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3467章距离

第3467章距离(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看到四周变化的一条鱼,凭什么就认为自己可以如同龙一般搅动风雨,呼唤雷霆?  

这是乱世!  

在这乱世之中,所有人的选择都归结到了一处!  

生,或是死!  

想获得什么,想保护什么,首先要活下来,才有意义!  

司马懿大喊着,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喊着一些什么,但是他清楚,他因为前期取得的成绩而得意了,疏忽了!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就算是曹军现在颓败之势已定,但是也不代表着司马懿就能成为压垮曹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司马懿红着眼,嘶吼着,杀啊!杀出去!  

骠骑军前军大营之内。  

斐潜现在坐在了中军大帐之中,处理和安置相关的军事事务。  

许褚一五一十的将锁阳关之战的情况汇报上来。  

锁阳关之战,许褚和从来确实调动了曹军的兵马,并且成功的击溃了曹洪的反扑,杀死杀伤了千余曹军,另外还有千余的曹军俘虏,也一并押送回来。  

单看这一方面,许褚和从来无疑是有功的,值得奖励。  

可问题是,如果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呢?  

当然,吕常的进攻是失败的,曹军没能造成什么威胁和损伤,可那是对手的无能,不是许褚的计划安排妥当!  

不论什么时候,将自己的希望去寄托在对手无能上,无疑是一种愚蠢的天真。  

如果吕常带着兵马很是精锐,而斐潜又没能及时赶到呢?  

若是真的如此,也就是等于曹军用锁阳关换了斐潜的一个前军大营,结果是谁亏谁赚?  

贪吃一个炮,结果丢了一个车。  

幸好斐潜来了,幸好吕常出了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下一次,或是下下一次,都能这么幸好。  

而这一场战事,难道就只有在锁阳关一处,或是在中条山一地?  

许褚很是羞愧。  

他急急赶回来,结果还是晚了一步。  

他其实在发现曹军有针对性的反击的时候,就察觉有些不对劲了,要不是手下兵卒勇猛,曹军在野战上短板比较明显,那么说不得在锁阳关之下他就被曹军反包围了。  

曹军在前期损失了太多的战马,导致骑兵力量太差。如果说曹军能多一两千的骑兵,那么在锁阳关之战中,被动的可能就是许褚,就算是许褚最后能赢,也会损失很大。  

说到这些,许褚不由得离席而拜,表示自己犯了轻敌冒进的过错,请斐潜治罪。  

真治罪么?  

实际上又不可能。  

因为从结果来看,许褚是胜利了。  

不能说是大胜,但是小胜,也是胜利。  

斐潜连吕布那样的都能宽容,又怎么会因此就治许褚的罪呢?  

别看许褚外表似乎憨憨的,但是实际上他很是精明。他并不回避他的过错和问题,因为他清楚,这些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问题,说出来,摆出来,那么问题就不大,而且也就到此为止了,如果有意隐瞒,或是寻找什么借口来推脱,现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可以搪塞过去,但是隐患却会从此埋下来,最终某一天爆发出来的时候,就会成为他不可饶恕的罪过!  

当然这也是许褚知道斐潜,并不会惧怕产生问题,而是厌恶下面的人去遮掩问题,不解决问题,所以许褚他才这么坦诚,勇于承担责任。  

要是在山东…  

谁主动跳出来承担责任,那么谁就会收获一大堆的感激,以及一大堆原本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过错和罪名。有现成的傻子,谁不赶快销一下账目啊?  

斐潜上前,扶起许褚,拍了拍许褚敦实的肩膀,说道,晋楚战于城濮,定天下之霸业。然城濮之处,仅有晋楚为重乎?  

许褚愣了一下。  

他没想到斐潜忽然转到了这个话题上。  

但是想了想,似乎有点和当下相同啊…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代晋国和楚国争夺霸权的一场关键之战,最后是以晋国取胜而告终。  

但是在城濮之战之中,仅仅晋国和楚国两方面在作战么?  

并不是,其他众多的诸候也卷入了这场两强相争之中。  

这种乱哄哄你方斗罢我登台的局面,和当下又是如此的相似!  

许褚目光微微动了动。  

天下争霸…  

周天子…  

不管是曹操还是斐潜,抑或是其他的什么太守,地方诸侯,表面上推崇汉天子,但是实际上都不把汉天子当回事。  

其他诸侯也是一样。  

地方诸侯拼命扩展自己的实力,捞取自己的好处。  

大汉的王权早已衰败到徒有虚名,谁愿意就可以用来谋私利。  

汉代当下的皇权,已经和春秋末期一样了,都坍塌了。  

当然在春秋末期,崩塌的还不仅仅是皇权,还有神灵和祖先的权威。  

因为在城濮之战的时候,人们已经不在开战之前去祭祀和祈求了。  

这个倒是题外话了…  

许褚有些谨慎的说道:主公之意,乃城濮之战可决天下,故当慎之,不可有失?  

斐潜哈哈笑笑,仲康此言也是有理,不过我说的意思不是这个…城濮之战,中军为晋楚,那么双方上下两军呢?城濮胜败,是中军胜败,还是上下两军之胜败?  

许褚闻言,不由得一惊!  

城濮之战之中,最为著名的当然就是退避三舍,可这个退避三舍并不是晋文公多么尊重楚成王,而是为了引诱楚成王进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