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2753章知人用人测人忠诚

第2753章知人用人测人忠诚(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酒杯,与曹操同饮。  

有人常说,知人善任很重要。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等于是成功了一大半。  

曹操对于夏侯惇算是不是知人善任,算不算是将夏侯惇用在了合适的地方呢?  

算的。  

夏侯惇确实一生之中,都是曹操最为信赖的依靠,是曹操的盾牌,是曹操的盔甲,是曹操可以安心的退路,是曹操可以放心出征的保证。  

可问题是,又有谁清楚,在这个信赖和放心的背后,夏侯惇又是做出了什么?  

曹操的官越做越大,地位越来越高,朋友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所以他的疑心也就越来越重,而作为或许是曹操唯一信任的人,夏侯惇承担的压力,并不比其他人会少丝毫。  

因为建立信任很难,破坏信任却很容易,稍微有些不注重的地方,信任就会出现裂痕,而一旦出现了裂痕,就怎样都难以弥补回去了…  

我这么做…曹操有些感慨的说道,将来或许会留下后患啊…  

曹操摇了摇头,可是如今又能奈何?不做,就是分崩四裂,做了,还能拖延一二…后患,也就只能是以后再说了…  

大兄!夏侯惇说道,如今可使家族上下齐心,纵然有些许宵小,也不足为虑了!  

曹操嗯了一声,点了点头,他没有继续说什么,而是示意夏侯惇陪着他一起饮酒。  

人心,往往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检验和考量的…  

知人善任这句话倒也没有什么错,但是问题在于人不是四四方方的,有着固定规格的物体,有谁可以一下子就将某个人放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  

曹操也不能。  

有人说曹操知人善任,然后举毛玠为例,说曹操知晓毛玠为人正直清廉,所以让他担任人才选拔和任用的工作,果然毛玠做的很不错,然后表示曹操果然是伯乐,感慨世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只不过实际情况,在多数情况下并非是如此。  

曹操也不是一开始就将毛玠放在了右军师的位置上,更不是毛玠一来,曹操就将选拔人才的尚书仆射的重要责任交给毛玠,而仅仅只是让毛玠担任了一个普通的治中从事,也就是一个佐官而已,就差不多像是一个参谋。  

毛玠并没有因此就觉得自己这千里马没被曹操赏识,进而愤怒的跳槽离开,而是做了事情,进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谏言,曹操才将他提拔了一点点,转任为幕府功曹,随后才慢慢升迁。  

没有谁一开始就会知人善任的…  

那么曹操要怎么才知道他想要用的人是不是忠诚,是真忠诚,还是嘴上的忠诚?  

所以曹操会试一试。  

历史上的曹操,也经常这么干。  

曹操也很会说漂亮话,比如他就很喜欢有事没事夸张辽,说他是多么喜欢张辽,多么器重张辽,但是实际上呢?  

实际上张辽功高震主,越是能力大,曹操越是不敢用。  

曹操到了后面,不仅是不敢将张辽派往,更加适合张辽他施展才能的长安陇右等,适宜骑兵作战区域,而是将张辽派到合肥。从此张辽再也没有机会带着大批的骑兵在北方驰骋征战。即便是如此,也还要给张辽掺沙子,给他配备了李典和乐进,而这两个人,和张辽的关系都是一般,甚至可以说,还有些私仇。  

进、典、辽皆素不睦,这个情况,曹操不知道么?显然曹操是很清楚的,而且在曹操安排作战计划之时也是展现无遗,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有了这个命令,然后众将皆疑。  

千钧一发,决于一札。  

这是在孙权重兵云集,合肥危在旦夕时,护军薛悌奉命驰援,但是他并没有带来多少的兵卒,只不过是带来了写着曹操作战方略的手札。  

张辽、李典出战,乐进守城,护军也就是薛悌勿战。  

乍看之下似乎合情合理,实际背后颇值玩味。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曹操的卫戍安排,完全不符合所谓知人善任的要求,也根本不是按照当时这些将领的个人作战特长来安排的…  

其一,乐进不善守而善攻。就算是曹操自己,在上表称赞乐进功勋的时候,也是说乐进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而不是临危受命,坚守得援,却敌于城下。  

第二,受命出战的李典,其实性格偏向于谨慎,并不以进攻见长,反而擅长防御。以黎阳之战协助程昱督运军粮,博望坡力劝夏侯惇为典型例证。  

第三,张辽和李典、乐进并不和睦,当时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张辽自己都担心另外两个人不听他的。  

曹操明知如此,却驱使张李二人共同出城迎敌,而留下了乐薛二人守城。难道曹操老年痴呆了?他能不知其中硍节?  

所以曹操他是故意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曹操这怪异的城防安排,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之所以看上去不合情理,是有背后必然的理由。  

薛悌是合肥之战中唯一一个曹操没有安排具体任务的人物,甚至明确表示勿得与战。带援兵来,但是不参与作战,难不成就当啦啦队喊加油么?所以考虑到七千对十万的悬殊对比,这实际上是曹操对薛悌的一种保护。  

因为薛悌是兖州东郡人,也是张邈之乱时少数的未变节的兖州豪强之一。这些经受了考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