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远航机会(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六月的盛夏里,吴县也出了一桩轰动全城的大事,十艘从江都过来的官船扎着红绸,插着彩旗,敲锣打鼓,船头站满了身穿盛装的士兵,岸边还跟随着五百骑兵,船队缓缓驶入吴县县城,为首船上拉着巨大横幅,‘晋王迎娶陆氏长孙女。’
十余万吴县百姓纷纷跑到河边看热闹,人潮涌动,欢呼声大作,但更多是惊叹和羡慕,晋王居然迎娶三退娘子,有儒生摇头晃脑道:“天仙之女岂是凡人可及,陆氏三退只是为等待晋王迎娶!”
晋王的大张旗鼓迎娶也给足了陆家面子,陆家也敲锣打鼓,全族出动,送女儿陆谢庭出嫁,不仅把晋王给的财礼全部作为陪嫁,又另外给了女儿五万贯钱财和三千亩上田作为陪嫁。
礼官高声宣读天子的册封旨意,册封陆氏为正四品良仪,晋王侧妃,良仪是品阶,侧妃是地位,当然,侧妃可以不止一个,至少张乔也是侧妃。
陆谢庭头戴凤冠,在数十名手执团扇的侍女陪同下,缓缓走出陆家大门,她拜别父母,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上了主船,萧艾作为护卫主管,带着十名女护卫,将贴身护卫陆谢庭北上。
依依惜别,在一片欢送声中,十艘大船渐行渐远,陆鹤鸣拍拍朱烈的肩膀笑道:“我一直怪令郎半路出家,现在看来,冥冥中自有天意,我怪错了他!”
朱烈苦笑一声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分,思才和表妹恩爱和谐,这是他们的缘分,谢庭也姻缘早定,当初我们就该豁达一些。”
“说得对,我们两家数百年交情,岂能为这点小事结怨,晚上我们好好喝一杯,不醉不归!”
“不醉不归!”
两人携手大笑。
陆慎言也看了一眼远处吴县县尉陆建,见他怅然若失,陆慎言心中冷笑一声,明明叫范建,为了不娶自己孙女,改名陆建,现在可好,自己孙女成了晋王侧妃,枕边风一吹,他的仕途也就完蛋了,当一辈子县尉吧!
这时,张氏家主张怀走过来,对陆慎言道:“贤弟,晋王殿下如此大张旗鼓,不光是给陆家面子,也是对我们我们吴门世家的笼络,贤弟牵个头,我们坐下来商议一下,如何回报晋王殿下的恩德。”
陆慎言早有想法,他把另外两个家主也请来,对三人道:“我先说个想法,然后再坐下来讨论细节,我想晋王最关心就是解决义仓问题,不如我们吴郡做个表率,我们世家把义仓差额填上,让义仓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另外三家都一起点头,朱氏家主朱少游笑道:“琦公说得对,其次义仓差额并不多,摊到每个世家身上更是微乎其微,关键是态度,一旦义仓事件激起农民造反,倒霉的还是我们这些世家,我们帮助晋王殿下,其实就是帮自己。“
四人纷纷赞同,一致决定次日召集所有吴门世家,一起商议解决义仓问题,给其他各郡做个表率。
从入夏以后,江都上下也一直在忙碌,为天子南巡做准备,江都宫重新修缮完成,行宫又扩大五十亩,全部以房屋建筑为主,以前的行宫虽然风景优美,但不实用,宫殿居住房屋太少,宫墙同时也增高到两丈五尺,上面装上铁倒刺,成为任何一个翻墙人的噩梦,另外还专门修建了专用的码头和御道,从运河边直达江都宫,
南方的叛乱虽然主体已经清除,但还有余孽未消,那就是海外的部分叛乱份子,他们是一个巨大隐患,迟早会重新杀回来,他们掀不起大浪,却会像山中老人一样,专门以刺杀为主,让人防不胜防。
这天上午,一支由十艘万石商船组成的船队抵达江都港,萧夏专门接见了这支船队的首领,何蛮。
何蛮是建安郡人,也是隋朝著名的航海家,历史上他是第一个发现流求群岛的人,不过在隋朝,流求群岛是海外仙山,住在那里的人都是仙人。
何蛮年约三十余岁,身材中等,皮肤黝黑,体格健壮,一双眼睛格外明亮。
“卑职参见晋王殿下!”
官房内,何蛮跪下向萧夏行一大礼,萧夏连忙请他起身坐下。
萧夏笑道:“听闻何东主长年游历海外,见多识广,不知流求岛可曾去过?”
何蛮欠身道:“回禀殿下,流求有两个岛,一个大岛一个小岛,所以我们一般都叫流求大岛,和流求小岛,两座岛小人都去过。”
这时,随从将一个很大的沙盘抬了进来,这是江南道的沙盘,萧夏特地将沿海以外留了空地。
“这是我建造的沙盘,何东主来看看吧!”
何蛮走上前细看,流求小岛没有,但流求大岛已经有了,这不奇怪,东吴大将诸葛直和卫温就去过了大岛,取名为夷洲。
何蛮指着夷洲上方道:“从这里向上,有一连串的岛屿,最大的一座岛上有人生活,可惜我不敢下船。”
萧夏点点头又指着流求大岛问道:“东主对大岛了解多少?”
“启禀殿下,大岛上生活有土人,有上万人,他们生活在丛林和山上,小人和他们做过生意,他们用山货交换日用品和铁器。”
“没有从建安郡逃过去的山越人?”
