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大汉崛起 > 第484章何地出兵

第484章何地出兵(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庞德这些年坐镇阳平关,将阳平关经营的不错,关墙之后,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城镇,如今刘禅的兵马就驻扎在城镇之中。  

众人汇聚于府衙,刘禅命人准备宴席,主要是为了给关羽接风洗尘。  

“稍后还要商议军情,中午便不喝酒了,待晚上朕在与诸位叔伯开怀痛饮。”  

“没事,商议军情重要!”关羽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吃饱喝足之后,刘禅命人撤下残羹剩饭,展开大殿之中悬挂的地图,开始商议出兵之事。  

刘禅看着诸葛亮道:“大司马,你先说一说魏国的情况吧。”  

“诺!”诸葛亮起身说道:“根据最新消息,曹丕已于十天之前病死,如今曹真已经回到了关中。而魏国,由曹丕之子曹睿执掌。”  

“太好了,曹丕这逆贼终于死了。”  

“他窃取我大汉江山,如今遭报应了吧?”  

“曹丕一死,魏国上下必定动荡不安,这一次一定能够夺取关中,还于旧都了。”  

群臣听说了曹丕病逝的消息,都是非常兴奋。  

刘禅压了压手,示意诸葛亮继续说。  

诸葛亮来到地图跟前,指着地图说道:“三年前魏国丢了雍凉,十万大军毁于一旦,这些年来,曹丕又在关中召集了三万兵马,并且从冀州,幽州,兖州等州,召集了七万兵马过来,经过曹真,曹纯的训练,已是精锐。”  

关羽沉吟道:“这么说,魏国在关中的兵力,是十万?”  

兖州是魏国的起家之地,经营了将近四十年,而冀州,幽州,魏国也经营了二十来年,这些年魏国培育红薯,玉米,已经颇有成效,基本上全面推广种植了。  

这些州郡人口也增长迅速,虽然上次魏国在雍凉损失了十万兵马,但凭借着魏国的底蕴,很快就补足了。  

“不止!”诸葛亮摇了摇头道:“曹丕病重期间,猜到我们会趁机来进攻关中,又从并州调牵招,率领三万兵马坐镇安定。”  

关羽闻言,丹凤眼闪过一丝轻蔑之色:“牵招,无名鼠辈罢了。三万兵马,不过土鸡瓦狗。”  

“牵招此人不可小视!”诸葛亮摇了摇头道:“此人在魏国虽然名声不大,但早年是袁绍麾下的将领,投奔曹操之后,一直坐镇并州,与田豫,阎柔等人齐名,帮助魏国镇守边锤,他麾下三万兵马,皆是常年与胡人作战的百战精锐。”  

“与国让齐名?”关羽听了诸葛亮的话,挑了挑眉。  

田豫字国让,关羽不知牵招,但对于田豫却是在了解不过了,当年刘备在幽州时,田豫是刘备的臣子,关羽与田豫也曾共事过一段时间。  

关羽虽然高傲,但却尊重有能力的,田豫是当初在幽州,唯一入得了关羽眼的人。  

关羽知道,田豫之才,不下徐庶,法正之辈。这牵招能与田豫齐名,便说明他有些本事。  

关羽沉吟道:“那便由我亲自去对付他吧,牵招在安定?如今安定郡,咱们也占了一部分,我便从安定出兵如何?”  

刘禅摆了摆手道:“这个先不急,弄清楚关中的情况后再说。大司马,你继续说。”  

诸葛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如今魏国在关中的兵力是十三万,主要分为三个防区。  

第一,便是眉县,眉县位于斜谷口,守住眉县,便可以挡住我军从斜谷而出的兵力。眉县的守军有四万,守将是孙礼。”  

孙礼目前的名气并不大,但刘禅知道,此人的能力却不可小觑,在魏国中期,也就是曹睿,曹芳时代,此人是魏国的支柱之下,与郭淮齐名,官至三公,有五子良将的水平,能力不比大汉的张任,魏延差。  

诸葛亮继续说道:“第二个防区,便是华亭,华亭与街亭相对,此地有五万兵马,由郭淮镇守,这两年,魏国大规模修缮华亭城,可谓是固若金汤,加上其地理位置,算是易守难攻。  

这第三个防区,就是安定了,由牵招镇守,两年前曹丕集合十万大军反攻安定,如今安定郡,我大汉与魏国各占据一半,以六盘山为界,那三万兵马依山傍险,也不好攻打。”  

刘禅沉吟一番,询问道:“那还有一万兵马呢?”  

魏国在关中有十三万兵力,安定三万,眉县四万,华亭五万,还缺了一万。  

诸葛亮回答道:“还有一万驻扎在陈仓。陛下请看,我军出散关故道,可以抵达陈仓,只是陈仓极险,易守难攻,兵马在多,也施展不开。而且散关道年久失修,道路崎岖难行,运送粮草非常困难,因此微臣不建议出兵。”  

其实雍凉和关中之间,除了街亭与安定可以通行外,还有一条路,便是段谷。  

这二地之间有渭水相连,从陇右的临渭,沿着渭水出兵,就进入了段谷,在往前就是陈仓城,经过陈仓,便是关中大地。  

这条路,是直线,也就是最快的,但可惜天公不作美,这条路并不畅通,虽然有渭水,有河滩,但是太险峻了,有些地方是瀑布峡谷,根本无法行军。  

少数人还好,但大规模的兵马,则无法通行,历史上姜维就在段谷大败于邓艾,这也是姜维北伐少有的大败之一。  

而从汉中,出秦川走散关故道,也可以直抵达陈仓城下,因此散关故道,也被成为陈仓道。  

不过散关道年久失修,不便通行,加上陈仓易守难攻,兵马再多也施展不开,诸葛亮便直接将这条出兵之路给剔除了。  

历史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