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饮食男女 > 第450章 先锋

第450章 先锋(5/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有舍才有得嘛”  

李怀德接了秘书栗海洋递过来的茶杯肯定道:“如果说付出几千块的接待费用,拿回来几千万的贸易合同,这买卖到哪里都说不得亏嘛”。  

“李副主任”  

薛直夫示意了李学武说道:“快给李主任详细汇报一下咱们这趟出海的收获吧”。  

“谢谢薛副主任,李主任”  

李学武笑着接过话头,摊开手里的笔记本开始介绍道:“此次行程主要完成了以下十项工作计划内容…”  

按照轻重缓急以及时间顺序,李学武依次向李怀德汇报了与屈臣氏代表英商史密斯派克等人达成的合作意向。  

英商史密斯派克以独立投资人的身份与轧钢厂达成轿车技术和设备引进项目、汽车进出口销售项目。  

以屈臣氏总经理的身份与港城东方商业贸易有限公司就第三方销售渠道代理达成了合作意向。  

这一项的合作内容很复杂,堪比供销社、回收站以及与废品回收公司之间的关系。  

复杂的是关系,并不是人。  

史密斯派克同姬卫东已经完成了就接下来合作的具体程序和部署。  

关于这一部分,李怀德早就知道,也正是轧钢厂走出海外的第一次试探。  

东方商贸就是轧钢厂的总代理商,也是羁绊轧钢厂对外经济贸易的探路石。  

只要东方商贸发展顺利,并且将轧钢厂运营的商品不断销售到海外,就证明轧钢厂有走出去的可能和能力。  

至于说东方商贸的所属权问题,这不在可谈范围之内。  

很简单,轧钢厂没有能力和资格成立海外公司,更没有资质投资海外公司。  

只以与五丰行之间的合作,是通过东方商贸来执行的,且其主要投资人是东方时代银行,这家与轧钢厂合作颇深的银行为信任基础。  

在听完李学武对英商合作的汇报后,李怀德很是认同地点了点头,赞许了两人在相关工作上的付出。  

李学武谦逊地一笑,继续介绍起了东城信用社包培刚主任与薛副主任就轧钢厂与英商史密斯派克达成的汽车工业以及本身的摩托车工业进行大规模投资一事。  

按照投资意向,东城信用社将拨付一千万元专项信用投资,方向是轿车品牌和摩托车品牌。  

关于这一项投资,李学武就廉价汽车和摩托车项目给李怀德做了详细解答汇报。  

总工程师夏中全早有提交关于摩托车相关的研发报告,李怀德没有看的很仔细,但听李学武讲述便能理解。  

在听到李学武汇报说要将摩托车的制造成本压低到三百元左右时,他是很惊讶的,表现出来的信心不足。  

不过因为是李学武做出的汇报,有夏中全从研究所调集来的研究数据作为支撑,他也并未太过否定。  

当初李学武给那台小摩托定价一千元左右的时候,他已经有所怀疑了,就怕这玩意造出来用不了。  

现在李学武要通过技术引进先进的发动机和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以达到制造成本再一次下压的目标,他也是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其实李学武跟他汇报业务上的内容,他听着是明白,但要具体执行或者说该如何去做,这就有点为难他了。  

与其胡乱指挥,影响发展,倒不如抓住一条线,让下面的人去努力。  

只要人事不出错,财政有余粮,就不怕这些年轻干部们折腾。  

在李学武随后的汇报中,当听说与津门水产总公司达成计划外水产商品贸易供应链合作的时候,他终于露出了懂的表情。  

这个他懂,李学武跟他隐晦地介绍过一次后就特别懂了。  

甚至不惜安排体弱多病的妻子参与到项目的筹备建设中来。  

当然了,李学武没见过对方,但知道对方辛苦了。  

别问,你要问了,李学武只能说带病工作还不够辛苦?  

这个项目轧钢厂只涉及到了运输环节,并没有参与到经销程序。  

所以说责任牵扯不大,甚至微乎其微,三个单位的相互合作,外人根本接触不到的。  

水产品从津门水产总公司计划外收购上来,走轧钢厂贸易链项目运输到各地办事处。  

在提前完成经销任务的安排下,运送往各单位食堂或者服务部网点。  

各单位不会与津门水产总公司结算,更不会与负责运输的联合贸易项目结算,而是与水产经销贸易部结算账目。  

水产经销贸易部收取货款再与轧钢厂和津门水产公司结算。  

它相当于轧钢厂和水产公司的联合三产,但又互不所属。  

供应链,看不见摸不着,随时都能断,有则有,无则无,就是这么安全。  

当然,安全也是相对的,前提是轧钢厂不会变动运输,津门水产不会变动收购和发货。  

而水产经销贸易部要做的就是保障这一点,包括按时发工资。  

李怀德的爱人拿一份,他自然就要帮助他爱人完成对应的工作。  

这是劳动所得,合理合规,查是查不到的,只能说网太大,路太深。  

听懂了这一条,后面的就都懂了,但心情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李学武汇报了与工业部代表刘少宗的协调过程,将对方表现出来的态度和给出的意见汇报给了李怀德。  

同时在薛直夫的提醒下,两人都对工业部和外经贸在轧钢厂集团化进程中的影响做出了较为消极的评估。  

李怀德是这一计划的最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