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此番,同死(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只看童贯喉结处上下两番,竟是当真一饮而尽,再看童贯用手捋了捋从嘴角流向颌下胡须上的水珠,双手在抖,抖着慢慢去放茶杯。  

自也是面色煞白,童贯大急,开口在说:“死了死了,这回可真要死了,直娘贼,傻屌货,怎就寻了个死啊?”  

说着说着,童贯慢慢站起来,腿抖如筛糠,急呼:“扶我,快快快,扶我去床上躺着,快些快些…”  

老仆来不及抹泪,连忙上前去扶,一个老汉扶着另外一个老汉…  

童贯躺在床上,大口喘着粗气:“要死了要死了…”  

老仆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在一旁站着,束手无策…  

却是呼喊片刻,童贯忽然坐直来问:“你这厮,是不是买的假药啊?怎的不发作了?”  

老仆不答,只管抹泪了…  

“你害我,你可真害我…”却是喊得几声,童贯忽然全身一抽,捂着肚子就倒去:“哎呀!!!痛杀我也!”  

砒霜毒杀,何其难痛?  

老仆人是扑上去了,却也还是束手无策,只有话语:“枢相你忍忍,你忍忍…”  

“痛杀我也啊!”童贯在床上不断打滚抽搐。  

老仆忽然转身去:“枢相,我去请大夫来!”  

却听童贯一语来喊:“莫要害了我,死罢,要与我擦洗干净,哎呀,痛杀我也!要了命了,要了命了呀!”  

老仆呆呆愣愣站在房屋中间,便也转头去不看,也想啊,这辈子,看过多少人死?尸山血海,堆积如山,乃至亲手杀过多少去?  

死人嘛…  

死人而已…  

转头去看一眼吧,枢相已然滚到地上来了,呼喊不止,那面目已然狞得没有了人样…  

这宅子里,不知多少人在听,只是无人真敢入此院来,早有严令,还有一些老汉守在院子门口。  

慢慢的,枢相不滚了,双眼也迷离了,进出气的声音越来越大,又由大转小…  

早已不喊了。  

要死了!  

唉…人生在世,终究是那一抔黄土!  

“来个人吧…”老仆喊着,有气无力冲着小院门口喊去。  

来了个人,也是老汉。  

“抬上床榻去,再打热水来…”老仆也不落泪了,干活,办差,他自是精干之人。  

“一会儿,往门外去喊,往枢密院去喊,往左掖门去喊,广阳郡王,薨了!病发而薨,久病颠沛而薨,寿终正寝而薨。”  

老仆一边抬人,一边说话,思路清晰非常,也难怪童贯把这身后事交给了他。  

薨了?  

薨了!  

龙亭之处,天子瞪大了双眼,还问:“怎么就薨了?”  

“说是早有病疾在身,一直强撑着,此番来去燕京两趟颠沛,更是病重,却也还撑着,昨夜归去,在枢密院坐着看公文看了好几个时辰,归家去,一睡不起了!”  

王黼在答,自也着急不已。  

这算什么事?这还怎么弄?  

天子还问:“真是病亡?有没有寻太医去看看?”  

王黼知道天子在说什么,便答:“尸首倒是看了一眼,未得细致,死是真死了…”  

“那再派人去看看啊…”天子也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脚步团团转。  

“陛下,臣早派人再去看了,一众老仆,已然装了棺,还真有必要去看吗?”王黼问着,看了又能怎么样呢?也不至于再开棺去看。  

总不能再把人活过来…  

“嘿唉…”天子叹出了一种无奈,却又道:“七十多了,寿终正寝了…好啊好啊…大伴啊…”  

却是天子目光陡然一凛,看向王黼,盯着看!  

王黼连忙躬身!  

天子面色铁青:“你去,你往环庆与兴庆府去,你亲自去,带密诏去见种师道与种师中!”  

“臣…”王黼下意识有些不愿意。  

“朕下旨,让你去督导后勤,犒赏三军,激励士气!料想他二人,也不敢抗旨不遵!”天子已然不容置疑。  

“臣…领旨!”王黼知道,这事,推脱不得了,也只能这么干了。  

天子也知,王黼也知。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错过了,往后机会只会越发渺茫。  

“速去,日夜兼程,快马不休,万万不可拖沓分毫!”天子也被逼急了。  

赵氏江山,好似真要没了,马上要没了,亡国之君?这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之事。  

天子已经极尽所能?  

只当天子真不愿苏武出征?其实他早早盼着苏武出征了。  

为了让苏武安心出征,苏武是要什么他就给什么…  

朝堂权柄,给程万里,枢密院里,让那最与苏武一心的刘光世的父亲刘延庆掌管着。  

甚至,这皇城之内,留的都是苏武的亲信兵马在护卫。  

甚至他赵佶,主动开口,让苏武最最亲信的武松护卫在宫中!  

只为了让苏武安安心心去出征。  

苏武得动,苏武不动,万事不成,那就是温水煮青蛙,慢慢煮杀个人。  

苏武动了,才是机会,放手一搏的机会。  

机会在眼前了,怎么可能错过去?  

赵佶人生中第一次有这么狠厉的目光!  

王黼不敢对视,只躬身来言:“臣这就磨墨,陛下落笔,臣日夜兼程就去!”  

天子点点头,飞快转身去,不愿条案之上,有一张已经要完成的画,诸般印鉴都盖好了,连“天下一人”的花押都写罢了。  

就有那留白之处,等一人赋诗其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