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出名从国风歌开始 > 第十六章 魏本佳的请求

第十六章 魏本佳的请求(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将消息点开后,后面的一排排,基本都是三首歌的评价提醒。  

只有第一排的不是。  

筑梦音乐的消息提示是有优先级别的。  

其中官方消息最优先,其次是音乐人的私信,再就是普通听众账号的私信,最后才是歌曲评论之类的提醒。  

此时,第一排的信息,是一个认证的音乐人发过来的。  

这个音乐人的信息,苏晨刚刚还看到过。  

正是魏本佳。  

虽然和对方没什么交情,但魏本佳既然给自己打赏了五百…她发来的消息自然是要看一看的。  

“苏晨您好,我是同平台的音乐人魏本佳。  

您上一次发的那首山水之间,我第一眼看到就感觉很特别,于是购买歌曲关注你了。  

刚才看到你群发推送新歌的消息,我第一时间两首也买了。  

你的那首杏花弦外雨,我真挺喜欢的…  

冒昧问一句,可以让我翻唱吗?就只发布在筑梦平台,不签约不盈利的。  

因为不能时时登录平台,及时回复…你愿意授权的话,可以加我微信139xxxxx666,或者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我来加你吧。”  

“翻唱…”看到对方的请求,苏晨陷入了思索。  

单纯的没有盈利的翻唱,一般而言,是没什么坏处的。  

特别是名气还低的时候,被人翻唱——特别是名人,还能吸收到到一波人气。  

只是这其中的是是非非,有时很无语。  

比如,原唱和翻唱各有特点的时候。  

部分听众,可不会考虑太多,单纯就是论谁唱得和自己心意,去支持谁。  

默默支持也挺好的。只是有部分听众,可能会进行对比,说一些自认为很正常的偏爱话语,却容易引战的话。  

这种评论,被翻唱的歌手看到也不高兴,还要发言澄清。  

被原唱看到也不开心,心里对让别人翻唱自己作品开始抵触。  

被原唱的粉丝看到更容易出事情,引起争论对喷。  

偏偏,发言人本身,可能也没有想怎么多,单纯的表达自我观点而已…还不好去则怪别人。  

讲道理,苏晨挺怕麻烦的。  

不过他现在确实很缺钱,也缺关注。  

想着魏本佳本身也是个新人,如果单纯为了名气去唱,她应该会选择更出名的流行歌。  

看样子,她对这首歌,是真爱了。  

而且,宋若水这么看好自己,要是歌的成绩再不好点,怕是在小爱论坛上又要被挂了…苏晨也不喜欢那种被人揣测靠关系上位的感觉。  

不管怎么说,歌曲的成绩越好,对大家都好。  

想到这里,苏晨打开微信,搜索了对方留下的号码,添加时备注了自己的艺名。  

对方的头像和筑梦音乐里的是同一个人,不过筑梦音乐的头像里多了几分端庄肃穆,微信的感觉就比较随意亲和了,像邻家女孩一样的打扮。  

不到一分钟,魏本佳就同意了好友要求,并发来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见对方这么快就恢复了,苏晨整理了一下思绪,打字道:“大家都是新人,互相帮忙也能共同发展…说不定我以后也需要你的帮忙呢微笑翻唱也不是不可以,标明原歌曲出处吧。”  

魏本佳立即回了:“嗯嗯,当然是要标明的。  

那就当我欠你一个人情吧,以后需要我帮忙的话你说,能帮我一定帮。”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苏晨也没有把话说死。  

随便聊了几句后,两人断掉了联系。  

解决完这件事后,也差不多睡觉时间了…  

第二天。  

看专业书,练习唱功,做菜吃饭,间隔一段时间查看一下新歌增长数据…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最开始的第一首歌,因为没报太大期待,他还挺淡定的。  

现在,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苏晨是越来越在意数据了。  

而且,每次看到购买数据和粉丝数据增长,他心头都会愉悦一番。  

那是一种,看到自己的事业在蒸蒸日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苏晨也越来越能理解,部分人喜欢玩养成游戏,喜欢支持初露头角的新星,看幼苗小说的心态了。  

买一朵美丽的花,和亲手培育出一朵漂亮的花,这两种情况,人对于花所持有的情感,区别挺大的。  

又是新的一天,想到其余平台发的歌还没去看过…苏晨陆续点开了其余的几大音乐平台。  

这些大平台的签驻约,也是给推荐的。  

不过重视程度就低多了,苏晨特意去网站推荐页上找了自己的歌,每一首都静静地躺在页面边角里,位置并不显眼。  

而歌曲的购买数据,基本也都没有上百的。  

没人看到,自然也就没什么人能买了。  

苏晨早有心理准备,倒也不怎么失落。  

这些大平台,也都有自己主打的一些特色的。  

一些比较符合平台主打旋律的,就疯狂去推。  

跟平台风格不符的,就算你确实优秀,对不起,也只能靠边了。  

如果推那些特色歌,把别人审美喜好改变了,而平台相应的歌曲资源不够…那些自己平台的听众因为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会离开。  

辛苦一场,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还不如把消费群体的喜好,尽量停留在某一个范围…  

至于消费者后来喜好变化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能多留一段时间,就能多一些收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