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天子威仪,叛人服死(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相觑而视。
从对方的眼神中,李、张二人都很敏锐地读出了忐忑、惊惶、希冀并存的复杂情绪。
忐忑惊惶自不必提。
至于希冀?
——倘若汉天子诛郑、姚二人,那么他们二人的性命毫无疑问,必然能够留下。
否则的话,就真如郑他所言。
——杀降不祥,往后将无人再敢献降于汉了。
就在郑姚二人对骂不止之时,殄吴将军爨熊押吴人之使登城而上。
“放开我!”
“你们这些蜀犬!”
“欺世盗名!背信弃义!”
“趁火打劫!鼠目寸光!”
那吴人使者被推搡着到了城头,嘴里一句好话也无,听得周围一众汉将直皱眉头。
爨熊实在听不下去了,邦邦两拳砸到那吴人头上,把他整个砸翻,其后又一把将他揪起,割一块破布把他嘴巴塞住。
“陛下,吴使带来了。”爨熊对着天子抱拳行礼。
那名还未站稳神形,头晕目眩的吴使闻听汉将此言,登时一愣,瞪大眼睛,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原本还在呜哇呜哇骂些什么的嘴巴,此此也终于停下不动。
陛下?
蜀汉天子?
他…怎么会在这里?
而那位被唤作“陛下”的年轻人却是连看他一眼都欠奉,只是对着地上被捆缚的二人徐徐出言:
“朕本欲饶你二人一命。
“可倘若叛降没有代价,则人人皆敢怀叛降之心。
“所以…你们非死不可了。
“朕路过西城时,郑氏、姚氏已归心于汉。
“你二人族中耆老,已将你二人及五服之属尽皆剔出了族谱。”
待天子言罢,原本还在对骂的姚静、郑他二人已是彻底恍惚失神,面色煞白,喉间再无半句詈骂,浑身骨头也俱是一软,个头比先前矮了数寸不止。
既为天子,则一言九鼎。
金口既开,非但宣告了他们二人的死亡,更让他们死后魂无所寄,血食永绝。
非止他们二人,就连他们五服之内的直系亲属,都要香火不继,到地下当孤魂野鬼。
楚人好巫鬼。
东三郡地处深山老林,民风“淳朴”,巫鬼楚俗远盛于平原上的荆楚诸郡。
那吴使看着汉天子神色,听着汉天子话语,再环顾周围一众侍立天子左右,肃穆威严的老将,脸上怒色已然尽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恍惚。
汉天子仍然没有看他一眼,只是对着地上那两名肉袒反缚之人轻轻摇了摇头,道:
“你们二人生路已无。
“但朕现在给你们二人一条死路。”
跪在地上面若土灰的姚静、郑他闻此一愣。
那名嘴中塞布的吴使亦是一滞,不明所以。
却见天子目视郑姚二将徐言:
“倘若你二人从容赴死,则你二人五服之属,皆可重归族谱。
“你二人之子息,亦可至我大汉朝廷为官。
“只要他们有才有能,朕对他们一视同仁,但若有功于国,纵使公卿宰将,亦可做得。”
听到这里,非但郑他、姚静二将为之一滞。
就连李辅、张梁二魏将,就连不能言语的吴使,甚至赵云、高翔、关兴、赵统等武将及孟光、张绍、郤正等文臣,亦都变了神色。
在此之前,这位天子并没有与任何人讨论过,他将如何处置郑他、姚静二将。
而且…确实有不少文武认为,此二人主动献城而降,又有七千部曲可为大汉所用。
陛下虽不会像收留唐咨一般留用军中,但多半会饶二人一命,以二人来羁縻他们那七千部曲。
部曲制麻烦就麻烦在这里。
很多部曲世世代代依附于主家,像申仪、郑他、姚静这样的大家族,盘踞在东三郡数以百年。
他们的部曲,自祖辈开始便认这些大家族做主,根本不认识什么汉天子、魏皇帝。
譬如天无二日,申氏、郑氏、姚氏之家主,便是他们的天子。
这也是为何申氏、郑氏、姚氏诸族可以盘踞东三郡,并且不论汉魏吴三国哪一国都想尽力争取他们,而不是与他们死战的重要原因了。
这些部曲对旧主极度依赖,极度信任,且一般有着深厚的感情,倘若杀其家主,会激起义愤,还会闹出不小的动乱。
即使以武力、刑杀平息暴动,这些部曲也难能为大汉所用。
譬如孟达死后,其部曲七千余家全部随其甥邓贤迁往幽州苦寒之地。
这些本能形成战斗力的部曲,因其家主之死,基本不能再用,只能充为军奴。
大汉居天下之西,小国寡民,郑姚二将手中六七千部曲,于大汉而言是可以争取的一股力量,让他们充为军奴去屯田,是不小的浪费。
且这些部曲精壮者不少。
穷山恶水出刁民,天下一等一的精锐步卒“丹阳兵”,就诞生在扬州十万大山之中。
与之类似的泰山兵、巴州賨人、南中蛮人、武陵五溪蛮,俱是剽悍锐卒,往往视死如归。
东三郡地处秦岭十万大山当中,其间山民亦是如此。
只要给他们一个虎熊之将,他们就能成为虎熊之师。
时间流逝,待刘禅从沉默的郑、姚二将的眼神中读出了一些东西,才终于再次开口:
“若你二人认罪服诛,朕不会赐你二人金屑之酒。
“而将你二人缚于辕门,斩于万军当前,以
从对方的眼神中,李、张二人都很敏锐地读出了忐忑、惊惶、希冀并存的复杂情绪。
忐忑惊惶自不必提。
至于希冀?
