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从满眼红名开始 > 第247章 清源重逢,统筹调整

第247章 清源重逢,统筹调整(1/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除了岳晟五人,还有郭家八人,此行最多的,却是以瞿庆丰为首的驯鸽院出身之人。  

加上瞿庆丰在内,一共有三十六人之多。  

无忧宫卫城中的其他收获,要么还在清点中,且长途运输不便。  

要么煊不怎么看得上眼。  

或者放在卫城之内也没有什么影响。  

让耿煊最为看重,也最容易完全掌控在手中的,却是无忧宫遍布整个州的信息网络。  

而这一切,都是无忧宫以驯鸽院为核心编织出来的。  

即便耿煊自己已经将“驯鸽术”修炼到圆满层次,能够“粗暴”的将大量野鸽“收编”,要想编出这样一张信息大网,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搞定的。  

现在,将以瞿庆丰为首的整个驯鸽院握在手中后,让耿煊看到了短时间内实现这一愿景的希望。  

这次,以瞿庆丰为首的三十六名驯鸽院优秀子弟随行,耿煊就是想新建一个“信息中枢”。  

出了无忧宫卫城之后,一行五十人,一人双马,在大道上疾行。  

大雾弥漫,耿煊却常能看见有头顶红名的身影在或远或近的观望着这一切。  

耿煊知道,这应该都是元京各方势力安排的眼线,远远关注无忧宫卫城的动静。  

知道这些人的目的,耿煊并没有针对这些人去做些什么。  

也没有丝毫遮掩自己这一行人形迹的意思,时速保持在七十公里每小时的玄幽马,声势浩大,招摇而过。  

偶尔会有一些人好奇的看着头顶天空。  

可因为雾气太浓,除了浓浓白雾,以及奇异的扑簌声,什么也看不见。  

若是有一双看破浓雾的双眼,能够看见一副奇异的景象。  

在耿煊这行人头顶那浓雾弥漫的天空之中,大约一两百米的位置,正有数以万计的鸽群在浓雾中飞翔。  

随着下方玄幽马的疾行一起行进。  

确切的说,这些鸽群的数量,超过了两万只。  

而这,还是瞿庆丰等人优中选优的结果,不是驯鸽院的全部。  

卫城驯鸽院中,还有数量更多鸽群。  

现在,瞿庆丰已经知道,当初那用“驯鸽术”解开他与二十几只信鸽连接之人,就是“苏瑞良”。  

加上当初叫停信鸽传信之后,无忧宫内也对密文传信进行了完善,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安全可信。  

这些成果,都是耿煊拿来都可以使用的。  

有人骑乘的玄幽马只占了队伍的一半,可另五十匹玄幽马却也都不得空闲。  

有的驮着中途人马补给所需的粮食和洁净的饮水。  

有的则驮着一个个特制的鸡笼,里面关着一只只咯咯乱叫,惊慌失措的鸡。  

疾速奔跑的玄幽马,身体带动着鸡笼也随之自然地上下起伏。  

被徐子铭遣人紧急从徐家卫城调来的鸡种,也是第一次经受这样的体验,一个个在鸡笼中扑腾乱飞,热闹无比。  

因为这些鸡种都是特意精选过的,除了有些慌乱,一个个精神状态却都是极好。  

这些鸡种有两类。  

一种被徐家人称作“菌香鸡”。  

将嗜好奇特,喜食腐食粮的鸡种称作“香鸡”,并还编出用特殊药物喂养长大的故事赚取高价,这算诈骗吗一种则被徐家人称作“百日鸡”。  

其他鸡种,哪怕长肉最快的,从孵化破壳到成熟,至少也需要六七个月时间。  

有些特别慢的,甚至长一年也不稀奇。  

而这种“百日鸡”,在每日并不会消耗更多粮食的情况下,只需要百日左右就能彻底长成。  

更确切的说,是八十到九十天的时间。  

以“百日”为名,不仅不夸张,反而有些保守了。  

徐家人在准备这些鸡种时,考虑得很全面。  

既有已经完全成熟的成鸡,也有各个年龄段的仔鸡,雌雄搭配也很合理。  

需要八个月左右才能完全长成的“菌香鸡”,成鸡的重量都在四到五斤左右。  

而不足三月就能彻底长成的“百日鸡”,成鸡的重量却有五到六斤左右。  

两类鸡种数量各有五百只,总共有一千只。  

见徐子铭将如此多的鸡种送到面前,还好奇道:  

“不是说只保留了几十对做种吗”  

徐子铭有些尴尬的沉默了一下,解释道:  

“至少保留几十对做种,是我们的要求。  

可当我遣人回去一看,才发现下面那些负责喂养的搞了鬼。”  

“搞什么鬼”耿煊当即就来了精神。  

“因为鸡群、鸡种的数量太多,下面人具体如何喂养,我们都只能定个大概,不可能事事经管。  

渐渐地,就形成了上面为每类鸡种定个大概的喂养数量,以及发放相应数量的粮食。  

至于每类鸡种都喂养了多少,谁会真的一只一只的去数只要需要的时候拿得出来,确保鸡种不断,就算下面人尽心合格了。  

可这次我遣人回去,紧急调取‘百日鸡”的鸡种,赫然发现,在帐册中本该只有几十对的“百日鸡”,居然被下面人悄悄喂养了数万只。”  

“经过审问才知道,他们利用‘百日鸡’出笼快,耗粮少的特点。  

将本该喂养其他鸡种的粮食,东抠一点,西挪一点,用来喂养更多“百日鸡”。  

就这样,在每年账上耗用粮食不变的情况下,多出来更多的鸡肉。  

这些多出来的鸡肉,一部分被他们自己吃了。  

大部分则被他们通过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