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铁矿警讯(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冶塘镇距离吴县很近,骑马一个多时辰就到了,这里自古就是江南的冶铁中心,也是铸剑大师干将莫邪的家乡,千年来名匠辈出,被隋朝掳走的数千名南朝兵器匠,有四成来自于吴郡冶塘。
和秋浦县的梅根铁监偏重于生铁冶炼不一样,吴郡冶塘是冶炼和锻造兼顾,萧夏在吴郡司马陆鹤鸣的陪同下来到冶塘镇,陆鹤鸣正是陆谢庭的父亲。
不过有点奇怪,陆鹤鸣一路都很沉默,几乎没有和萧夏说话,仿佛有什么心事,完全不像两家联姻的样子。
萧夏一行来到镇子入口,常熟县令钱昭已经等候在这里多时了。
“殿下请看!”
县令钱昭指着贯穿小镇而过的河道,“这是官塘河,南接运河,北汇长江,铜铁矿石就从水路源源不断运来这里。”
萧夏见河道上冷冷清清,看不见一艘船只,便不解问道:“现在是淡季?”
县令钱昭有些尴尬,半晌道:“冶塘监从前直属朝廷,现在又直属总管府,地方官府无法过问,卑职其实也是泛泛而谈。”
萧夏随即走进了冶塘镇,冶塘镇有上千户人家,基本上都是匠人,冶炼匠和锻造匠都有,一条主街贯通镇子,主街两侧大部分都是匠铺,也有酒楼、客栈和杂货铺,但镇子里同样冷冷清清,听不见一点打铁的敲击声,绝大部分店铺都关门闭户,连一个人影都看不见。
这可不是领导视察该有的样子,县令钱昭脸上挂不住了,连忙道:“卑职去找马监令!”
萧夏点点头,钱昭匆匆去了。
这时,萧夏见旁边一家铁器铺开着门,门上挂着‘王记铁器’的牌子,萧夏有些不解,这里可是官监,怎么还会有铁器对外出售?
萧夏摆摆手,让其他人在外面等候,他独自一人走进了铁器铺,铺子里也很冷清,没有顾客,只有一个老者坐在柜台内。
老者见有客人进店,连忙起身迎上前,“欢迎公子光临小店!”
萧夏见店铺内铁器也不多,墙上挂着几把剑和一些铁农具,柜台上放着几把剑,萧夏随手拿起一把,缓缓抽出,他暗暗摇头,密度疏松,低端货,在实战中两三下就折断了,只能当个装饰品。
“店家,这把剑会是冶塘出的?”
老者有些尴尬地笑道:“公子可能误会了,冶塘镇和冶塘监不是一回事,冶塘镇的上千匠户,官营和民营各占一半,就像瓷器的官窑和民窑一样。”
“难怪呢!我说冶塘监怎么还会有店铺对外卖铁器,你们这里铁器都是民营铁器铺产的?”
“基本上都是,如果公子肯出价格,我也能搞到一两把官监产出的剑,那绝对是一等一的品质。”
萧夏笑道:“我不太懂,为什么官匠打造的剑就品质好,民匠的剑就品质差,是因为技术高低的缘故吗?”
“公子有所不知,技术高低只是一部分,矿石品质才是关键,这里的矿石都是官监统一购买,上等矿石给官匠,中下等矿石卖给民匠,杂质含量太高,冶炼出来的铁品质就不行。”
“原来如此,这里是用木柴冶炼,还是用石炭冶炼?”
“当然是木柴,江南也不产石炭,从北方运来,那价格就贵了。”
萧夏点点头,又问道:“但我发现镇子里冷冷清清,几乎没人,好像就只有你们一家铁器铺开门,怎么回事?”
“已经断粮一个多月了,我们是铁器铺,还有点去年的东西可以卖一卖,所有铁匠铺早就关门了,官营的也一样。”
萧夏一愣,“你是说,铁矿石没有了?”
“去年十一月就断了,靠一点库存撑着,过完年,库存也没有了,大家只能关门停业了。”
萧夏心中着实诧异,他回头见陆鹤鸣出现店铺门前,便转身走了出来。
“监令还没有来吗?”
陆鹤鸣一指前方,“他们来了!”
萧夏只见县令钱昭带着一名中年男子匆匆跑来。
片刻,中年男子跑到面前,气喘吁吁行礼道:“卑职冶塘监监令马梦麟参见殿下!”
萧夏上下打量他一下,淡淡问道:“马监令在这里上任多少年了”
“回禀殿下,卑职开皇十七年上任,已经快十年了。”
萧夏冷冷道:“十年的老监令,居然出现了矿石断绝的情况,你还真是称职!”
马梦麟满脸通红道:“启禀殿下,这也是第一次出现,完全没有征兆就断了,卑职年初已经向总管府求援,总管府已经从梅根监调一部分矿石来支援,这两天就到了。”
“什么叫没有征兆就断了,你们之前是从哪里运来的矿石?”
“是从南面东阳郡运来的铁矿石。”
东阳郡的铁矿就是富春江沿岸开采,都是民营矿山,储量不是很大。
萧夏眉头皱成一团,“全部都是从东阳郡运来?”
