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四合如意 > 第252章 信义

第252章 信义(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第252章信义苗顺走在众人中间,听着大家的议论,心中也是格外忐忑。  

他下意识相信谢大娘子,但这些年没少被东家打压,大家的担忧也没错,苗娘子不就被谢家利用?  

人心隔肚皮,谁也不知道日后会如何。  

他带着这群人走出谢家瓷窑,万一真的被利用,以后不知要如何面对他们。  

“顺子哥,杨家里面好似有不少人。”  

旁边的苗冬指了指不远处的马匹。  

苗顺一直陷入思量中,没有注意到这些。  

“这马可是走了一段的路。”  

马蹄上满是泥水,还有几个小厮打扮的人,被杨家人领着进门歇息。  

“还真是,还有其他人来杨家啊!”  

不知道这些与他们有没有关系。  

前面的人渐渐放慢了脚步,让苗顺先走过去。  

谢大娘子不在大名府,谢家的窑口又出了事,人心惶惶之时,都是苗顺几个稳住众人,苗顺也就成了领头的工匠。  

苗顺正想要探听一下情形,就看到有人迎过来,正是程琦和杨小山。  

谢大娘子和谢子绍不在的时候,就是程琦和杨小山私底下与苗顺见面。  

“杨管事、程管事。”  

苗顺就要行礼,却被杨小山扶了一把:“顺子哥这是做什么?怎么到了杨家,就不认识我们了?”  

苗顺讪讪一笑,从前他还在谢家做事,现在要来杨家,自然就不同了,以后都要听杨小山他们吩咐。  

程琦也道:“大家都是一样的,一会儿你就知晓了。”  

苗顺道:“七爷也在?”  

“在,大娘子,七爷都在里面,”程琦带着苗顺向里面走,“今日大家有不少事要做,咱们一点点的来。”  

苗顺不禁有些糊涂,不是直接见谢大娘子和谢七爷吗?这么一想,他心中就更没底了。不过还没等他再问出口,就听到程琦道:“大家先去账房领银钱,这段时间谢家瓷窑没发下来的工钱,今日都给大家结清。”  

苗顺怔在那里:“谢家没发的工钱?谢大娘子要给我们?”  

杨小山笑着道:“还记得大娘子当时是如何说的?雇工每日至少一百文钱,若是谢家做不到,就来寻大娘子,这话不是随便说说。”  

“当然,工匠的银钱不是一百文,谢家当时如何与你们定的,我们就如何发。”  

似苗顺这样的把桩师傅,每日工钱至少三百文,其他工匠一百五十文到二百文不等。  

苗顺看着账房地上摆着的一箱箱铜钱,不禁抿了抿嘴唇。  

苗顺道:“可这些日子我们什么都没做。”  

“但是大娘子有言在先,我们就得这样去做,”杨小山拍了拍苗顺的肩膀,“大娘子说了,做买卖要有信义。”  

杨小山努力回忆着那句话到底是咋说的,其实杨钦已经教过他很多遍,他自以为很熟了,用的时候,难免还要回想。  

“以义制利,义利兼顾…”  

后面他实在想不起来了,杨小山只好放弃:“反正你拿就是了。”  

杨小山说完,杨家人已经安排工匠们陆续进入账房。  

看着大家真正领到了银钱,苗顺提起的心才算放下一些。  

“拿了之后,我们是不是就该走了?以后陶窑都用不上我们了。”  

有人问了账房。  

苗顺立即看向杨小山。  

“自然不是,”杨小山道,“城中泥炉都不够用,明日大家还得回去烧窑,有的是事要做呢,只不过…咱们做事的规矩与谢家不同,一会儿大家就清楚了。”  

听到有活儿做,众人脸上都露出欣喜的神情,还没到春耕的时候,总不能回去闲着,闲一日就少一日的银钱。  

“领完银钱的工匠,去旁边的屋子。”程琦向前指了指。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那边要做些什么。  

苗顺匆匆拿了工钱,带着人走过去,只见里面有几个杨氏族人,桌子上摆着纸笔,看模样是要写些什么。  

苗顺先开口问道:“这是…”  

“大家将自己擅长做什么,做了多久,如实告知。”  

魏老、耿老、姚老几位老师傅走进屋,三人向大家点点头,然后魏老师傅道:“咱们都是手艺人,都会什么自己还不清楚?”  

“写好了,东家也好安排活计对不对?”  

“那谢家,为了讨巧做泥炉,到处寻工匠,那是工匠多就能做得好的?”  

“人也不是这么用的。”  

“擅长烧瓷的,不能让他去烧陶。”  

听得这话,苗顺心中一动,他看向魏老:“师傅,杨家的瓷窑还需要人手?”  

耿老师傅捋了捋胡须:“那是自然,你没听说杨家又烧出新的瓷器了吗?”  

这个苗顺等人自然听说了。  

不过…  

“那是杨家瓷窑,自然要用他们的人,我们…”  

耿老看着苗顺等人,目光中都是在嫌弃他们那没见过世面。  

“礠州两个大窑,七个小窑,还有一个偌大的瓷石矿,是杨氏一族能做完的?”  

众人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耿老十分满意,其实他刚听到的时候,也差不多是这般。他怎么也没想到谢大娘子在礠州买下了那么多瓷窑。  

“不要说七个小窑,能将两个大窑撑起来,就要多少人手?”若是有人突然弄出这么多瓷窑,必然要为人手发愁,现在谢家倒了,谢大娘子刚好接下这些人。  

苗顺的家就在礠州,他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