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湿卵胎化 > 第727章 丧姑,灵吉祥

第727章 丧姑,灵吉祥(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戊时已至,日色尽沉,城外西园,一处荒废庵堂。  

此处乃孤寂幽深之地,古木枝桠虬结,如鬼臂攫天,残破庵门悬垂半朽匾额,上书“西园庵”三字,字迹模糊,隐有昔日佛门笔法余韵,如今却黯淡无光,反为妖氛所侵。  

庵堂深处,朽木腐草气息弥漫,更混杂着丝丝阴冷。  

但见堂中石龛倾颓,一尊残破石佛半埋于尘埃,面目模糊,慈悲尽失,只余石质冷硬。  

石佛空洞眼窝深处,有微弱绿光幽幽闪动,眨眼似的,非佛非道,显出几分妖气,过了一会儿,似感受堂外动静,绿光一敛,石佛重归凡俗。  

不多时,庵堂后墙根处泥土无声翻涌,黑影从中蠕动,凝成一道身形。  

此人发如枯藤,步履蹒跚,盘坐在石佛座下,目光扫过龛前破败蒲团,略一沉思后算了一下时辰,忽见庵外人影晃动,笑道:“贤弟何时来到?”  

庵外,两道身影翻空落下。  

姜虎彪捞起下摆,拽步上前,抱拳笑道:“我和幼弟黑枭刚刚来到,不知老哥怎约在这处地方?”  

其实姜虎彪老早带着黑枭过来,这处西园虽逊于金精山蓼花汀的清旷,却也看得出来其中经营得法。  

其园曲陌幽深,几株古柏映新篁,数迭假山环碧沼。  

前庭设三楹留客榭,中院构一处涤尘寮。轩纳湖光,池涵天影。回廊窈窕,过水阁恍入画图;小筑萧疏,近梅坞如栖岩壑。真是抚松待月宜烹茗,对竹鸣琴可逃名。  

唯有这一处庵堂,孤寂荒废,妖氛甚浓,了无趣意,让姜虎彪兴致都消减许多。  

在石佛座下,那身影便是盗元君,其身外有一团灰雾飘着,隔绝元神窥视,他的眼神在黑枭身上停留几息后,这才同姜虎彪说道:“贤弟怎这身打扮,大失悍勇阳气。”  

姜虎彪掸了掸身上文士服,道:“盗元老哥,你是不知,如今姑娘们都喜俏郎君,就算旁门异派之中的淫娃荡女,也是专好这一口,我又不擅变身幻法,碍于身份又不能强取女子真阴,只能改变一下形象气质。”  

盗元君建议道:“我看你还是专心修行变身一法!”  

“你这位幼弟,我倒从未听过。”  

“你这人闲话忒多,咱给你薄面,想你乃兄长故交才来于此,你不好生招待也就算了,说这说那,平白消遣于我,真当我是你藏灵派的杂鱼小辈。”  

盗元君被黑枭一通抢白给噎住了,听到姜虎彪悄悄传音,才知此子禀赋生来如此。  

“哈哈,是我糊涂了。”  

盗元君一副涵养极好的样子,说道:“我之所以将人约来这荒僻处,除了尽些地主之谊,还是为了一桩机缘,待会儿众道齐至,你们便知晓了。”  

话音未落,墙角阴影忽如活水流动。  

一人自黑暗中显形,其身未近,便有股土腥气扑面而来。再看其人,腰配剑器,衣冠俨然,倒比姜虎彪更有书生气,就是气质过于阴邪了些。  

此人入堂之后,朝姜虎彪略一拱手,显然是熟识之人。  

等见到黑枭,有些迟疑,但在上首盗元君点头后,似乎放下些戒备。  

盗元君笑道:“张寿道友眉眼有喜,可是那件事情已经有了眉目,这里俱无外人,但说无妨。”  

“是!”  

那叫张寿的人,笑道:“道兄让我打探的那位又哑又聋的番僧,果真是一直在西城门外妙音庵内借住,早年闹出过死而复生的传闻,差点被乡人当成旱鬼给打死。  

据说如今已经活到八十岁,身边别无一物,就只有一部真字金经,无人可解其上文字。  

这番僧的种种特征都与传闻中的吻合,必是金台山秘魔岩的那位灵吉祥尊者的身外慧身,这可是咱们的天大机缘。”  

在黑枭这里,正侧耳听姜虎彪说着这张寿的来历,这乍一听到灵吉祥菩萨的身外慧身,兄弟二人俱是齐齐一愣,黑枭等愣神只持续一瞬,就装作茫然之状,问道:“灵吉祥尊者是谁?身外慧身又是什么?”  

姜虎彪解释道:“佛门中的能者一旦有了成就,常常隐其名讳事迹。  

这位灵吉祥尊者乃西方佛脉大极乐寺中的一位能者,业已证就阿那含三果,永断贪、嗔、痴三毒,曾经发下大愿,其身永住金台山秘魔岩,不坠红尘,直证阿罗汉四果。  

因此平日积累善功,只以元神游行红尘,寻那阳寿将尽、因果已了之凡躯,暂寄其中,号曰“寄身”或“应身”,又或是身外慧身。  

以此暂寄之躯行善积德,广种福田,待其阳寿自然耗尽,便收回元神,功德圆满。  

不过此身寿数一旦满九九之数,若还不能以善缘之外力,令其应时圆寂,元神归位,则此寄身便难舍断,时日一久不免与尘世牵缠渐深。  

纵使尊者道心坚固,亦恐沾染一丝滞碍,有碍那清净无碍之金身,于证那阿罗汉四果的究竟功果上,平添波折,甚或需重新积累,方能涤尽尘染,再续前缘。”  

“小道友。”  

盗元君看向黑枭,开口道:“尊者神通广大,此等身外慧身若是寻见,在其身功德圆满,寿数满九九之数时,为其了却慧身,助其元神归位,便可继承此身外慧身之衣钵。  

按照张寿道友所言,那番僧很是符合灵吉祥尊者的慧身特征,其身边的真字金经很可能就是大极乐寺的六字真言之一,要是咱们继承那等衣钵,将来不也能称尊作祖。”  

此言一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