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19章 第一把火

第19章 第一把火(4/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地坐实了。  

尹忠耀从脸上摘下大框眼镜,抬起手捏了捏眉心,说道:“老了,不中用了,连眼力都跟不上了,看一会文件眼睛就花的厉害,不得不戴眼镜了。”  

“哪至于的,您要说老,那我们就都别工作了。”廖金会微微向前弓着身子说道:“您看着可比我还年轻呢。”  

“呵——”尹忠耀对他奉承的态度和马屁很受用,这会儿忍不住笑出了声。  

端起茶杯稍稍掩饰,看向对方问道:“你是哪年来的冶金厂?”  

听尹忠耀如此问,廖金会心里咯噔一下,这个问题几乎是标志了,每有领导嘘寒问暖地问起这个问题,答案呼之欲出。  

要么是升迁,要么是调整。  

廖金会捧着笔记本的手都开始颤抖了,他就说尹忠耀找他有什么事嘛,这又是让座的,又是让茶的,这客气太假了。  

再一个,尹忠耀主管冶金厂的组织人事工作,找他谈话一定是有目的的。  

回想一下自己最近的表现,哪就至于进步了,就算是进步也不应该是尹忠耀同他做组织谈话啊,有秘书长在那搁着呢。  

且不说他心里凉了半截,表面还要故作镇定地回答尹忠耀的问题,尹忠耀这边却是一直在观察着他的表情变化。  

机关里的游戏规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廖金会可以在周永远和马宝森的面前颐指气使,但在尹忠耀面前又成了卑躬屈膝的那个,不是没骨气,是没有底气。  

这个年代的干部普遍都有一股子正气,干工作、搞思想教育都是一把好手,但好芝麻堆里也有烂谷子,这是难免的。  

廖金会都没有发现自己额头见了汗珠,这可是早春时节,哪里就热了。  

“相信你应该也了解到了,秘书长对冶金厂、辽东工业工作的重视。”  

尹忠耀兜了个圈子,尽显猫戏老鼠的姿态,享受了高高在上的恶趣味以后,这才放下茶杯淡淡地将话题带入正轨。  

此时满心忐忑不安的廖金会紧紧地抓了抓双手,像是等待审判的罪人一样直勾勾地看着对方,期待从对方的嘴里说出好消息。  

可尹忠耀让他失望了,能由他来找廖金会谈话,那能是什么好消息,真有好消息也应该是秘书长亲自找对方谈话。  

话说到这了,尹忠耀也就没再虚着说,语气逐渐认真地讲道:“上午秘书长同我谈了谈,是有关人事安排的问题。”  

“尹副主任——”廖金会已经慌了,被秘书长重用的期待和信念直接崩塌了。  

尹忠耀看了他一眼,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给了对方整理情绪的时间。  

廖金会已经这德行了,还差他喝一口茶装模作样的时间?  

他只盼着尹忠耀早点说出秘书长对他的审判,他将何去何从。  

“秘书长还是信任你的。”  

尹忠耀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尤其是在讲这话的时候还仔细观察了他的表情。  

廖金会明显的一愣,随即微微皱眉,又在职业素养的规范下快速地展开了。  

他没有资格在领导面前皱眉头,可脸的眉头展开了,心里的眉头还皱着呢。  

他不理解尹副主任这句话的意义,什么叫秘书长还是信任他的。  

尹忠耀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也就不再试探,直白地讲道:“秘书长有意调整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结构。”  

廖金会听到这个更加的疑惑了,秘书长要调整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结构跟他有什么关系…不对!跟他有关系!  

还真是习惯害死人,他都忘了自己的身上还有一个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职务,这是董文学给他的。  

不怪廖金会忘了这一茬儿,实在是以前大家也没拿这个办公室当回事。  

这么说吧,以前董文学对集团在辽东的各个工业企业的管理也不是那么的全面,甚至都没有完全控制住这些负责人。  

就连集团管委会副主任这个职务都还是董文学在钢城工作的第三年上半年拿到的,可那个时候其他工业绝大多数负责人早就在位置上了,对他没什么尊重。  

说董文学整合集团在辽东的工业资源倒不如说集团管理下压,逼迫这些人服从董文学的管理,来执行集团的部署和安排。  

真正意义上的以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管理主体对各个分支企业发号施令还真是不多,且都是面子上的工程。  

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才是此前集团在辽东的工业发展状况。  

这一点董文学也没有办法,他来钢城的时候本就是副处长接手烂摊子,多难就不用说了,晋正处都是凭借这股子运势。  

再工作两年,炼钢厂整合国外资源组建冶金厂,董文学付出很多,又支持和帮助集团其他工业企业在钢城立足发展,这才在去年有了正处到副局的机会。  

就是这个机会,还要算上轧钢厂实现了集团化进程的功劳,否则他可没机会。  

董文学年轻,手段却偏软,对一南一北的营城船舶和奉城机械鞭长莫及,对钢城轧钢厂这样正在建设的单位无处下手。  

五金厂还可以,毕竟是从炼钢厂创建并成立的,有一定的根基。像是钢城汽车、钢城电子这样的工厂,从一开始的人员配置再到工人结构,都不在钢城的影响力范围之内,董文学有点忙不过来了。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概念出现了,可也从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