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技师 > 第199章 上门抄家?(大封推)

第199章 上门抄家?(大封推)(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阿嚏!阿嚏!阿嚏!”  

李牧连着打了三个喷嚏,抓起手边上好的宣纸,揉皱了擤了一下鼻涕。  

非常不幸,他感冒了。  

也不知是吹着了那一阵的邪风,今天早上起来,鼻子就开始不通气。脑袋也有些发烧,可把白巧巧和李知恩给吓坏了。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感冒是能死人的。  

于是赶紧让独孤九去把孙思邈请了过来,孙思邈一看他这样子,就知道是染了风寒了。给开了一剂‘小柴胡汤’,吩咐每日早晚一副,李牧这是刚喝完药,裹着一张棉被在发汗。  

白巧巧本来是打算一早就去京东集的,因为李牧的事情也耽搁了下来。她想陪在李牧身边,但是李牧不愿意。作为一个穿越者,虽然不是学医的,但李牧也知道感冒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他怕传染给白巧巧,所以把二女赶走了,自己也不在后院待了,一个人裹着被子,坐在工作室的摇椅上,感受着作为一个病人,应有的孤独。  

人在生病的时候,是非常脆弱的。发烧的时候,也容易胡思乱想。李牧眼神呆滞地看着工作台上的锤子,目光呆滞。  

“老大,你吃牛肉干不?”  

李重义隔着门板问,李牧嗓子疼,懒得说话,但是又一想,闲着也是闲着,吃点牛肉干还能磨磨牙,就‘嗯’了一声。  

李重义推开门,把牛肉干递给李牧。李牧抬眼看看他,指了指门口,李重义这才转身出去。  

生病的时候,李牧就想一个人待着。他把一块牛肉干丢到嘴里,缓慢咀嚼,昏昏欲睡。他对外界的状况一无所知,更不知道此时高公公正带着一伙人,如狼似虎地向逐鹿侯府扑过来。  

与此同时,还有一辆马车,刚到逐鹿侯府门口。一个老人从马车上下来,把一张报纸放到袖子里,来到侯府大门前,几次犹豫,还是没能鼓起勇气叩动门环。  

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老人叹了口气,抓着门环叩了两下。心里头想,如果有人听见了,就进去。若是没人听见,就算了,转身回家。  

门吱呀一声开了,赵有财探头出来,看到是一个老者,赶紧打了个稽首,道:“请问,您是…”  

“老夫孔颖达,特来拜会逐鹿侯。”  

“孔、孔颖…”赵有财吃了一惊,李牧和孔颖达之间的事情,作为逐鹿侯府的门房,赵有财再清楚不过了。孔颖达怎会亲自登门,而且还用‘拜会’这样的词,把自己置于末位抬高李牧,这不太正常啊!  

但是赵有财也不敢怠慢,孔颖达是大唐数得上的大儒,虽然李牧是不在乎他,但对于赵有财这样的人来说,还是很非常敬重的。李牧如今染了风寒,他也不敢随意把人放进去,忙道:“孔老先生,十分不巧,侯爷染了风寒,如今正在养病,是不见外客的…不过既然是您,我便进去通传一声,见或不见,还要侯爷自己定夺。”  

孔颖达本来就有点抹不开面子,听到这话像是得了个借口似的,忙道:“那老夫就改天…”话还没出口,赵有财已经关门跑回去了,孔颖达叹了口气,暗道这逐鹿侯府的下人,也沾染了点李牧的习气,根本不听人说话,风风火火的。  

赵有财跑到工作室门口,看到哼哈二将蹲在门口,一个在擦剑,一个在吃牛肉干,俩人听到他的脚步声,头都没抬一下。赵有财可不敢恼,他是下人,而眼前这二位爷是李牧的兄弟,跟他有本质的区别。赵有财瞅着李重义发憷,相对来说,独孤九看着和善一点,凑到他跟前,小声道:“独孤少爷,来客了。”  

独孤九抬起头:“嗯?”  

“孔颖达,他说特来拜会侯爷。”  

“哦。”  

独孤九站起来,敲了敲门,道:“大哥,孔颖达来了,说要拜会。”  

“孔…”李牧都快睡着了,听到孔颖达的名字,顿时来了精神,他知道孔颖达是为什么来的。这生病的时候,有什么奚落一下对头更让人心情舒畅的呢?立刻坐直了身体,道:“请他过来!”  

赵有财听得真切,不用吩咐,赶紧跑回门口,带着孔颖达来到了工作室屋外。  

隔着门窗,李牧看到了孔颖达的影子,清了下嗓子,道:“老孔啊,不好意思,我染了风寒了。怕传染了你,就不请你进来了,你找我什么事情,就这么说吧。”  

孔颖达深吸了口气,拳头攥紧又松开,松开又攥紧,如此反复几次,终于把心一横,道:“逐鹿侯大才,老朽服气了!今日的报纸我看过了,逐鹿侯的妙论,让老朽大开眼界,敬佩不已。老朽明日便辞去国子监祭酒一职,让于逐鹿侯!”  

“哈、哈、哈…”  

这三声笑,可不是李牧要出大招的笑。而是病恹恹的,挤出来笑的感觉。但其实李牧没病得这样重,他是故意装出来的。  

李牧有气无力道:“老孔啊,没想到你这么当真,还真打算辞官?”  

“说到做到!”  

“老孔啊!”李牧强忍着没笑出声,叹了口气,道:“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一番苦心呢?我写这篇文章,难道是为了奚落你么?”  

孔颖达气得脑袋都冒烟了,你这还不是为了奚落我?你这《师说》的最后一段:孔圣后人孔颖达,年五十有六,好为人师,却不懂为师之道,问于余。余嘉其好学,作《师说》以贻之。  

你都把话说得这么明显了,还不是奚落吗?  

孔颖达刚要开口,就听李牧道:“当然了,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