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四合如意 > 第143章 在意

第143章 在意(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谢玉琰回应的是智远和尚,视线却也落在王晏身上。  

王晏眼睛低垂不知在想些什么。  

谢玉琰略微有些意外,自从她来到这里后,每次见王晏,王晏都目光凌厉,鲜有这般失神的时候。看来该是在为政务分神。  

难不成…宫里有消息传出来了?不应该这么早才对。  

谢玉琰往前走,身后跟着垂着头的严随。  

“这是大和尚的弟子?”谢玉琰看向智远和尚。  

智远和尚行佛礼:“正是僧人的俗家弟子。”  

谢玉琰看向严随:“那就让这小近住说一说,宝德寺这口钟有名气是不是好事?”  

严随小心翼翼地看了谢玉琰一眼,刚刚他守在山脚下,就是为了见见这位…善人,想要与她说两句话,最好能打探打探消息。  

人是见着了,可是不但啥也没问着,他心底的那些秘密,还都被她看透了。  

严随到现在也不明白,这个女施主从哪里看出来,他私底下偷学道经的,这也就罢了,竟然还知晓他喜欢将东西藏在佛祖像后。  

不,她不是知道,她是从他嘴里骗出来的。  

严随生怕谢玉琰将他的秘密说出来,不得不开口迎合:“是好事。”  

“刚刚弟子在山脚下,看到一个主人要殴打奴仆,有人提醒说,寺中佛钟见不得这些,那主人立即住了手。”  

谢玉琰看向智远和尚:“最近大家都猜初二那日能不能敲响此钟。”  

“北方战事刚刚平息,大名府宝德寺就发现了上百年的佛钟,这是吉兆。”  

“大名府平安则钟响。有福之人十里之外,能听余音。”  

“那主人生怕听不到钟声,奴仆便免遭一顿毒打。”  

“若是将来大钟声名远扬,兴许能够庇护一方百姓。僧人说的那些话岂非成真?既然都是好事,大和尚何必计较太多?”  

这话…  

不能说没道理。  

智远和尚闭上眼睛直念佛经,然后清越的声音再次入耳。  

“我让大和尚勤念经文,何尝不是种下了善因?将来必得福报。”  

智远和尚豁然睁开眼睛,那明媚的笑容立即映入眼帘。  

“阿弥陀佛。”智远和尚心中一阵颤抖,他可不敢说,这话牵强附会,没有一点的道理。  

可他也确然忍不住心中念经,稳固他的佛心。  

所以…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谢玉琰坐下,向严随招了招手,低声道:“我带了些供果,劳烦小近住帮我放去佛堂。”  

严随点点头,正要往外走去。  

谢玉琰道:“别忘了换些贡品给我,我还要带回去分给族人。”  

严随立即瘪了瘪嘴,他本想借机离开,被她这样一说,他还得折返回来。  

谢玉琰的目光在严随身上逗留许久,看到他身上那破旧的衣衫,还有脸上那挂着的一抹假笑,都是那般的熟悉。  

前世在道观中,她有一段难得清静、快活的日子,师父竭力庇护她,让她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没受得半点委屈。  

能遇到师父,是她的幸运。  

现在他们在这里重逢,她终于也能回报一二。  

王晏看向谢玉琰,她扬起嘴角再次露出笑容,一双眼睛始终没有从严随身上挪开。就连他的这般打量,她都没有瞧见。想到这里,他目光微深,摸索着手中的茶杯,那严随是她认识的人。  

不是在这里,而是在…她那个时间。  

所以,她才会欢喜。  

遇到了想见之人,自然不一样。  

谢玉琰转过头:“那小近住也是大和尚捡来的孩子?”  

智远和尚道:“前两年,他生了重病,被人丢在了寺庙外,身上夹了一封书信,告知名讳和来历。”  

谢玉琰道:“他家中人一直没来寻?”  

智远和尚叹口气:“没有。”  

严随一直盼着家人能来,可惜…没有半点消息。现在他连自己的姓氏都不愿意叫,只让人唤他:严随。  

谢玉琰不知晓为何师父不愿意剃度,若是能选择他愿意出家,还是留在红尘之中。她觉得是后者。  

师父忌不了的东西毕竟太多了。他常常念叨着他的酒肉,还有忘不了的师祖、恩人,还有他们这些弟子。  

所以,她也不能立即将师父带走,她挂念师父,这里却还有一个老师祖。  

好在,她已经在这里了,宝德寺会变好,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谢玉琰从于妈妈手中接过一只匣子递给智远和尚。  

有了上次佛炭的经历,智远和尚不太想伸手。  

女施主的东西,总是不太好承受。  

谢玉琰道:“只是几支象生花,不值什么银钱。”  

说着她看向王晏:“王大人也有。”言下之意,大和尚不用担心。  

王晏神情淡然,看起来和往常没什么两样,他似是才想起还有象生花,随意地向智远和尚道:“谢娘子带着村中女眷做的,很是别致,主持不如看一看。”  

王晏都说了,智远和尚下意识地伸出手,从心底里他还是信任王施主的。  

匣子打开,里面果然是几支象生花。  

“这,是很好看,只不过,”智远和尚道,“寺中不太能用得上。”难不成要在供桌上摆放这些?  

“这两日会有些读书人来寺中,他们会带来些香火钱,帮助寺庙重建大殿,”谢玉琰说着有意向四周看去,“但寺中只怕没什么能做回礼。”  

智远和尚赧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