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82章 赫赫然如日中天,巍巍然似泰山压顶

第182章 赫赫然如日中天,巍巍然似泰山压顶(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渭水官道。  

长安以西七八里。  

一支车队出现在地平线上。  

“诸公,长安城,到了!”  

车队最前方,受天子之命,赴汉中督护一众大儒、朝臣、要员至长安的讨虏将军,固始亭侯傅佥,在马背上朗声大喝,豪气干云。  

一众来自汉中、蜀中的大儒、朝臣,闻听这位壮烈遗孤、天子爱将豪迈之语,犹豫片刻后全部从车驾上下来,又聚到渭水之滨。  

“长安…到了?”  

“这就是…这就是长安?”  

带着好奇、振奋、怀念、忐忑等种种复杂情绪,一众大儒、朝臣远远眺望着那座由太祖高帝所兴,经历了四百余载风风雨雨,最终重归于炎刘之手的大汉旧都。  

在这一刻,萧何那句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在从来没有见过长安的一众大儒、朝臣心中彻底具象化。  

纵是隔了数里之遥,纵是饱经数百年沧桑风雨,这座大汉旧都仍旧展露出令众人心颤的大气磅礴之象。  

而这种磅礴气象,加上萧何那句天子以四海为家,又更加衬得那位亲秉六师,临阵讨贼,最终克复关中还于旧都的大汉天子,愈发情不可知,威不可测起来。  

事实上,自那位御驾亲征的天子亲自设计,一战斩获曹真首级,而马谡街亭之败又几乎同时传及汉中蜀中乃至南中后,其威名便已彻底响震整片西南之地。  

因天子、丞相双双离京而相互勾结,欲趁机制造混乱、叛乱的群宵,全部平静了下来。  

原本如临大敌、人人自危的各郡守尉、各县令长,全都在振奋难言的同时,松了一气。  

至于其后再斩张郃,到最后亲禀龙纛入阵,大破司马懿,还汉家龙旗于长安的消息传来,这位大汉天子的威名已赫赫然如日中天,巍巍然似泰岳压顶。  

既然如此。  

那么在这位天子亲征前夕,在日食地震、帝像碎毁、乌鹊盘桓等不祥之兆接踵而至后,大肆制造恐慌,散布谣言,乃至与蒋琬、董允等宫府重臣在先帝庙前公然论辩天命的“两川大儒”、“乱臣贼子”,也就变得忐忑、迷茫,乃至惶恐无措起来。  

只是…  

天子似乎根本没把他们当回事。  

一开始,天子不顾两川四境人心动荡,强行将某些大儒、乱臣押至汉中时,不少人都以为,他们这群人恐怕要被押往前线,一旦天子败仗,大概便要为季汉陪葬。  

但天子只是把他们押往汉中,其后就没了下一步的动作。  

而等到曹真授首,大汉转危为安的消息传来,又有人公然道,这位天子大概要把他们押往五丈塬,既是耀武扬威,再是按罪论处,总之,他们大概没几日活头了。  

结果…这些臆想中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  

甚至于,天子就连遣个使者来讽刺、谴责一番都没有。  

众人于是开始变得疑惑,忐忑,不安,不忿。  

这位天子…似乎根本就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再然后,张郃被斩,天子与丞相会师关中,丞相东征长安,而天子身在五丈塬督运粮草,专事屯田,  

到最后突然出现在新丰战场,做出了足令天下人瞠目结舌,可谓震古烁今的不世功业时,这些心不自安的大儒、乱臣彻底无话可说。  

这位天子,真的有天命在身。  

这位天子,又确实真的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但没把他们放在眼里是一回事,为什么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一个,很显然,自然是这位亲征天子在战时眼中唯有国事,容不得其他琐碎。  

第二个,大概就是这位有赫赫威名,天命在身,且大有高祖之风的天子,在效仿高祖皇帝赦雍齿之罪而赐其侯爵故事了。  

这些能靠着搅弄唇舌成为“乱群之马”的大儒、朝臣,既然能坐到这个位置上,可以说他们坏,但没有几个是真的蠢。  

假使天子亲征失败,他们这些人大概全部都要“殉国”。  

而天子却赢了,赢得彻底,赢得让所有人心服口服,胆战心惊,那么留他们这些惑众乱群之人一命,使斩首之刃时刻悬于头顶,以观后效,就是正经的帝王之术了。  

只是…观这位天子北伐以来所行诸事,与那位以严法治国、刑赏有制的丞相几无二致。  

同样是有功必赏,有罪必罚,那么就可以想见,他们这些人死罪或许可免,活罪却是难逃。  

如若不然,还让他们忝居高位,还让他们被人视作大儒,肆意鼓弄唇舌,何以示国法,何以正君威?  

如今关中战事尘埃落定,他们被“护送”来长安。  

毫无疑问,大概就是要看看他们这些乱群之马,能不能起到赦雍齿而安人心的作用了。  

侄子临阵叛魏,最终被天子斩首以徇的来敏求生欲很强。  

见虎骑就在旁边“保护”他们,于是眯着眼睛远眺巍巍长安,道:  

“曹氏肆行篡逆,湮灭汉室,窃据神器,僭称尊号。  

“自建安之世始,尔来三十有三年矣。  

“不曾想,老朽我竟还有再见大汉旧都这一日。  

“若非陛下英武叡断而御驾亲征,亲禀六军而临阵讨贼,吾等又何能有立于渭滨,远望长安之日?  

“吾等忝居高位,尸位素餐,危难之际,非但无尺寸之功,反以祥瑞之兆为灾祸之征,播撒疑惧,动摇朝廷根本。  

“若我等仍安然立于朝堂如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