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429.旅途记事一一七和谐的灵感,无可替代【上】

429.旅途记事一一七和谐的灵感,无可替代【上】(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受到此刻耳边是两股音乐在相互竞走时,这一刻,三部刘丰瑞和坐在李安身边的是不小北忽然将双手进行变为单手演奏。  

两孩儿一瞬将指肚触键改为指触键,瞬变的奏法将音乐整个音乐的线条进行了高度清晰的刻画。  

音乐此刻成三个和声方向进行,在一连串快速的跳进中,热情奔放地向着副题飞奔而去。  

时而三合为一,时而各自奔走,其间精妙的音色和强烈的节奏感将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只有台下的目光始终不知道该看向哪里,万花筒般的维瓦尔第,在越过了四季,终于绽放出了和谐的光彩。  

此刻没人知道,就在第三道旋律汇聚而成前,李安的心里一直捏着一把冷汗。  

可以说前两个乐章能否顺利完成,最关键的点就刘丰瑞和小北改单手换触键那一刻,只要两个人不出纰漏,让音乐能够清晰地将第三部分呈现出来,那么前两个乐章就不会再出半点问题。  

前两个乐章不出问题,那么第三乐章他相信孩子们会给出一份满分答案。  

现在他彻底放心了。  

抬手落指间,李安一组大和弦推送,踩着小车厚实的低音将音乐向上推进。  

接过一部solo,在副题开始前的这一刻,李安同时接过了音乐。  

作为二部,七重奏的副solo,他需要在音乐进行的过程中按照作曲家的旨意承担起属于二部的职责。  

音乐在他的主导下走向进一步的和谐,孩子们渐渐向他靠拢,音乐也渐渐占领了教堂的精神高地。  

曼妙不失庄严,如同金碧辉煌的宫殿在金色阳光下散发着繁华。  

望着舞台,聆听着耳边的钢琴重奏,宛如交响又并非交响,唐千峰再次露出欣赏的目光。  

首先在聆听这首作品前,听众们有必要了解两件事。  

其一,谈到维瓦尔第作品,就不得不提到四季,而提到四季,就不得不提到维瓦尔第大名鼎鼎的和声与创意的试验。  

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熟悉和声与创意,这是维瓦尔第的一部作品集,作品标号为八。  

而大名鼎鼎的四季,就是维瓦尔第八号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前四首。  

许多自认为了解一些维瓦尔第的人,却常常把rv522这首作品归类到和声与创意这部作品集了。  

实际上和声与创意这部作品由维瓦尔第于1723年完成。  

而早在十二年前,维瓦尔第就已经完成了另外一部举世无双的作品,和谐的灵感,作品号为三。  

rv522就收录在这一部作品集中,与第八号作品集和声与创意被后人称为维瓦尔第的双绝。  

第二,在和谐的灵感这部作品集中,第八首编号rv522在这部作品的原标题是——a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  

也就是说,这部作品应有两个主要声部协作一同完成,这才是完整的,哪怕是改编版,也不应忽略这一点。  

纵观整个第一乐章的前半部,唐千峰清晰地听到了原作的本色。  

这里他必须称赞一下改编者的细致还原,同时他也要夸夸在这部七重奏作品中担任第二小提琴的二部演奏者,李安老师。  

可以说音乐在李安二部solo开始的那一刻,被彻底激活了。  

第一乐章A小调,6次合奏间插入5次主奏,两个主题循环出现,每一次李安的进入都会对音乐进行一次平衡。  

从一名指挥的视角,在演绎维瓦尔第多旋律同时进行的作品时,每个演奏员每奏出的每一个音都要与调式框架中各个音的音程建立联系,以此来强调整个作品中的和谐和与不和谐对比。  

这才是和谐的灵感所在,没有对比就不存在和谐不和谐之说。  

用于伴奏的声部与旋律主音之间也存在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也正是这些和谐与不和谐造就了音乐作品整体的和谐。  

而李安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调和,说来唐千峰也感到一丝神奇。  

初听他并没有被惊艳到,虽然孩子们弹得都还不错。  

尤其是那个弹通奏低音的小女孩,可以说一个人承担起了整个乐章的和声推进,可见这孩子对于音的敏感和节奏的把控,非常了得,其他孩子的演奏也有可圈点之处,且不说水平参差不齐,至少在这首曲目上,在各自的声部完成度上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  

但是孩子们始终游离在合这个字的边缘。  

而当李安第一次接过主奏,承担起音乐的主导者之后,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每一个孩子的琴声竟然都不由自主地活泛起来,向着李安的琴声靠近。  

音乐竟在那一刻“合”到了一起,之后每个孩子的水平都像是得到了一种质的提升,当李安不再承担主奏的功能后,孩子们依然能够将“合”延续下去。  

并且越弹越放松,随之带来的是音乐也越来越和谐,越来越让他感到惊艳。  

唐千峰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李安,此刻的表演将会走向何方。  

没有李安,这些孩子是否还能上演这样的“神奇”?  

唐千峰心中的答案是否定的,  

身为一名指挥,他不是没有见证过这样的“神奇”。  

当一名指挥能够将每一名乐手调动起来,当所有人拧成一股麻绳,一个三流团,也能在某一个段落绽放出一流团的光彩。  

所以他感到神奇的是,这样一群水平参差不齐的孩子,是如何被李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