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2363章谁拉谁的名单

第2363章谁拉谁的名单(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氏就在这个过程当中收益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徐庶一方面要关注川蜀内部各项动态,另外一方面还要防备着周边的蛮人賨人氐人等等,对于成都学宫之内的事情,也真是没有办法天天盯着,再加上川蜀之中一时之间也没有像是司马徽啊,郑玄啊这样的大人物压着,引导着方向,所以成都学宫虽然在收集筛选典籍和延聘学者,传授学习文章辞令、诸子与律法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同样的使得一些有心人膨胀了起来。  

再加上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益州士人与荆州、北方流亡士人之间的利益、政治上的冲突也蔓延到了学术争论当中,并且借题发挥者众,在诸葛亮给斐潜提交的川蜀观风调查报告当中就有写道,时值庶事草创,学宫动多疑议,更相克伐,谤讟忿争,形於声色,书籍有无,不相通借,时寻楚挞,以相震攇。其矜己妒彼,乃至於此。  

这一份报告,诸葛亮当然也同样让徐庶看过…  

当出现了问题的时候,一些人是尽可能的捂盖子,一些人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一些人是装作没这回事能拖一天算一天,当然也有一些人会去主动想办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徐庶在发现了问题之后,一方面增加了博士,东观郎,典学校尉,劝学从事和郡学祭酒的分配,这也是先前徐庶向郪县三老表述已经有那么多的川蜀姓氏投靠的来由,另外一方面也开始针对一些不肯低头的家族进行处理…  

比如广汉李氏。  

广汉紧邻成都,繁华富庶,因此也使得有不少士族学子在文学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其和古文经文两支流派。今文经学以广汉杨氏为首,  

最早广汉杨统学习家传《杨氏秘记》,又受周循所传《河洛书》,著有《家法章名》、《内谶》,传于其子杨厚。杨厚教授门徒,多至三千余人;杨厚弟杨序,为汉侍中,后退而授门徒三千人,嗯,当然,这里三千人未必都是实数。  

这个广汉杨氏,便是当年告知刘焉说益州有天子气的那个。而随后的事情当然就是随着刘焉而兴起,然后随着刘璋衰败而败落。  

然后广汉李氏和广汉王氏,便是在杨氏倒下之后,便是吃得满嘴流油,旋即越发的渴望更多的血肉起来,直至当下。  

徐庶根本就没有太在意郪县三老的嘴硬,而是用手指了指一个方向,若是某所记不差,那边应该就是杨氏祠堂了罢?且不知今日可有几个杨氏子于其内?  

郪县三老一愣。  

李翁,这杨氏之中,果真当下就无一才学堪用之人?徐庶笑着说道,但是声音渐渐的清冷了下来,李翁,且好好想想…  

广汉杨氏如今基本上就被废了,产业被李氏和王氏联手吞并,家族里面的人也在官场上没有什么地位,几乎可以预见再过上十几年,或许更短的时间,原本传承有序的杨氏,就要走上了湮灭的道路。  

郪县三老瞪着眼,其实他已经想到了一个答案,但是并不敢确认。  

正常来说,即便是刘璋倒台了,广汉杨氏想要倒下来,也应该没有那么快,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似乎在同一时间内,杨氏内外爆发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但是不限于什么贪污受贿,什么子弟跋扈,什么骄仆生事等等,结果加速了杨氏的垮塌,一座高楼几乎是瞬间就完蛋了。  

那个时候李氏上下,正趴在杨氏尸体上啃得高兴,即便是有些发现不对,也被满口的血肉带过去了,现在被徐庶这么一点,郪县三老才猛然间发现,杨氏倒塌,果然不简单。  

莫非…郪县三老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有些发慌起来。这是他从昨天晚上到了现在,第一次在情绪上出现这种慌乱,并且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若是真的认真起来,那个屁股低下没有点屎?旁人不清楚,自己还不知道么?郪县三老之前以为杨氏的那些屎盆子都是凑巧,现在想来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  

毕竟当年杨氏从门徒三千人的光面堂皇的经书传家,变成一个人人喊打,过街老鼠一般的情景,也不过是短短不到一年的时光…  

当然,如果在杨氏还没有倒台之前,任何人去和杨氏子弟说你们要倒霉了,很快就完蛋了,杨氏子弟不仅不会相信,甚至还会勃然大怒,认为此人是故意挑衅…  

就像是徐庶站在李氏的祠堂之内,言里言外表示李氏即将步入杨氏的后尘一样。  

为何?郪县三老看着徐庶问道。  

徐庶瞄了一眼,想好了?  

徐庶没有必要和郪县三老进行解释,徐庶只想要一个答案。  

今文经学之大义,能为国家与君王统治服务,但是今文之中的那些谶纬之术及阴阳灾异,对于执政党是非常不利的。  

简单来说,如果在执政期间,结果发生了地震,黄龙,嗯,就是泥石流,甚至是流星等等灾害和天体异相,按照今文经学的理论,就是上天示警,执政之人无德,需要撤换,甚至是下狱。  

再这样的情况下,还怎么稳定发展?  

每个人都不用干活,只要盯着老天爷得了。  

更何况川蜀周边比关中三辅还要更复杂,在那些南蛮賨人氐人什么的部落当中,这些神秘学还非常有市场,之前南中叛乱的时候,雍闿就是用鬼教来诱导蛮夷叛变。  

因此为了川蜀的稳定,打掉这个神秘市场,便是徐庶在川蜀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