——倘若汉天子诛郑、姚二人,那么他们二人的性命毫无疑问,必然能够留下。
否则的话,就真如郑他所言。
——杀降不祥,往后将无人再敢献降于汉了。
就在郑姚二人对骂不止之时,殄吴将军爨熊押吴人之使登城而上。
“放开我!”
“你们这些蜀犬!”
“欺世盗名!背信弃义!”
“趁火打劫!鼠目寸光!”
那吴人使者被推搡着到了城头,嘴里一句好话也无,听得周围一众汉将直皱眉头。
爨熊实在听不下去了,邦邦两拳砸到那吴人头上,把他整个砸翻,其后又一把将他揪起,割一块破布把他嘴巴塞住。
“陛下,吴使带来了。”爨熊对着天子抱拳行礼。
那名还未站稳神形,头晕目眩的吴使闻听汉将此言,登时一愣,瞪大眼睛,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原本还在呜哇呜哇骂些什么的嘴巴,此此也终于停下不动。
陛下?
蜀汉天子?
他…怎么会在这里?
而那位被唤作“陛下”的年轻人却是连看他一眼都欠奉,只是对着地上被捆缚的二人徐徐出言:
“朕本欲饶你二人一命。
“可倘若叛降没有代价,则人人皆敢怀叛降之心。
“所以…你们非死不可了。
“朕路过西城时,郑氏、姚氏已归心于汉。
“你二人族中耆老,已将你二人及五服之属尽皆剔出了族谱。”
待天子言罢,原本还在对骂的姚静、郑他二人已是彻底恍惚失神,面色煞白,喉间再无半句詈骂,浑身骨头也俱是一软,个头比先前矮了数寸不止。
既为天子,则一言九鼎。
金口既开,非但宣告了他们二人的死亡,更让他们死后魂无所寄,血食永绝。
非止他们二人,就连他们五服之内的直系亲属,都要香火不继,到地下当孤魂野鬼。
楚人好巫鬼。
东三郡地处深山老林,民风“淳朴”,巫鬼楚俗远盛于平原上的荆楚诸郡。
那吴使看着汉天子神色,听着汉天子话语,再环顾周围一众侍立天子左右,肃穆威严的老将,脸上怒色已然尽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恍惚。
汉天子仍然没有看他一眼,只是对着地上那两名肉袒反缚之人轻轻摇了摇头,道:
“你们二人生路已无。
“但朕现在给你们二人一条死路。”
跪在地上面若土灰的姚静、郑他闻此一愣。
那名嘴中塞布的吴使亦是一滞,不明所以。
却见天子目视郑姚二将徐言:
“倘若你二人从容赴死,则你二人五服之属,皆可重归族谱。
“你二人之子息,亦可至我大汉朝廷为官。
“只要他们有才有能,朕对他们一视同仁,但若有功于国,纵使公卿宰将,亦可做得。”
听到这里,非但郑他、姚静二将为之一滞。
就连李辅、张梁二魏将,就连不能言语的吴使,甚至赵云、高翔、关兴、赵统等武将及孟光、张绍、郤正等文臣,亦都变了神色。
在此之前,这位天子并没有与任何人讨论过,他将如何处置郑他、姚静二将。
而且…确实有不少文武认为,此二人主动献城而降,又有七千部曲可为大汉所用。
陛下虽不会像收留唐咨一般留用军中,但多半会饶二人一命,以二人来羁縻他们那七千部曲。
部曲制麻烦就麻烦在这里。
很多部曲世世代代依附于主家,像申仪、郑他、姚静这样的大家族,盘踞在东三郡数以百年。
他们的部曲,自祖辈开始便认这些大家族做主,根本不认识什么汉天子、魏皇帝。
譬如天无二日,申氏、郑氏、姚氏之家主,便是他们的天子。
这也是为何申氏、郑氏、姚氏诸族可以盘踞东三郡,并且不论汉魏吴三国哪一国都想尽力争取他们,而不是与他们死战的重要原因了。
这些部曲对旧主极度依赖,极度信任,且一般有着深厚的感情,倘若杀其家主,会激起义愤,还会闹出不小的动乱。
即使以武力、刑杀平息暴动,这些部曲也难能为大汉所用。
譬如孟达死后,其部曲七千余家全部随其甥邓贤迁往幽州苦寒之地。
这些本能形成战斗力的部曲,因其家主之死,基本不能再用,只能充为军奴。
大汉居天下之西,小国寡民,郑姚二将手中六七千部曲,于大汉而言是可以争取的一股力量,让他们充为军奴去屯田,是不小的浪费。
且这些部曲精壮者不少。
穷山恶水出刁民,天下一等一的精锐步卒“丹阳兵”,就诞生在扬州十万大山之中。
与之类似的泰山兵、巴州賨人、南中蛮人、武陵五溪蛮,俱是剽悍锐卒,往往视死如归。
东三郡地处秦岭十万大山当中,其间山民亦是如此。
只要给他们一个虎熊之将,他们就能成为虎熊之师。
时间流逝,待刘禅从沉默的郑、姚二将的眼神中读出了一些东西,才终于再次开口:
“若你二人认罪服诛,朕不会赐你二人金屑之酒。
“而将你二人缚于辕门,斩于万军当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