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45章 车骑,骠骑

第145章 车骑,骠骑(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最外围。  

“安定太守杨条!”其人大呼。  

未央殿外围,安定羌王杨条整个人猛的一滞,不敢置信。  

而其人身周的杨千万、姚柯回、吕简、雷泽等一众羌氐酋豪亦是惊骇不能,片刻后不顾所谓礼节,在大殿中小声议论了起来。  

杨条出列。  

董允宣旨:  

“朕承天命…今有安定诸羌豪酋杨条,素秉忠义,慕我汉德,首率义兵,复夺街亭。  

“自街亭以来,输诚效顺,从师征伐,戮力同心,共剪国贼,朕甚嘉之。  

“今赐归义侯,佩金印紫绶,领安定太守如故,另赐锦缎百匹,良马十乘,雕弓一副,宝刀一口,以彰殊勋!”  

“谢陛下隆恩!”羌王杨条颤声出言,从常侍手中接过圣旨后退回了一众羌氐酋豪当中。  

杨千万、姚柯回等羌氐围上前来欲看杨条圣旨,杨条收起不允,眼神剧颤。  

而殿中文武尽惊。  

都知杨条此次北伐有功,也知天子素有弥合胡汉之心。  

却没想到赵车骑之下第二个受封的竟是杨条,再联想到先前陛下与杨条指渭水立誓之举,陛下招抚诸夷的决心可见一斑。  

待杨条退下,董允再度宣旨。  

此次仍不是魏延,却也不是杨条身周一众羌氐,而是随丞相北伐的领军将军吴班。  

拜镇北将军。(四镇四征)  

殿中产生小小的骚动,许多人目光都朝赵车骑班次之下的魏延看去。  

毕竟镇北将军魏延到现在都还没被提及,而他的将军号却是已经被封了出去。  

吴班乃是太后族兄,与吴懿一般地位超然。而吴懿主动留守天水,未能参与关中之战立功,天子自然要给吴氏兄弟一个交代。  

原封安乐亭侯,改赐浚仪乡侯。  

自昭烈绍继汉统以来,大汉封侯俱是虚封,并无食邑,这位新任镇北将军出身陈留浚仪,以祖籍封侯,就跟未得长安而遥封司隶校尉一般,以起激励之效。  

殄寇将军陈式,累前后功,拜征西将军,赐爵阳武亭侯。  

丞相北伐时戍守列柳,之后受命回汉中提防上庸三郡的高翔,拜征东将军,赐爵玄亭侯。  

接下来是随天子北伐的扬武将军邓芝,累前后功,拜先时赵云所领镇东将军,封定远亭侯。  

同样随天子一并北伐,屡立战功的右中郎将宗预,累前后功,迁平东将军,赐爵安众亭侯。  

辅汉将军孟琰拜征南将军,赐爵朱提亭侯。  

“雷泽!”十几个名字后,董允再次喊出一个羌氐之名。  

“阴平氐族,汉中之役既随先帝共御曹贼,此役又从王师讨逆,氐酋雷定为国死命,忠勇可嘉,追封白水亭侯,其子雷泽袭父爵!”  

雷泽领旨谢恩。  

杨千万、姚柯回、吕简、苻健等一众羌氐,及姜维、上官雝、李雍陇右汉豪,因率众归义,响应北伐,尽封关内侯。  

关内侯乃是二十等爵中第十九等,比二十等的列侯差一等,在曹魏那边早烂大街了,但在大汉这边,还是比较值钱的。  

董允又拿到一封圣旨,展开又再度一滞,宣道:“丞相武乡侯!”  

殿中文武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封不提及受封之人名讳的圣旨。  

“惟君体资文武,明叡笃诚。  

“受遗讬孤,匡辅朕躬。  

“继绝兴微,志存靖乱。  

“爰整六师,引军北伐。  

“关中克复,还帝西京。  

“神武赫然,威镇八荒。  

“建殊勋於炎汉,参伊周之巨勋!  

“赐爵武功县公。  

“一赐金车大辂。  

“二赐衮冕之服。  

“三赐虎贲三百。  

“四赐乐悬。  

“五赐斧钺。  

“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殿中众臣这下彻底沸腾了。  

大汉第一个县公!  

天子所赐五物,乃是九锡备物!  

所谓五命之锡!  

丞相当即上前辞让:  

“谢陛下隆恩,然臣不敢受赐!  

“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在臣授任无方。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臣不敢受陛下县公之爵,五命之赐,请自贬一等,以督臣咎!”  

久未发声的天子此时终于出言:  

“不许。  

“街亭之失不致大败,损于国,丞相之功,朕不敢忘。”  

丞相再辞。  

天子不许。  

丞相再辞。  

天子再不许。  

丞相面有难色,受旨而退。  

而到了此时,常侍的漆盘当中已经没有圣旨了。  

殿中无心之人以为封赏已毕,而有心之人却是尽将目光扫向魏延。  

而魏延自己亦是惴惴难安。  

按理说他当跟在赵云之后,又按理说丞相如果不是第一个受封,那么便是最后一个受封。  

现在丞相封赏已定,而天子常侍手中漆盘已无圣旨。  

就在殿中众臣各有心思之时,只见御座上的天子将手伸入袖中。  

众人定睛一看,不是一封圣旨,又是何物?!  

常侍上前接过,递给董允。  

与此同时,殿中所有文武无一例外,目光全都放在了班次位于赵云之下的魏延身上。  

而所有人的神色也都变得古怪起来,包括魏延自己,一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