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2937章古人非傲吏,兄弟不为情

第2937章古人非傲吏,兄弟不为情(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事件的,往往也只是官吏,皇帝大多数时间都要忙着其他事情,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小事…  

因此在很多时候,民告官就是一个笑话,一个让官吏看着普通民众如何在泥潭里面挣扎,来获取娱乐感的笑话。  

而皇帝派遣出来的不管是巡风使问事制度,还是监察刺史御史制度,都往往是流于形式,甚至其本身就参与了各种腐败。古代华夏的这些统治者们为了确保统治稳固,整顿吏治、打击贪腐,其实也是给了百姓告发官员的渠道。不过,由于朝廷的腐败和官官相护的影响,大多民告官的途径都很容易被堵塞,以至于百姓往往求告无门。  

或是即便是告了,也往往不了了之,毫无下文,等舆论过去了,官吏便是咬着牙表示此风断断不可长,便是跨省拿人不提。  

民告官,需要的不仅是勇气,付出的往往是生命。  

甚至是还要搭上无辜者的鲜血…  

而现在于宛城之中,似乎产生出了一些异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让某些人很害怕。  

黄忠在宛城开始缉拿商贾的时候,庞有闻起初还不怎么在意。  

庞有闻是庞山民的亲戚,按照辈分来说,还算是庞山民的五服之内的堂弟,算是比较亲近的那种,小的时候光着屁股跟着庞山民一起长大,比庞统和庞山民的关系甚至都要亲近三分。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最开始的时候,庞有闻根本没在意。  

死几个商贾能算是什么事情?  

即便是临死的哀嚎传了过来,也就当做是窗外鸟雀呱噪罢了。  

可后来的变化却开始让庞有闻不安了起来,他堂哥庞山民竟然准许那些贱民,下贱得和赘婿囚犯一般的商贾,举报他!  

这不可能!  

这简直就是对于他的侮辱!  

先是下人急急来报,说是确凿有人举报于他,然后庞有闻又是派人去找庞山民,却被庞山民给拒绝了,并不和其见面…  

知晓此事之后,庞有闻顿时心中一凉。  

从事当断不断,必受其害!站在庞有闻身侧的一人说道,如今杀机盈门,难不成要伸首受戮么?!  

不!不不不!庞有闻觉得那些商贾之辈的姓名如同草芥,但是他自己的性命那可就是珍贵无比,岂能轻易浪掷?如今计将何出?可有什么妙策?!速速道来!  

从事啊…既然庞宛城已然动了杀机,若是从事依旧什么都不做,那人沉声说道,声音不大,却是吓得庞有闻一个哆嗦,定然是性命不保!  

不,不会如此!庞有闻下意识的回避现实,堂兄不会如此,不会…  

若非庞宛城首肯,那人直接戳破了庞有闻的希望泡泡,谁会动从事呢,谁又有这个胆…  

主上!堂下有仆从连滚带爬的而来,神色慌乱,黄将军派了些许兵卒前来,要拿主上!  

大胆!大胆!拦住他们!庞有闻大怒,他怎么敢?!朱先生,现在…现在应该如何?  

朱先生,自然是姓朱,名野。  

朱野露出几分残酷的笑意…  

朱,是宛城之朱。  

也是南阳朱氏。  

南阳朱氏,并不出名。和大多数南阳士族一样,在当下都不出名。  

南阳在东汉之中,是没有大世家么?  

也自然是有的,毕竟南阳是光武帝乡,又是光武起兵时最早的追随者,不可能没有得从龙之功者。  

刘秀起兵时,就有南阳豪族李通家族、邓晨家族毁家相随,而在光武单车安集河北时,又有南阳一派的邓禹、吴汉、岑彭等汇聚于麾下。征战四方时,邓禹经略关中、来歙安定陇右、吴汉攻灭公孙述,皆为有功之人。  

后来在东汉朝堂之上,南阳人也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云台二十八将中,南阳籍者十三人;光武的开国三公:邓禹为大司徒,李通为司空,吴汉为大司马,皆南阳人。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光武在屁股坐稳了之后,便是开始对付南阳人。不过效果并不好,直至和桓时期,南阳人终于是犯下了大错,连续押错注了…  

阴氏在和帝时期,涉及了巫蛊,以祝诅之术诅咒邓绥事发,几被团灭,而南阳邓氏则在太后邓绥去世后,也几乎是被连根拔除,少数族人依附大将军梁冀而幸免,而正是这个梁冀又拖着后续的一帮子南阳士族子弟一同跌落了深渊。  

南阳宛城朱氏朱穆,当年与颍川李膺、汝南陈蕃齐名。时人将三人并列,称颍川李府君,頵頵如玉山,然后赞许汝南陈仲举,轩轩如千里马,又称南阳朱公叔,飂飂如行松柏之下。只不过在太学生诣阙上书之后,桓帝本身是以消灭梁氏而最终掌握权力的,所以对这些士人豪族结党的行为极为敏感,再加上宦官势力的推波助澜,李膺等人的过激行为,终于酿成第一次党锢之祸。  

而在那个时候,由于朱穆已经死了,导致了南阳士人失去了领袖,名头什么的全数被颍川和汝南士人获取,南阳士族子弟没捞到什么政治资本…  

在历史上,南阳士族最后的一次押注,也同样失败了。或许是因为身为帝乡,也或许是因为刘备代表了东汉最有可能出线的刘氏皇家血脉?所以几乎全部都选择了刘备。  

结果么,可想而知。  

在骠骑风云而起之后,刘备没有像是历史上那版本的雄浑,也没有手持汉家血诏,而老曹同学自然也就没有像是历史上那么的跋扈,泄露称王称公的野心,至少在表面上还是给与汉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