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2375章行于暗处

第2375章行于暗处(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乌巢。  

曹军营地。  

曹操站在营地远处的山坡上的一块石头处,看着远处的自家营地,寒风将曹操微微有些散乱的头发吹拂而起,然后便是头也不回的直奔远方。  

寒风远去,就像是永远都不会停留下来的时光。  

曹操的心神,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些恍惚了起来。  

当年啊…  

在那么一个瞬间,曹操的眼前晃过去了无数零散的碎片,然后这些碎片便是随着风,又远去了无踪迹…  

悔恨,惋惜,欢乐,痛苦。  

种种的情绪在这些碎片之后沉淀下来,最后汇总在了一起,勾勒出了一个人形,外形变换了几下,最终变得像是斐潜一样,穿着一身文士袍,脸上还带着年轻且充满了活力的笑,立在一旁。  

恍惚之间,曹操感觉自己就像是和斐潜一同站在了当年张邈的大营之外。  

曹操伸出手去,子渊可愿…随操一同…  

幻影碎裂,随风远去。  

曹操缓缓的缩回了手,然后仰头望天。  

风起,云卷云舒。  

父亲大人…  

一个声音在不远处轻轻响起。  

曹操回头一看。  

曹丕带着曹植,走了过来,低头致礼。  

曹操点了点头,示意二人上前。  

植儿这几日随行军旅,感觉如何?曹操问道,与之前设想可有不同?  

曹植心直口快的说道:不好。太差了,又脏又乱又吵,还没有点心吃…  

曹操哈哈笑了起来,然后拍了拍曹植的脑袋,习惯了就好了。  

父亲大人…曹丕其实也不喜欢军旅生活,但是在曹植面前,还是装出了一副自己已经是很习惯的样子来,我们为何要来此地?  

曹操招呼着,让两个孩子跟着自己在一旁的石头上坐了下来,嗯,丕儿你觉得我们来此应是如何呢?  

曹丕装作思考了片刻,然后将早就想好的答案抛出,恐是豫州有变?  

曹操表面上说是要去中牟,但是实际上偷偷带着人马离开冀州,到了乌巢之处屯扎,曹丕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怀疑是不是豫州,甚至是许县出现了什么问题。  

曹操笑了笑,虽不中,然不远矣!再想想…  

曹丕很努力的想,嗯,或许是装作很努力的想。  

而一旁的曹植已经开始放弃思考,眼珠子咕噜噜的左看看,右看看了起来。  

过了片刻,曹丕拱手说道:孩儿想不出来,还请父亲大人赐教。  

曹操回头看了一眼曹丕,然后又看向曹植,你呢?有想到什么?  

曹植笑容灿烂,脆生生的说道,我也没想到!  

一旁的曹丕不免撇嘴。  

哈哈哈…曹操大笑,好吧,为父便告诉你们就是…  

来这里,就是为了…泰山之军…曹操慢慢的收了笑容,目光也投向了泰山的方向,名为军,实为贼…不服王化,不尊号令…  

在得知了斐潜在关中三辅针对地方大户的所作所为,曹操那天晚上喝了很多酒。  

一个人喝的酒。  

斐潜所做的那些事情,其实曹操很早就想要做了,可是一直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对于大汉当下朝堂政体的思考,也并非只有斐潜一个人才会认真的去想。  

很多人,包括曹操在内,对于大汉的弊政,已经是深有感触,甚至是深恶痛疾,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解决办法,直至斐潜的出现,让曹操在满是墨色的大汉之中看到了一丝的光芒。  

自秦朝统一以来,如何将地方牢牢掌控在手中,便成了中央朝堂全力解决的问题。秦朝开创性的采用了郡县制度,而这个制度极大的破坏了原本六国的贵族体系,然后六国就反叛了,然后等汉代刘邦二混子上台的时候,这些六国旧贵族发现他们被涮了…  

在汉武帝推恩令之后,郡国并行就真正进入了郡县制,随之而来的便是汉武帝极大的控制了大汉,并且利用之前的储备,还有透支的未来,击溃了老对手匈奴,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大汉之中的各个地方,因为这一场战争受到折磨和痛苦的地方大户,发现他们不能继续完全听从中央朝堂的安排,或者是在他们心中所认为的汉代的朝堂制度就是对于大户的剥削和压制,于是就开始和中央朝堂争夺权柄。  

绵延至今。  

知道这里叫什么?曹操转头问两个儿子。  

曹植反应快,抢着说道:我知道!叫乌巢!因为南面有个乌巢泽!  

一旁的曹丕刚张开嘴,见曹植都已经说完了,连补充的都没留,最后便只能不尴不尬的笑了笑。  

曹操点了点头,当年啊…为父和本初,便在此地相争过一次…知道为什么袁本初和为父最终必有一战么?  

曹植立刻摇头,曹丕想了想,沉默了一下,也是摇头。  

光武之时,帝起于草莽,所凭借者二…曹操向北指了指,然后又向南指了指,简单的说道,北有冀州,南有豫州…当时袁本初据冀州,为父得了豫州…故而必有一战!  

曹操望着远方,脑海里面又回想起了当年在小树林当中,袁绍站在那一块黑石之上,高声宣布他对于天下的战略…  

其实现在想想,当时袁绍,还有曹操自己,其实都是在参考着刘秀原本的老路子。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蜂拥而起,此时的刘秀也只是其中一员而已,甚至还并非实力数一数二的那种。有鉴于此,刘秀格外注重拉拢地方豪强以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