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朝的棋局 >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帝登基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帝登基(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萧夏赶回总管府,刚坐下,刘文静便进来道:“刚刚收到太原传来的鸽信!”  

萧夏精神一振,连忙接过鸽信,这份鸽信他期待已久,打开信细看,果然是他想要的情报,汉王杨谅的军队已达二十余万,光募兵就有八万,其他则是府兵。  

这让萧夏倒吸一口冷气,这么快就拥有二十余万大军,如果加上保国会的军队,那他的军队岂不是达到三十万吗?  

刘文静看出萧夏的吃惊,他捋须笑道:“总管也不必惊讶,这里面其实有水分。”  

“怎么说?”  

“因为汉王出任并魏大都督,也就是河东和河北,这里面府兵大概有十五六万,但这些府兵会背叛朝廷支持他造反吗?我看未必,朔州都督杨义臣和幽州总管李景会支持他吗?根本不可能,这两人手中的军队就有七八万了。  

所以杨谅真正能控制的军队最多也就十万左右,这里面包括他的八万募兵和太原府的两万府兵,仅此而已。”  

“但先生不要忘记保国会,他们会以支持汉王的名义趁机起兵造反。”  

刘文静点点头,“总管说得没错,保国会是一个很大的隐患,这次单雄信在东平郡发起英雄盟,就说明保国会要染指中原,杨谅倒未必会攻打我们,但保国会一定会,如果卑职没有猜错的话,一旦保国会造反,朝廷很可能会让我们去剿灭保国会。”  

萧夏笑道:“这时是好事,我求之不得。”  

两人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有人大喊:“长安八百里加急快报!”  

萧夏连忙走到总管官衙前,只见几名带孝士兵,萧夏惊愕道:“怎么回事?”  

士兵伏在地上泣道:“启禀总管,圣上.圣上驾崩了!”  

“啊!”萧夏也呆住了,皇祖父去了,他忽然鼻子一酸,眼泪竟夺眶而出。  

萧夏情绪十分低落,一直对他关爱有加的皇祖父去世了,他最大的靠山没有了,从此他只能靠自己。  

想到祖父对自己说过的话,那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你可以做棋手,在朕的心里,你就是皇太孙,但你得靠自己去争取。”  

“朕已经看透了,只有你才能继承朕的大隋江山,连你父亲都不行!”  

萧夏心中一阵难过,他忍不住再一次潸然泪下。  

这时,长史周墨、录事参军赵广才、梁郡长史崔长逸以及几名幕僚都在房间内。  

周墨劝道:“天子是天下人的君父,他不幸驾崩,所有人都应该悼念他,请总管下令吧!”  

萧夏点点头道:“去传我的命令,梁郡、荥阳郡和东郡所有郡县百姓皆举哀!”  

天子驾崩的消息传来,各地官民都十分悲痛,天子杨坚统一天下,消除了战乱,轻徭薄赋,使国家财富迅猛增长,人口滋生,超过了五千万人,这是历史上人口的最高峰,就连整个唐朝也没有能达到这个峰值,一直到北宋才超过。  

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白幡,全民哀悼天子。  

不光是萧夏的辖地,江南、江淮、中原、河北、河东、荆襄、巴蜀、陇右、河西等等,天下各地都为天子举哀。  

但与此同时,太子杨勇登基皇帝位,尊先帝庙号为隋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同时立太子妃元氏为皇后,云昭训封为贵妃,赦免长子杨俨,准其回京,封为宁王。  

次子杨裕封为楚王,三子杨筠封齐王、四子杨嶷封魏王…  

杨勇随即宣布天下大赦,改年号为永昌,仁寿五年改为永昌元年。  

但杨勇登基仅仅半个月,便以祭奠父皇的名义,下旨招晋王、秦王、蜀王、汉王进京。  

但杨勇的意图太明显,除了蜀王杨秀外,其他三个兄弟一致回绝了杨勇的诏书。  

晋王杨广上书表示,他将在长江边设立祭坛,亲自拜祭父皇九泉之灵,其他两王也表示,他们将各自祭拜父皇,不用回京。只有杨秀遵从了圣旨,开始收拾行装,再次北上返京,回长安拜祭父皇。  

这天下午,萧夏得到消息,从长安过来的船队抵达宋城县码头。  

萧夏赶到城外码头,码头靠河边停泊了一溜船只,足有三百艘之多,这支船队正是李敏他们的船队,他们在华阴县的小庄园换船,成功躲过了潼关和函谷关的拦截,最后得以顺利抵达宋城县。  

“萧夏贤弟!”  

萧夏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喊他,一回头,竟然是李敏,他手中牵着一个小娘子,正是他的女儿李静训,她服用春雨丹,完全变了样,原本的羸弱态已经消失一空,身体明显健壮了,气色红润,精神饱满,一双大眼睛熠熠闪光。  

“兄长怎么也在这里?”  

李敏笑道:“岳母大人让我去江都支援晋王殿下,好不容易才逃出关中。”  

“小七叔好!”李静训乖巧地行一个万福礼。  

萧夏打量她片刻笑道:“看起来身体好多了,那药可以减少分量,改为十天吃一次,再吃半年就可以停了。”  

李敏感激道:“多亏贤弟的药,要不然我真的很担心。”  

“不用客气,其实娥英也可以吃。”  

“她真的可以?”  

萧夏点点头,“她们母女的体质是一样的,女儿有效,母亲应该也可以,回头我再给你一些,让娥英姐每十天吃一丸,坚持一两年,体质就会有很大的改善。”  

“借你吉言,对了,还有一个人也来了,你认识的。”  

李敏一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