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18章 朕一言辄重九鼎,岂能食言?

第218章 朕一言辄重九鼎,岂能食言?(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则是自沮水入房陵。  

但沮水通道在吴人手里,通道的出口便是当阳的麦城。  

麦城西面便是夷陵。  

东南则是江陵。  

若未能挫败吴国,便分兵进入房陵,一旦出现意外,便极有可能被吴蜀二国堵死在大山里。  

这与曹休一开始的计划,差距太大了。  

彼时曹休虽欲取江陵,但上庸、房陵在手,无后顾之忧,江陵战事倘若不济,还能逆汉水回护上庸。  

今上庸骤然被夺,不论魏吴,情势都是急转直下。  

闹到最后,结果很可能是魏、吴全部退出房陵,任房陵由蜀国染指。  

“不论如何,只要吴不与大魏言和停战,最后得利的定然为蜀。”  

曹休皱起眉头,看向汉水楼船。  

“陛下天使去不复返,孙权已有西城一败,麾下大将步骘、诸葛瑾俱皆为蜀所擒,如此颓势,其仍不欲与我大魏联和讨蜀,他脑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天子遣使往说孙权,曹休作为大魏宗亲,兵权第一的大司马,自然是知晓其间内情的。  

大魏如今在等一个时机。  

一个孙权趁势称帝的时机。  

一旦孙权称帝,蜀国视吴为贼,则必不与吴再次结盟,吴蜀二国唯有一战而已。  

现在遣使往说孙权,则是佯与孙权议和讨蜀。  

待孙权称帝,蜀吴交战,大魏再择机而动。  

伐吴讨蜀,尽在魏之一意,而不在吴蜀。  

但其中最让曹休质疑的一点,是孙权凭什么称帝?  

桓范神色倨傲,道:“孙权倘欲称帝,须有一胜。”  

曹爽看向桓范,微微讶然,少顷又嗤笑一下:“军师在说笑吧?孙权有此大败,仍欲称帝?岂不惧为天下笑乎?”  

桓范对曹爽小儿之问并不理会,只是面无表情斜眼看向曹休:  

“大司马,依吾之见,孙权与我大魏对峙无功,却又不退。  

“必在等胡质率江夏水师出于江水,截其后路。  

“吕昭、尹大目所统步骑数千,恐怕也已为吴人所探知。”  

贾逵不动声色地瞥了眼桓范。  

此人虽刚戾自大,倒确实有那么几分真本事在。  

虽无德却有才,正合《求贤令》招揽天下贤才的初衷了。  

如今大魏才德兼备的老臣相继凋零,欲寻一才德兼备之人佐魏,简直难比登天。  

而眼下,大争之世没有丝毫要结束的迹象。  

蜀国北伐,大魏局势急转直下,每况愈下。  

这这种情势下,有才无德之人,却是要比有德无才之人更为大魏所需要了。  

曹休对于桓范之言先是疑惑,思虑片刻后终于恍然:  

“军师意思是,孙权打算佯败,诱我大魏深入?!”  

桓范倨傲颔首。  

待桓范与曹休、贾逵设计已毕,曹爽上前对着曹休抱了一拳:“大司马,请让末将戍守房陵!”  

曹休顿时皱眉否决:“胡闹,陛下让你跟在我身边历练,不是让你去犯险的。”  

汉水。  

楼船。  

终于平复了心情的孙权,召来陆逊、徐盛、留赞诸将,将上庸已为蜀所克之事与众将道来。  

孙权长叹:“若是当时能有人遣使与上庸魏将交通,则蜀必不能张狂得势。”  

留赞闻此头脑一懵,当即单膝跪地,向孙权请罪:“至尊…是末将无能!末将…”  

孙权摆了摆手,叹了一气。  

虽叹,却又无可奈何。  

潘璋是没有这个脑子,留赞是不得他这个至尊授权,不敢擅自做主与魏人接触交通。  

不多时,有斥候忽至。  

“至尊,魏江夏太守胡质出于江水,断我粮道!”  

“魏国步骑数千,已至青泥以东绿林山内!”  

孙权颔首:“撤吧。”  

吴军佯退。  

汉中。  

阳平关。  

相府令史李福闻得身后马蹄踏踏而来,便知是往成都送消息之人,遂命人将车驾驱至道旁,给驰马的驿卒让开道路。  

“待驿骑到了拦他片刻,问一下上庸战事如何。”  

往江州、白帝送消息的驿卒不须出阳平关,走金牛道,而是直接在南郑便转弯向南,走米仓道进入巴西的汉昌、宕渠。  

而他昨日刚从南郑出来,南郑要往成都送传的消息,已经全部被他揽收起来了。  

昨夜与汉中太守向朗畅谈一宿,李福着实困倦,在车上眯起了眼,当马蹄声越来越近,彻底平息,他听到了马儿的鼻息声时,才睁眼扭头朝那驿骑看去:  

“请问……”  

“!!!”话刚出喉,李福瞪时大惊,心跳都停了一拍,赶忙从车驾上踉跄着跳了下来,朝着马背上的天子仓皇地行了一礼。  

然而由于太过慌乱,导致被口水呛了喉咙,其间咳嗽不断,行礼间根本说不出一句囫囵话来,逗得刘禅在马背上不住直笑,最后翻身下马给李福拍了拍背,顺了顺气:“对不住了李卿,朕不该惊你。”  

李福见陛下话里含笑,顿时惊喜道:“陛…陛下?难道…难道上庸当真已经夺下?!”  

刘禅顿时佯作不满:  

“李卿此言何意?难道先前朕与卿说至多五日能夺下上庸时,卿以为朕诓骗于你不成?”  

李福赶忙摇头,又惶然俯首:  

“臣万死不敢!陛下一言辄有九鼎之重,臣安敢妄度陛下圣心,疑陛下片言?”  

言罢,又偷偷抬眼看向天子:  

“所以…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