何蛮点点头道:“之前有,但他们和当地土人发生冲突,他们敌不过土人,去年便迁到龟龙岛上去了。”
龟龙岛就是澎湖岛,原来山越叛军残余并不在大流求岛上,而在龟龙岛上。
萧夏沉思片刻道:“我打算派军队去剿灭山越残
十余万吴县百姓纷纷跑到河边看热闹,人潮涌动,欢呼声大作,但更多是惊叹和羡慕,晋王居然迎娶三退娘子,有儒生摇头晃脑道:“天仙之女岂是凡人可及,陆氏三退只是为等待晋王迎娶!”
晋王的大张旗鼓迎娶也给足了陆家面子,陆家也敲锣打鼓,全族出动,送女儿陆谢庭出嫁,不仅把晋王给的财礼全部作为陪嫁,又另外给了女儿五万贯钱财和三千亩上田作为陪嫁。
礼官高声宣读天子的册封旨意,册封陆氏为正四品良仪,晋王侧妃,良仪是品阶,侧妃是地位,当然,侧妃可以不止一个,至少张乔也是侧妃。
陆谢庭头戴凤冠,在数十名手执团扇的侍女陪同下,缓缓走出陆家大门,她拜别父母,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上了主船,萧艾作为护卫主管,带着十名女护卫,将贴身护卫陆谢庭北上。
依依惜别,在一片欢送声中,十艘大船渐行渐远,陆鹤鸣拍拍朱烈的肩膀笑道:“我一直怪令郎半路出家,现在看来,冥冥中自有天意,我怪错了他!”
朱烈苦笑一声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分,思才和表妹恩爱和谐,这是他们的缘分,谢庭也姻缘早定,当初我们就该豁达一些。”
“说得对,我们两家数百年交情,岂能为这点小事结怨,晚上我们好好喝一杯,不醉不归!”
“不醉不归!”
两人携手大笑。
陆慎言也看了一眼远处吴县县尉陆建,见他怅然若失,陆慎言心中冷笑一声,明明叫范建,为了不娶自己孙女,改名陆建,现在可好,自己孙女成了晋王侧妃,枕边风一吹,他的仕途也就完蛋了,当一辈子县尉吧!
这时,张氏家主张怀走过来,对陆慎言道:“贤弟,晋王殿下如此大张旗鼓,不光是给陆家面子,也是对我们我们吴门世家的笼络,贤弟牵个头,我们坐下来商议一下,如何回报晋王殿下的恩德。”
陆慎言早有想法,他把另外两个家主也请来,对三人道:“我先说个想法,然后再坐下来讨论细节,我想晋王最关心就是解决义仓问题,不如我们吴郡做个表率,我们世家把义仓差额填上,让义仓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另外三家都一起点头,朱氏家主朱少游笑道:“琦公说得对,其次义仓差额并不多,摊到每个世家身上更是微乎其微,关键是态度,一旦义仓事件激起农民造反,倒霉的还是我们这些世家,我们帮助晋王殿下,其实就是帮自己。“
四人纷纷赞同,一致决定次日召集所有吴门世家,一起商议解决义仓问题,给其他各郡做个表率。
从入夏以后,江都上下也一直在忙碌,为天子南巡做准备,江都宫重新修缮完成,行宫又扩大五十亩,全部以房屋建筑为主,以前的行宫虽然风景优美,但不实用,宫殿居住房屋太少,宫墙同时也增高到两丈五尺,上面装上铁倒刺,成为任何一个翻墙人的噩梦,另外还专门修建了专用的码头和御道,从运河边直达江都宫,
南方的叛乱虽然主体已经清除,但还有余孽未消,那就是海外的部分叛乱份子,他们是一个巨大隐患,迟早会重新杀回来,他们掀不起大浪,却会像山中老人一样,专门以刺杀为主,让人防不胜防。
这天上午,一支由十艘万石商船组成的船队抵达江都港,萧夏专门接见了这支船队的首领,何蛮。
何蛮是建安郡人,也是隋朝著名的航海家,历史上他是第一个发现流求群岛的人,不过在隋朝,流求群岛是海外仙山,住在那里的人都是仙人。
何蛮年约三十余岁,身材中等,皮肤黝黑,体格健壮,一双眼睛格外明亮。
“卑职参见晋王殿下!”
官房内,何蛮跪下向萧夏行一大礼,萧夏连忙请他起身坐下。
萧夏笑道:“听闻何东主长年游历海外,见多识广,不知流求岛可曾去过?”
何蛮欠身道:“回禀殿下,流求有两个岛,一个大岛一个小岛,所以我们一般都叫流求大岛,和流求小岛,两座岛小人都去过。”
这时,随从将一个很大的沙盘抬了进来,这是江南道的沙盘,萧夏特地将沿海以外留了空地。
“这是我建造的沙盘,何东主来看看吧!”
何蛮走上前细看,流求小岛没有,但流求大岛已经有了,这不奇怪,东吴大将诸葛直和卫温就去过了大岛,取名为夷洲。
何蛮指着夷洲上方道:“从这里向上,有一连串的岛屿,最大的一座岛上有人生活,可惜我不敢下船。”
萧夏点点头又指着流求大岛问道:“东主对大岛了解多少?”
“启禀殿下,大岛上生活有土人,有上万人,他们生活在丛林和山上,小人和他们做过生意,他们用山货交换日用品和铁器。”
“没有从建安郡逃过去的山越人?”
何蛮点点头道:“之前有,但他们和当地土人发生冲突,他们敌不过土人,去年便迁到龟龙岛上去了。”
龟龙岛就是澎湖岛,原来山越叛军残余并不在大流求岛上,而在龟龙岛上。
萧夏沉思片刻道:“我打算派军队去剿灭山越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