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218.拟定招生名额,放过美少女吧

218.拟定招生名额,放过美少女吧(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分钟后,整个房间又回到了之前的样子。  

李安放下手机抄起挂在墙上的逗猫棒陪八万玩了一会儿。  

见卧室走出的陈璇已经换了睡衣,“不出去吃饭了?”  

“泡面吧,”陈璇打着哈切说道,“赶紧吃完还能睡会,你下午还去昱东吗?”  

“去。”  

李安把逗猫棒递给陈璇,“下午我先去昱东打一头,然后再去季洋家。”说着来到厨房做锅烧起水,“红烧的?”  

陈璇:“鲜虾鱼板。”  

十分钟后李安将两位泡面端上桌,两人简单吃了几口便上床午休。  

下午两点半,他们在八万的目送下一起离开家,在和谐广场的路口分别。  

一个背着长笛上了去往昱实验的公交车,一个穿过马路走进了昱东写字楼。  

李安与三名施工人员一起走进二号电梯。  

半个月没回来,电梯间也发生了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是八楼思而学的广告位已被撤去。  

遥想刚入职的时候,每次电梯经过八路停下,李安只用一瞥电梯门外的热闹景象,就忍不住想自己怎么不是个数学英语老师。  

在他的记忆里,八层和九层都火热的时候,八层比九层跟火热,八层和九层都清闲的时候,九层比八层更清闲。  

可就是这样一家如此火爆的K12教育门店,只半个月不到的时间,便不复存在。  

电梯停在八楼,三名施工人员先行走出电梯,李安再次向外望去,不再有往日的风光无限,如今只剩狼藉一片。  

心里顿时一阵唏嘘。  

随着国际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国民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随之而来便是教育行业近年来在市场中的需求量日益剧增。  

然而市场需求在政策面前,又显得那样不堪一击。  

“呀,这不是我们的小李老师嘛。”  

电梯来到九楼,李安走出便听到王美丽的调侃。  

“美丽姐,下午好。”  

李安微笑着走到前台。  

靠在前台和王美丽没聊一会,他就基本把昱东这半个月来大大小小的事情了解了一遍。  

没有什么大事,却有个小八卦。  

王美丽说邓仕祁和王盼盼可能有事。  

“真的假的?”李安半信半疑的笑问道。  

王美丽立马眼睛一翻,砸巴着嘴凑近李安小声继续说道,“昨天中午好多人都看见了。”  

李安笑:“人家俩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中午在教室里一起吃个饭很正常嘛。”  

见李安笑了,王美丽也笑了,“我看那小邓挺不错,挺踏实。”  

“是挺好,”李安接着话点点头,“行,美丽姐你忙,我去找董主任报个到。”  

他是真没想到,这邓仕祁可以啊。  

出手就是校长的表妹。  

所以校长怎么说?  

李安来到老董办公室,老董见到李安那叫一个亲。  

又是端茶倒水,又是嘘寒问暖。  

两个人的身份像是彻底调过来了一样。  

不过也没什么令人意外的。  

毕竟今时不同往昔。  

“董主任,下午没有什么事的话,一会儿我想出去去办点事。”  

“你有事就去忙你的就行了,秦校长昨天吃饭的时候还说让你回来再休息几天,反正下周孩子们期末考试,这周校区也没什么事儿。”  

李安:“那我一会填个请假表交给您。”  

老董摆手,“填啥啊。”  

李安笑笑,“那就谢谢董主任了。”  

从老董这儿离开,他先回西侧办公室转了一圈。  

他的办公桌上和临走前一模一样,连桌面都没落什么灰,想来肯定是陈璇帮他擦过。  

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去了昱东实验,他一个人坐着也没意思,翻了几眼刘丰瑞的成长档桉,接着又去到4号教室把窗户打开散了散味儿开。  

待到4号教师的味儿散的差不多了,三点半,李安离开昱东去往季洋家。  

43个拟定招生名额。  

以他的经验,估计最后的招生总数大概会在45到48人左右。  

按照省内招生人数比省外招生人数大约多三成,假设今年的招生人数是45,那么省内招生人数大概会在32人。  

比去年省内招生人数多了足足5个名额。  

也就是说季洋只用考到省内的前30名,那就稳稳能顺利拿到有效合格证了。  

即便招生计划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同样要把缺报计算进去。  

成绩前10名的考生最后未必会报蓉城院。  

总体来讲,从目前蓉城院官方公布的考试信息来看,按照历史经验分析,形式是对季洋有力的。  

至于提档线的成绩提高了20分,这就是把双刃剑了。  

说来他还不清楚季洋的文化课成绩到底如何。  

一会得好好问问。  

这很重要。  

中午吃饭的时候季洋才知道李老师已经回来了,并且下午就来给她上课,激动的连着干了两碗米饭。  

吃完饭不顾季成光的劝说,拒绝午休直接回到二楼琴室。  

整个人像是打了鸡血。  

以至于李安来的时候她都不知道。  

客厅里李安和季成光喝了会茶,话题在季成光的主导下一直围绕着李安此次赴京比赛。  

“李老师这次是为我们蓉城钢琴争了个大光。”  

奉承的话没人不喜欢听,尤其还说到了点子上。  

其实仔细想想,多多少少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