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98章 步骘之策,引火自焚

第198章 步骘之策,引火自焚(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了陆上此战,占据了汉水北口要道,我大吴水师只需隔绝汉越二水,蜀军也无粮草为继,是故必有水师无疑!  

“既用水师,顺流而下,如何不用火攻?!”  

言罢,留赞滞了一下,又问:  

“右将军何出此问?  

“难道还要再遣留置中段的水师去截蜀军舟船?”  

留赞对大吴水师很有自信,即使汉军顺流而下,以火焚舟,吴军也不是没有办法克制。  

毕竟汉军不可能有多少水师在汉中,舟船至多也不会过百。  

而汉水南口并不宽阔,不过百步有余,容不得太多舟船,只要以泥船数艘截住南口,不让蜀军有挪移的空间,即使是火船,也能以钩拒、拍杆等水军武器破之。  

先头的火船一旦解决,接下来就是以舟船对舟船,水师对水师,何惧之有?  

所以留赞一直以为,步骘之所以安排百余舟船在汉水中段,目的除了监视滞留中段的蜀军外,就是在等蜀军水师顺流而下时,与诸葛瑾的南口水师一起对付蜀军。  

步骘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看向黄盖之子黄柄:  

“子执以为呢。”  

黄柄虽然是小辈,却是比留赞要更稳重一些,道:  

“禀右将军,柄也以为,蜀军确会顺流火攻。  

“但以柄观之,非但无须将中段水师派往南口,反而要将中段水师遣至下游来。”  

留赞闻之一滞,看向黄柄:“子执此言何意?”  

黄柄朝素来与他为善的步骘看了一眼,见步骘凝重的目光略有赞许鼓励之色,这才深吸一气道:  

“蜀军不知西城风水地理。  

“或自以为,顺流而下即可施以火攻。  

“却是不知,汉水南口之风虽与水流同向,皆自西南吹往东北。  

“但汉水北口之风,却与水流相逆。  

“右将军将水师布于此地,便是想诱引蜀军水师过来吧?”  

留赞闻言再次一愣。  

适才他急火攻心,很多细节都被自己抛诸脑后。  

现在朝水师舟船上烈烈作响的军旗望去,只见果然如黄柄所言,此间江风,乃是自东北吹往西南。  

其人终于一喜:  

“如此说来,蜀军水师但敢顺流举火而来,所焚者非我大吴舟船,反而是他们自己!”  

如此就彻底说得通了。  

难怪他屡屡请命,步骘却不让他引军去将蜀军截住。  

也难怪此间舟船水师布置,除了最上游十几艘战船涂泥防火外,在布阵上并没有防备蜀军火攻之意,排布得相对密集。  

原来是在故意诱敌深入!  

步骘这时候才终于出言:“正如正明、子执所言,我之所欲,乃是使蜀军引火自焚。  

“战前我便与左将军有言,在陆上与蜀军作战,乃是以我大吴之短击彼之长,难能与其相敌。  

“今观陆上战况,确实如此。  

“所以,今我大吴要做的,唯有陆上佯败,或者说…真败,引蜀国步军深入,再深入。  

“待蜀军水师顺流而下,引火自焚。  

“一则为我所阻,进不能进。  

“二则为水所推,退不能退。  

“唯有跳水奔逃一途可行,届时我大吴逼之,使其冲蜀军本阵,陆上蜀军势必为之大乱。  

“到时,我大吴便从中将蜀军长蛇之阵拦腰截断,四面合围,再分而化之。”  

听到此处,留赞重重颔首。  

随即看向汉军,观望片刻后道:  

“右将军此计甚妙!  

“依赞观之,此间蜀军将卒众不及两万。  

“而此谷地势极狭,蜀军再敢深入我腹地二三里,其阵便可谓长如蛇而薄如纸。  

“一旦其水师自焚大乱,我大吴破之必矣!”  

步骘见总算安抚住了留赞,心中稍安。  

事实上,步骘并没有留赞、黄柄所想的那般成竹在胸。  

他拿不准汉军会不会真有水师来行火攻之策。  

如果没有,如果他中了赵云、高翔的分兵之策,把人数多于汉军近一倍的吴军分成了三股,为了所谓的诱敌深入而坐视岸上吴军败绩,那他就是大吴的罪人。  

但…别无他法。  

汉军来得太过突然,太过猛烈,他只能寄希望于汉军会有一支顺流而下,欲行火攻的水师。  

汉军左翼丘陵为吴所占,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夺之不易。  

汉军右翼,是大吴水师。  

再往北突进数里,便会遇到宽阔不过十余步,极其狭窄的通道,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若局势真如他预想这般,便是天佑大吴了。  

留赞忽然想到了什么,又道:  

“右将军,既然如此,要不要让左将军让开水路?  

“蜀贼狡猾,必能料到我大吴会以水师阻截南口。  

“为疏通水路,其为首者必是其水师精锐。  

“其顺流而下,水势利于彼而不利于我,且彼处山风为西南风,若蜀军在上游南口便使火攻,左将军未必是其对手。”  

这一次围攻西城,大吴至尊共分水师一万余人,战船三百余艘。  

而这万余水师中的精锐劲旅,又多在步骘麾下。  

南口比北口还要狭窄,蜀军顺流而下,船速极快,诸葛瑾手中只有精锐千人,余皆庸类,极大概率不会是蜀军对手。  

步骘却是摇头,道:  

“倘若无人阻道,蜀军必然生疑。  

“左将军所统水师非是精锐,蜀军水师不会与左将军纠缠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