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当掌声响起(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已经变得像食物一样不可或缺。  

音乐作为全世界的公共语言也不能独善其身,它可以与一切话题挂钩,并作为一种独特的品位符号而独立存在,甚至升华。  

因为语言的尽头,是dore。  

到了这里,媒体的功劳也就随之显现。  

因为莫扎特的故事,是特么的神童,是天才,而莫扎特的气质,是逗比,甚至在一些人的嘴里是普鲁东。  

前者来自课本,后两者来自哪里?  

秦勇算得上国内头一批接受正规古典音乐教育的人群,那会儿多单纯,小步舞曲就是小步舞曲,练习曲就是练习曲,贝多芬就是贝多芬,肖邦就是肖邦。  

秦勇知道自己和老柴的趋向一致都是高中的事情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古典音乐以高速传进千家万户。  

听不懂啊,但新潮嘛。  

音乐听不懂,故事总能听懂。  

于是渐渐地,这些个音乐家的故事就变得比他们音乐本身还要有趣了。  

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听故事。  

但大家似乎只喜欢自己喜欢的故事,喜欢身边没有的故事。  

我们周围不缺神童,不缺天才,甚至排斥神童,排斥天才,我们都爱逗比,但我们身边又根本不缺逗比。  

我们缺少的是远在天边的云雨。  

肖邦的故事元素是什么?  

是美丽,是云愁,是独秀,是伤感,是逃亡的一生,是爱而不得的一生。  

李斯特的故事元素是什么?  

是钢琴之王,是天生下凡,是迷倒众生,是晚年的二十一门徒,是统治后世钢琴演奏技法的通天教主。  

相比之下,除了开发智力,莫扎特还有什么值得挖掘的卖点。  

于是部分人听肖邦,就成了听小资的说说,听李斯特,就成了听炫技的狂魔。  

听莫扎特?听什么?听神童的故事?  

有人要问秦勇了,没故事不能听音乐吗?  

秦勇得说当然可以,听不听得懂,都欢迎伱听,甚至不用去考虑听不听得懂,觉得什么好听,你就听什么。  

有的人明明听不懂,又非得装懂,说不清楚dore,就只能说一二三,还是道听途说的一二三,让人反胃口。  

还有人得问,不会真的有人以听某些作曲家的音乐而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吧?  

秦勇教你个办法,以后真碰到交流古典音乐的,若有好事之人问你平时听谁的作品,你就说多美尼格.阿尔贝蒂,你看看对方的反应。  

就连之前某团首演布鲁克纳第X号交响曲也被各路媒体大肆宣扬,或许,或许,或许这里有资本的影子在作祟。  

所以,所以,所以在今天,在蓉城,在西南地区最大的古典音乐节的首届系列演出中,能听到这样一个莫扎特专场,能听到这样一首k414,是一件多么难得、又多么幸运的事情。  

秦勇敬佩舞台上的每一位参演人员。  

更敬佩方永波的决心,话就到这。  

随着罗霄然之后,他起身鼓掌。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