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朝的棋局 > 第四百二十五章 渐涉水深

第四百二十五章 渐涉水深(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片刻,酒菜上来,陆邈年纪最小,他抢过酒壶给三人斟酒。  

陆邈有些担忧道:“今天考试的题目太简单了,读过小学堂的士子都能做出来,为什么要这样出题,这样怎么选出优秀呢?”  

萧宁端起酒杯笑道:“贤弟知道真正的主考官是谁吗?”  

“谁?”两人异口同声问道。  

萧宁有些得意洋洋道:“相国高颎!”  

“啊!”  

陆邈和谢钧面面相觑,两人都呆住了。  

“想不到吧!高相国居然是咱们的主考官,你们居然他会犯这种错误吗?出小学堂的题目来考咱们。”  

“那是考什么?”  

“考书法!”  

萧宁缓缓道:“俗话说,看字如看人,从书法上就能看出一个的心性,看出一个人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书法乱七八糟,篇幅也不整齐,到处是涂改,那么这个人就是思路混乱,做事鲁莽,不肯下苦功练字,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录取!”  

陆邈点点头,“萧兄说得对,我敬萧兄一杯!”  

“我们一起干杯,祝我们都能录取!”  

“干杯!”  

三人碰杯一饮而尽。  

刘文静匆匆来到高颎的官房,虽然刘文静是萧夏的首席幕僚,但在高颎面前,刘文静从来都是把自己当做学生,当做晚辈,学习高颎处理政务的思路,学习他的做事原则和方法,短短二十余天相处,刘文静便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高公,你看看这些卷子!”  

高颎放下笔,笑眯眯问道:“已经评选结束了?”  

刘文静点点头,“殿下的意思,把最差的去掉,其他都可以留下,多出来的可以作为预备文吏,明年就能用上。”  

高颎接过两叠试卷,数量少的一叠看了看,“这是淘汰的?”  

“正是,书法太糟糕,谋篇安排也不合理,有的涂改得一塌糊涂。”  

高颎翻了翻也丢到一边,确实很糟糕,他翻了翻其他的,普遍都很工整,字也写得不错,卷面干净,不提默写是否正确,光是卷面就很赏心悦目。  

“准备录取的有多少?”  

“两百五十四名!”  

高颎想了想问道:“我们有这么多宿舍安排他们吗?”  

“有,郡衙已经同意把江都郡武士院捐给我们,有四百多间宿舍,每人一间足够了。”  

高颎点点头,“既然殿下想要储备,这两百五十四人都录取吧!都定为三级吏员,然后交给官吏署分配,殿下的秘书署优先。”  

“高公不去挑选吗?”刘文静笑问道。  

高颎叹了口气,“运河已经开始动工了,到处是纰漏,我要堵漏,实在抽不出时间,你替我挑选吧!我要求不高,人品正气,身家清白就行了,至于能力可以培养。”  

“我知道了!”  

刘文静转身走了,高颎又继续提笔思虑,他现在在考虑如何完善运河的疏浚方案。  

刘文静又来到晋王的官房,迎面遇到了杜如晦,杜如晦笑道:“我正好要去找使君,殿下在接见客人,请使君一起参加。”  

“接见谁?”  

“萧氏家主萧瑰!”  

刘文静点点头,快步走进了晋王的官房。  

萧夏正在接见萧瑰,见刘文静进来,连忙摆手道:“肇仁来得正好,一起坐下吧!”  

刘文静和萧瑰见了礼,坐在一旁。  

萧夏这才笑着对萧瑰道:“我今天请家主过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江都的盐业状况,请家主给我介绍一下!”  

从隋唐到明清,江都都是天下海盐的转运集散中心,唐朝更是盐铁监的驻地,萧夏关注盐业,怎么能把江都县排除?  

萧瑰笑了笑道:“殿下当初在江都生活那么多年,有感觉到江都和盐有关系吗?”  

萧夏摇摇头,“没有感觉到,空气中甚至连盐的气息都没有嗅到!”  

“这就对了,江都和其他县城一样,普通百姓做饭要盐,腌菜造酱要盐,除此之外,就不需要用盐了,所以普通百姓和殿下一样,都感觉不到盐的存在,但商人就不一样,在商人眼中,江都就是盐和米的天下,到处都是盐和米,只不过这些盐和米都在城外仓库,不进城,可以说,江都是天下最大的盐米集散中心,现在也是如此,江都有一百多家小商行,其中七成是做盐米生意的。”  

萧夏摆摆手道:“米我不管,我只问盐,我想知道盐的贩卖是怎样一个流程?还有关陇是怎么控制江南的盐业生意?家主知道吗?”  

“我当然知道,盐要从海边晒出来,所以首先是盐主,也就是晒盐的人,盐主以一斗盐几文钱的价格卖给大盐商,这叫一级盐商,大盐商再加价,一斗盐翻二十倍卖给中小盐商,这叫二级盐商,中小盐商再运到各郡,卖给各郡的郡盐商,这叫三级盐商,各郡的盐商再卖给零售商人,这叫四级盐商,零售商人最后再卖给普通家庭,最后每斗盐一百二十文左右,折合每斤十文。”  

“但我听萧琳说一斤盐五十文。”  

萧瑰摇摇头,“那是精盐的价格,一斤十文是指粗盐,粗盐味道很淡,对身体不好,吃了容易生病,但主打一个便宜,一户人家一个月要用一斗盐左右,条件稍好的人家吃的都是精盐,价格要贵五倍,但就算五十文一斤,对大户人家又算什么?”  

“江都萧家也做盐的生意吗?”  

萧瑰长叹一声道:“十几年前,江南四大盐商,萧家排名第二,这个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