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湿卵胎化 > 第23章 神婆,妖道人

第23章 神婆,妖道人(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横山,老庙。  

一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竹拐,身着绯色敝衣,提着一篮子,步履蹒跚的来到庙中。  

“老泥公!”老妇喊着,从篮中拿出一根线香,插在破肚的泥塑像前,“老妪已力衰,少有机会敬奉您,万务见谅。”  

“哦~”  

破肚的泥塑像吸了一口香气,惊讶的喊一声。  

“吉祥香,这可是大纯阳内的法香,碧血神婆最近可是发了横财,竟舍得以此香供我?”  

“甚横财!”  

老妇人露出满口碧齿,道:“幸得您指点,早年在山中寻得许多练功的资材,此番自当还愿。”  

“毒功难练,毒术更难成。  

此地虽在西南谷禾洲一隅,且是道脉不盛的兰荫方中,可到底是太平山的地盘,有其别观分支监理地情。  

似你这样的旁门左道,稍有行差踏错,一道敕令便能令你等兵解当场。”  

饶是这里没有旁人,被揭了老底的神婆,脸上也不甚好看,只好直接道明她此番的来意。  

“在西南山麓下,那新立的土寨中,近来传有妖魔采补之事,不知道泥公可曾听说过?”  

“你看我这样子,从哪里听说。”  

“泥公何必如此,封禁百年已是看在您份属于「故天之土伯」,才给了几份的薄面。”  

泥公带着奚落讥讽的语气,道:“黄天便是黄天,何以称为故天,你等左道忌讳到如此地步,也想着逆天而行。”  

“若可顺,谁想逆。”神婆摇头,不想继续如此禁忌的话题,道:“那头妖魔采补过度,定然惹上因果。  

若引来太平山的道民,你我面上都不好看,所以此番想请您做个中人,请他来此谈上一谈。”  

“这个忙...”  

神婆从篮中,又拿出两根吉祥香,点在庙中。  

“也不是不能帮。”  

“多谢山鬼大人!”  

......  

仓楼上,三楼之中,季明踩在一独眼老汉的身上,尽情的采补其肉体中的精气。  

只是一刻时,肉体中的腑脏、骨骼、血肉都似被抽干一样,瘪塌下去,皱巴巴的缩了起来。  

在充足精气的供应下,血肉如同浸满油的海棉一样,无一处不在洋溢着活跃的气息,季明感觉自己再一次成长。  

这成长不是心灵,而是在幻形上的。  

他的身形在一点点的拔高,尽管还是浑身披羽,但显露的两肩,胸膛,还有小腹让他初具几分人样。  

只是在身下,还是两只鸟爪,却是粗壮许多。  

在形态上的转变,带来全方面的提升,包括体质、五感,还有妖术方面。  

偶尔在修行拜月法的时候,他总能听到呢喃的道经,似在讲述一门妖法,或者一种妖术。  

呢喃声时而来自于天上,时而又似发自于心底。  

季明想侧耳倾听,可总是听不分明,或是听得毛骨悚然,久而久之,差点令他精神紊乱。  

他只能将这一切归咎于境界不足所致。  

在门外,那一少女端坐在那里,平日里就像是一个活死人一样,偶尔露出的一丝仇恨。  

季明内心虽有同情,可少女死志已生,还没有自我了断,怕是想看着这一座土寨走向毁灭。  

“还有多少人?”  

“大王!”少女拜伏在地,声音犹如冷岩里挤出来的,“寨中愚民摄于您的威行,暗中逃离此寨。  

不过我以您的名义,拉拢一伙寨中匪类,早早截留住那一批逃民,从中选出恶徒六人,随时可上供于您。  

待恶徒们耗尽,那一伙归顺您的匪类就是最后的“余粮”。”  

“分化拉拢!”  

季明也不得不赞叹少女的手段,心中再度起了惜才之心。  

“你不必拜我,你我之间是平等的,互取所需而已。  

在这里,我还想劝上一句,人生道路还很漫长,总有一个目标,一个人,一件事,能令你活下去。”  

少女没有回话,只是在门外长拜不起。  

忽然,几只乌鸦落下,朝着季明叽叽喳喳的。  

季明面露古怪之色,沉吟半晌才对眼前的几只鸦鸟说道:“几位兄长,那山鬼到底唤我何事?”  

没错,这几只鸦鸟同季明乃一窝所出,同为老庙槐树上的鸦鸟家族。  

“嘎嘎!”  

几只鸦鸟叫了起来,让季明的眉头皱得更深。  

“有個叫碧血神婆的老妇找我?”  

“可是石白大寨的碧血婆婆!”少女在门外说道,看她的样子似乎知道这一位的根底来路。  

“你知道她?”  

“听这里的人说过一些。”少女点了点头,那神色中竟是起了一股生气,“十三大寨安宁祥和,多赖这一位神婆的庇护。”  

“仔细说说!”  

季明来了兴趣,并丢了几块肉给兄长们,将他们赶了回去。  

在少女的口中,季明逐渐知道这一位神婆的不凡。  

兰荫方虽说是天下三十六方之一,可是地处西南,远离中土正宗,已属土寨蛮夷之区域。  

就算是太平山,苍天正道之一,也只是采取羁縻政策,以当地盘踞多年的左道旁门管理蛮夷。  

碧血神婆,或者叫碧血婆婆的,就是此处地界中,横山一十三所大寨中的知名左道人物。  

太平山虽对偏远地区采取这样的羁縻政策,以夷制夷,可相应的监管力度并不弱,相反极为严密。  

若当地合作的左道旁门,未能履行守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