马梦麟点点头,他知道晋王殿下想问什么,连忙解释道:“殿下,宣城郡的铁矿品质不行,达不到官监的要求,东阳郡产的铁矿有一部分品质很高,能打造出优质兵器,以前朝廷对冶塘监兵器要求很高,都是皇宫侍卫和武侯卫专用,我们没办法。”
宣城郡铁矿产地在南陵县和秋浦县,就是今天的铜陵,以出产铜而出名,也隋朝著名的产铜之地,不过铜铁不分家,有铜就有铁,南陵县也产铁,但宣城郡主要的产铁地还是秋浦县,梅根监就在秋浦县,不过铁矿品相确实
和秋浦县的梅根铁监偏重于生铁冶炼不一样,吴郡冶塘是冶炼和锻造兼顾,萧夏在吴郡司马陆鹤鸣的陪同下来到冶塘镇,陆鹤鸣正是陆谢庭的父亲。
不过有点奇怪,陆鹤鸣一路都很沉默,几乎没有和萧夏说话,仿佛有什么心事,完全不像两家联姻的样子。
萧夏一行来到镇子入口,常熟县令钱昭已经等候在这里多时了。
“殿下请看!”
县令钱昭指着贯穿小镇而过的河道,“这是官塘河,南接运河,北汇长江,铜铁矿石就从水路源源不断运来这里。”
萧夏见河道上冷冷清清,看不见一艘船只,便不解问道:“现在是淡季?”
县令钱昭有些尴尬,半晌道:“冶塘监从前直属朝廷,现在又直属总管府,地方官府无法过问,卑职其实也是泛泛而谈。”
萧夏随即走进了冶塘镇,冶塘镇有上千户人家,基本上都是匠人,冶炼匠和锻造匠都有,一条主街贯通镇子,主街两侧大部分都是匠铺,也有酒楼、客栈和杂货铺,但镇子里同样冷冷清清,听不见一点打铁的敲击声,绝大部分店铺都关门闭户,连一个人影都看不见。
这可不是领导视察该有的样子,县令钱昭脸上挂不住了,连忙道:“卑职去找马监令!”
萧夏点点头,钱昭匆匆去了。
这时,萧夏见旁边一家铁器铺开着门,门上挂着‘王记铁器’的牌子,萧夏有些不解,这里可是官监,怎么还会有铁器对外出售?
萧夏摆摆手,让其他人在外面等候,他独自一人走进了铁器铺,铺子里也很冷清,没有顾客,只有一个老者坐在柜台内。
老者见有客人进店,连忙起身迎上前,“欢迎公子光临小店!”
萧夏见店铺内铁器也不多,墙上挂着几把剑和一些铁农具,柜台上放着几把剑,萧夏随手拿起一把,缓缓抽出,他暗暗摇头,密度疏松,低端货,在实战中两三下就折断了,只能当个装饰品。
“店家,这把剑会是冶塘出的?”
老者有些尴尬地笑道:“公子可能误会了,冶塘镇和冶塘监不是一回事,冶塘镇的上千匠户,官营和民营各占一半,就像瓷器的官窑和民窑一样。”
“难怪呢!我说冶塘监怎么还会有店铺对外卖铁器,你们这里铁器都是民营铁器铺产的?”
“基本上都是,如果公子肯出价格,我也能搞到一两把官监产出的剑,那绝对是一等一的品质。”
萧夏笑道:“我不太懂,为什么官匠打造的剑就品质好,民匠的剑就品质差,是因为技术高低的缘故吗?”
“公子有所不知,技术高低只是一部分,矿石品质才是关键,这里的矿石都是官监统一购买,上等矿石给官匠,中下等矿石卖给民匠,杂质含量太高,冶炼出来的铁品质就不行。”
“原来如此,这里是用木柴冶炼,还是用石炭冶炼?”
“当然是木柴,江南也不产石炭,从北方运来,那价格就贵了。”
萧夏点点头,又问道:“但我发现镇子里冷冷清清,几乎没人,好像就只有你们一家铁器铺开门,怎么回事?”
“已经断粮一个多月了,我们是铁器铺,还有点去年的东西可以卖一卖,所有铁匠铺早就关门了,官营的也一样。”
萧夏一愣,“你是说,铁矿石没有了?”
“去年十一月就断了,靠一点库存撑着,过完年,库存也没有了,大家只能关门停业了。”
萧夏心中着实诧异,他回头见陆鹤鸣出现店铺门前,便转身走了出来。
“监令还没有来吗?”
陆鹤鸣一指前方,“他们来了!”
萧夏只见县令钱昭带着一名中年男子匆匆跑来。
片刻,中年男子跑到面前,气喘吁吁行礼道:“卑职冶塘监监令马梦麟参见殿下!”
萧夏上下打量他一下,淡淡问道:“马监令在这里上任多少年了”
“回禀殿下,卑职开皇十七年上任,已经快十年了。”
萧夏冷冷道:“十年的老监令,居然出现了矿石断绝的情况,你还真是称职!”
马梦麟满脸通红道:“启禀殿下,这也是第一次出现,完全没有征兆就断了,卑职年初已经向总管府求援,总管府已经从梅根监调一部分矿石来支援,这两天就到了。”
“什么叫没有征兆就断了,你们之前是从哪里运来的矿石?”
“是从南面东阳郡运来的铁矿石。”
东阳郡的铁矿就是富春江沿岸开采,都是民营矿山,储量不是很大。
萧夏眉头皱成一团,“全部都是从东阳郡运来?”
马梦麟点点头,他知道晋王殿下想问什么,连忙解释道:“殿下,宣城郡的铁矿品质不行,达不到官监的要求,东阳郡产的铁矿有一部分品质很高,能打造出优质兵器,以前朝廷对冶塘监兵器要求很高,都是皇宫侍卫和武侯卫专用,我们没办法。”
宣城郡铁矿产地在南陵县和秋浦县,就是今天的铜陵,以出产铜而出名,也隋朝著名的产铜之地,不过铜铁不分家,有铜就有铁,南陵县也产铁,但宣城郡主要的产铁地还是秋浦县,梅根监就在秋浦县,不过铁矿品相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