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怪物来了 > 第206章 时机未到,宝剑藏鞘

第206章 时机未到,宝剑藏鞘(3/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打开地图验证坐标具体位置进行标记,就能看到被标记地区只有玩家能看到的光柱,然后朝光柱位置进行精准打击。  

但这一点他想要学得费大量时间提高熟练度,更适分团的指挥使用,进行细节化指挥。  

第二课是“标记”命魂特性的合理运用。  

除了标记敌人,也能标记队友,让辅助玩家精准释能力支援队友。  

至于队友的筛选,只需要唤出战团列表,找到编组目标直接锁定即可。  

更厉害的方式是,通过直播玩家画面右上角的坐标,将这条坐标直接发送给提供支援的玩家。  

但这种方式也仅限1号游客可以使用,以他的能力根本办不到。  

除非是能将脑超频提升到数百级,让自己的大脑也能像智脑那般运转。  

其他功能使用上的小细节还有很多。  

这些都是被他平时忽视,但在战争模式下非常好用的小技巧。  

再次向一号游客表达感谢后,结束交流的神王直奔图书馆。他决定按照1号游客给的建议,尝试去建立多套指挥逻辑,构想可以在战场上使用的逻辑矛盾。  

与上一次前往图书馆时的郁闷心情不同。  

沿途走去,神王脸上挂着灿烂笑容,尤其是想到地念邪灵在看到他时,一脸吃了屎的表情。  

这种感觉只能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爽!  

1号游客的精彩表现同样在论坛引发热议。  

战役视频短时间内登上论坛热度榜第一。  

所有未参战的玩家点开视频后,内心涌现的第一个想法普遍都是:离谱!  

弹幕指挥、预判反制、精准击杀…最令看视频的玩家感到难以置信的是,地念恶霸引以为豪的天灾系兵种反噬战术,竟然被这个神秘的1号游客打破了。  

在这之前,论坛多次讨论过如何打破地念恶霸的不败金身。  

天灾系瘟疫系的组合简直恶心到令人发指。  

战斗中,天灾系兵种承伤防御,瘟疫系兵种削弱玩家输出能力,这两个组合堪称打不破的龟壳,让地念恶霸的防线始终固若金汤。  

如果说其他黑潮邪祟是穷逼怪,那么地念恶霸绝对是玩家眼里对能量资源的使用最抠门的黑潮指挥。  

能抠出一分资源,就绝不给玩家击杀吞噬的机会。  

但1号游客却总能精准判断地念恶霸的反噬节奏,提前让玩家集火即将反噬的天灾系和瘟疫系兵种。  

给看视频的玩家的感觉就是,这1号指挥怕是在地念恶霸的脑子里装了监控。  

总能预判地念恶霸的下一步行动。  

也正是在1号游客的精准预判下,地念恶霸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习惯地更改上。  

全程看下来,看视频的玩家直呼牛逼。  

本就在论坛非常有名的1号游客,这次彻底打响了名头。  

更有诸多玩家公会发帖想要招募一号游客,其中也包括了许多异族公会。  

1号游客的身份也在论坛引发热议。  

所有玩家都在猜测,这神秘的1号游客到底是谁。  

普遍的猜想是,1号游客大概率是某个族群的管理层用最高智脑在玩游戏,是生灵智脑的组合型玩家。  

否则也无法解释这种超越常理的指挥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1号游客却始终没有发表任何言论解释。  

玩家想要询问,也没法在论坛1号游客,毕竟没有游戏资格的它只能在直播间里发言。  

至于论坛,那是有资格的玩家才能发帖的地方。  

1号游客的表现也打破了玩家对外界游客的许多刻板印象。  

在这之前,论坛玩家称呼外界游客为云玩家,只会在直播间里逼逼赖赖,真上屁用没有。  

但这次1号游客真上了,用超强的个人能力证明,云玩家也能比资格玩家更强。  

1号游客一战封神,许多云玩家觉得自己的腰杆也跟着直了,往后在玩家直播间发表言论也更有底气了。  

甚至许多直播间里出现了这么一类云玩家发出的声音。  

表示1号游客不也是云玩家,他没资格还不是很牛逼。  

所以1号游客行,我怎么就不行,主播你听我的,按照我说的去做…。  

帝冢山脉的一战,身处幕后的祁胜也有关注。  

星网的精彩表现他看在眼里。  

事实上星网的智能在指引看来,丝毫不弱于早期在帝冢山脉地区登场的机械主宰,甚至在情感丰富层面更甚一筹,并非只有战争武器这一项功能。  

聊到星网时,指引表示,这是弱小种族创造神器的典型案例。  

就像是指引眼里的弱小人类,也曾创造出许多足以毁灭地球文明的科技武器,例如早期的核武器。  

亦或是,人类创造出了计算能力超越人类自身的计算机。  

这都是弱小创造强大的案例。  

指引表示,出现这类现象的智慧族群,普遍得益于四个基础维度的加持。  

月蚀族也是在这些基础上创造了星网。  

首先是集体智慧的叠加。  

智慧族群通过记录的方式,新生代使用前代智慧,然后拓展出新的技术智慧并进行记录。  

存储技术的升级,是保留文明知识的核心基础。  

从效率低下的口头传承,到可以较长时间保存的文字记录,再到知识加快传递的印刷术,直至现在的数字化存储。  

存储效率的提升让知识得以更高效的积累,这种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