信对步入仕途没有兴致,父亲这般说了,他也不敢有异议,只是道:“儿子知晓了。”  

话说到这里,谢易芝就要将两个儿子遣走,谢承让开口道:“听说谢氏瓷窑出的舍利匣要供奉去云栖寺。”  

“班荆馆那边也有人打听那些瓷器。”  

班荆馆里住的是西夏的使臣,每日那边都会有消息传出来。谢易芝掌管枢密院,自然这些十分清楚。  

谢易芝道:“那些人向朝廷提出看舍利匣,但朝廷正在办云栖寺的案子,谁也不想去触这个霉头。”弄不好就会引火上身,毕竟那边的是沈家和慈宁宫。  

但是等到云栖寺更名,谢氏正式供奉舍利匣的时候,那些使臣肯定要去凑热闹。  

谢承让道:“这么说,大名府谢氏的瓷器肯定要卖去榷场了。”  

谢易芝抿了一口茶:“那谢氏不简单,她背后定然有人,只怕从大名府开始,就有所筹谋。”  

大名府倒了个刘家,来汴京又让夏尚书丢官,这些与谢氏多多少少都有些关联,当然谢易芝并不会觉得是谢氏有什么本事,一个商贾还是个寡妇,再聪明又能如何?不过就是银钱上有些算计罢了。  

他真正在意的是那背后驱使谢氏这颗棋子的人。  

之前谢易芝怀疑是王家,现在又牵扯到了慈宁宫,反倒让谢易芝更加看不清楚了。  

总不能是王相公与太后私底下有了来往。  

周氏道:“老爷你们为何要在意一个小商贾?”在她看来,那谢氏委实不值得父子两个挂在嘴边。  

“都是夏家下面的人不办事不利,否则哪里会让她冒头,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吧?还能闹到多大?”  

“若是老爷着实觉得那谢氏有问题,我就去云栖寺请个帖子,等谢氏供奉舍利匣的时候,仔细瞧瞧她。”  

谢易芝思量片刻点头:“也好。”  

“我陪母亲一同去,”谢承让道,“那日难免人多,我也好护着点母亲。”  

谢承信听到这话立即接口:“我也去。”  

谢易芝没将这桩事放在心上,在他看来,问题不是出在谢氏那里,解决了一个谢氏,就像抓起李管事是一样,难以撼动他们背后的人。  

说完了话,谢承信、谢承让都退了出去。  

周夫人看向谢易芝:“明日我去一趟夏家,若是顺利,就早些纳吉,将亲事彻底定下来。”  

谢易芝道:“你安排就是。”  

家中事宜周氏都处理得当,所以就算衙门有些烦心事,谢易芝也觉得能应付的过去。  

也多亏他早些处置了那些“家事”,现在谢家上下都听他的安排。母亲从前偏心二弟,父亲独断专行,若是家中他们主事,即便他官居一品,也不会舒坦。  

现在就是刚刚好。  

此时的谢玉琰正在慈云庵中。  

净圆师太带她看了庵中染布的作坊,十几个比丘尼正在忙着晾晒布帛。  

净圆师太道:“云栖寺的比丘尼来了之后,这里就不缺人手了。”  

谢玉琰走了一圈:“这里的地方应该足够砌新炉灶。”  

“那何时才能开始搭建?”净圆师太询问。  

“大名府的人手到了之后,”谢玉琰,“快则七八日,慢则十日。”  

他们去年冬日就在大名府搭砌烧石炭的炉灶,那些工匠还曾帮衙门修炼铁的炉子,他们到了之后,很快就能修砌起适合染布用的炉口。  

“不过,也不用等到他们来才动工,”谢玉琰指了指周围,“这里太小,不如往周围扩一扩。”  

“炉火煮得快了,染的布帛也多起来,就要有足够的地方用来晾晒。”  

“除此之外,再请几个染坊的师傅前来,既然想要靠着这个赚银钱,就要学的精细些。之前你们靠着布帛价钱低,即便染的差些,也有人来买。”  

“但以后不同了,庵里出的布帛多了,即便价钱低一些,就能都卖出去?能接受布帛有瑕疵,颜色不够匀称的人毕竟不多。”  

“再说,有了石炭,其他染布作坊出的布帛价钱也会便宜,到时候庵里要怎么办?继续降价?”  

“本钱在那里,降又能降到哪里去?”  

净圆师太听到这里点点头。  

“既然炉灶还需要等,那就趁着这时候学印染,也不算耽搁功夫,”谢玉琰道,“再者,石炭灶染出的颜色如何,也要尝试,这样安排一举两得。”  

净圆师太道:“印染坊的事,都听施主的。”  

谢玉琰算一算时间,师祖和师父已然到了汴京,等到云栖寺做完了法会,刚好开始忙碌慈云庵的事。  

安排完这些事宜,净圆师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