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2646章聪明之中相争

第2646章聪明之中相争(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即便是将水底搅得再浑,潜伏得再好,又有什么作用?  

水落石出,不,水落鱼出。  

城外行营之中,崔钧也在外围有一个单独的帐篷。  

使君,这王氏子,若是做些假账…在崔钧一旁的文吏拱手说道,那么岂不是查不出来了?  

假账?崔钧笑了两声,莫忘了驿馆之中还有个甄氏!更何况…呵呵…  

这一次王英到太原,清查走私之事,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大悖于崔钧的想象。  

如果说王英刚到了太原,便是二话不说,缉拿相关人员,调取各项物资,刑讯拷打,破门入户,虽说这些都是寻常手段,但是崔钧反而会觉得轻松。  

崔钧知道,所有简单就可以获取,似乎十分明显的线索,往往都是假的…  

等到王英在某个假线索上失去了锐气,要么只能是要将假的做成真的,这就会留下破绽和把柄,要么就只能是偃旗息鼓,灰熘熘回去,要么就要仰仗崔钧,最后失去了整个事件的主导。  

所以崔钧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在观望着。  

可是没想到,最终自己还是迫于形势,退了下来,成为了旁观者…  

如此也好,崔钧缓缓的捋着胡须,也就该轮到他人着急了…  

确实如同崔钧所料,着急的人很快的就出现了。  

在这些太原大姓里面,最先扛不住的,就是温氏。  

从一开始,温氏就打算想要做个黄雀,甚至不惜谋划刺杀王英,企图嫁祸。  

可惜并没有成功。  

可是随着事件的推移,温氏也不敢再稍存幻想…  

不管是山东还是关中,士族家族本身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其中传承最久的人家,甚至可以追朔到东周春秋时期。数百数年间,起起落落,先行者落魄、后来者居上,这也都是常有的事情。就像是太原之地的温氏,如今虽然以太原左近为家业根本,但和其他家族也谈不上融洽和睦、亲密无间,彼此之间或有通家之好,但也不乏世仇,甚至一个家族内部都有因关系远近而亲疏不同的,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人。  

大家族么,为了争家产,兄弟相互之间下毒手的,也不是稀罕事。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斐潜就是当下山西头面人物,是所有山西家族的领袖。对于这些太原士族而言,斐潜控制长安三辅,让关中再次成为天下中枢所在,的确是有一定的好处,但这些好处,并不是都能如数兑现,而且未必能满足其个人的私欲,因此瞒着家族老大做些小动作,也并非不可思议之事,只不过若是被发现了,就要认打认罚,甚至是交出项上人头来赔罪。  

温氏就觉得自家事,恐怕是被发现了…  

尤其是那些消息传开了之后,温氏就察觉到了情况不妙,有些焦灼难安起来。  

以现在来看,温氏之前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些短视不智。  

可是在侥幸心理之下,又有谁能时时刻刻都清醒?  

温氏之所以逃离晋阳,抽身事外的想法自然是第一位的,可问题是晋阳城中久久未有动静,然后又有什么温氏子是畏罪潜逃的谣言,还有些什么死尸被检查出来,最关键的是工房说找出了兵刃的线索…  

那就是自然相当的不妙了,又有几个人可以坐得稳的?  

温诚的实力最小,想要不被卖出去,那么自然只有让其他的大家伙相互打起来,他来做渔翁,可问题是大家伙都安安稳稳,风向越来越不对劲,所以最终温氏温诚投了,率先出局。  

只不过投降输一半,呃,咳咳,自首可减免,所以具体刑罚相对会轻一些…  

温诚一投子认输,自己负荆请罪,顿时晋阳城中就是惊起一片。  

有涉及,亦或是有从走私当中得到好处的大小官吏,特别是之前多少有和温氏往来的,就根本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不是暴露在了水面上。于是,在打听到了温氏子并没有被当场处罚,只是暂时性的看押之后,这些官吏也就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太原并非是斐潜直接打下来的,只能算是投了的。  

所以,在太原当地,有很多的旧系统。  

北地诸郡,平阳左近是最早施行新官吏体系改革的地方,然后就是关中三辅,而后是河东汉中等地,然后再陇右羌人北宫事件之后,斐潜又再次推动了郡县官吏体系的改革。  

这样的改革,对于整个大汉官僚机构来说,当然是有益的,分化地方官吏的权柄,使得职责更加清晰,分工更加明确,同时加强了中央的集权,使得中央人事对于地方的话语权得到了加强,军政分离也让地方叛乱更加的困难。  

就像是当下,崔钧即便是有些想法,也只能是动点小花招,不敢跳得太高,甚至一见势头不对,便是立刻顺风使舵。因为崔钧完全没有军权,自从他离开西河到了太原上任之后,就基本上没有军权了。起初还是有个都尉,大概能算是崔钧的下属,可是后来么,三调两调之后,都尉就变成了巡检,只是针对于地方贼匪,并且受到了许多阻碍,并没有多少开展。  

至于巡检为什么在太原施展不开,以至于对于这一次的走私桉件没能起到多么大的帮助,其具体的原因么,包括崔钧在内的大部分管理官吏在内,都是心知肚明的。  

谁愿意将手中的权柄分出去?  

崔钧骑墙,一会儿做空,一会儿做多,虽然说这样的行为让人厌恶,可是不得不说在很多时候这些骑墙派获利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