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饮食男女 > 第104章 一代人

第104章 一代人(4/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是嘛…”  

左杰眨了眨眼睛,看着李学武问道:“那工作呢?工作待遇咋样?”  

“这个也得分开了看”  

李学武在烟灰缸里点了点烟灰,道:“岸上的一定没有海里挣的多,海里的一定没有管船的挣的多”。  

说着话给左杰画大饼似的介绍道:“钢城那边有二十七条船,现在在钢城活动,年底前就得去津门活动了”。  

“海上的劳动强度不算大,就是寂寞,颠簸,赚的自然是多,比干部赚的都多”  

“年后钢城码头可能会扩建,但主要还是水产和内河运输,服务的也是沿河的城市,这一层次的岗位要赚的少些,但也比工人强”  

“至于岸上的物流和后勤管理嘛,就是正常水平,外地的可以自己租房子,那边靠近城市,方便的很”  

“剩下的基础岗位嘛,赚的差不多,但你也能想的明白,有个工作比待着不强嘛”  

李学武再次抽了一口烟,随后说道:“不过这种基础岗位当地人做的多,毕竟安稳,招人不多,你同学要是愿意,也可以试试”。  

“都特么去那么远了,还能做这个?”  

左杰倒是个年轻人的性子,一听说赚钱,眼睛都大了,挑着眉毛道:“要是去海上干几年,回来可不就能养家糊口了嘛”。  

“这是真的”  

李学武点头道:“执行任务期间供吃供住,单位还是有保障的”。  

说完给左杰示意了一下,道:“我们轧钢厂在钢城有个炼钢厂分厂,就是在跟这个东风港务在合作,包括钢城本地的单位和部门”。  

“那…是正式工?”  

左杰瞪了瞪眼睛,看着李学武问了关键的一个问题。  

因为他知道,在俱乐部这边就好多临时工,包括他在内也是一样,都是临时工性质的用工。  

不用登记档案,不用去人事局备案,不用承担各种福利待遇等等,只要按单位的制度发钱就行。  

俱乐部这边有的人能领着钱,有的人只能领着饭票,意思就是供吃不给工钱了,按照实习算。  

关键是俱乐部这边大多数,绝大多数都是今年刚毕业的,或者没学上的年轻人,实习三年都是正常的。  

这个时候的临时工可没有保障,说多少个月必须转正的,轧钢厂的学徒工怕不是学了五年的都有。  

更没有说临时工就得给多少钱才算是应该的,虽然有工资标准,但那是对正经的工厂或者单位说的,像是李学武搞的这些单位正经嘛?  

“临时工,一定是临时工”  

李学武抽了一口烟,对着左杰解释道:“如果按正式工算,他们的户口就得迁走,去钢城,以后京城这边所有的福利待遇就跟他没关系了,搁你你愿意吗?”  

左杰一听就明白了,摇了摇头道:“当然不愿意啊!”  

“这就对了嘛”  

李学武点了点头,道:“再有,刚才都跟你说了,内河的工作地点可能还固定,几个城市转,但到了海上,港务上哪儿找他们户口去?迁大海里啊?”  

“明白了”  

左杰点点头,说道:“是会在津门接货,送去别的城市对吧?”  

“对,好多城市”  

李学武肯定地说道:“包括港城,就是咱们租借出去的那块儿”。  

左杰的眼睛一亮,笑着道:“让您说的我都想去了”。  

“呵呵,太辛苦了”  

李学武抽了一口烟,轻笑着说道:“年轻人是应该出去闯荡闯荡,见见外面的世界,但也要量力而行,毕竟船上真的累,真的苦”。  

“除非当了船上的管理”  

李学武说话就像钓鱼,拉一下松一下,总吊着左杰的兴趣。  

刚说了外面的好,工作的好,又说了工作的辛苦,可说完辛苦,又说了只要成为管理就不辛苦。  

那左杰能不问嘛,他心都被李学武吊起来了,瞪着眼睛问道:“那咋才能当管理啊?”  

“学习嘛”  

李学武理所当然地说道:“你学习了三副的知识,能做三副的事,那你就能当三副,学习了船长的知识,能做船长的事,那你就能当船长了嘛”。  

“船长!”  

左杰有些坐不住了,屁股跟长尖了似的,问道:“那要是当了船长,是不是全船的人都得听他的?”  

“这是当然”  

李学武继续撒饵道:“不仅轻松,赚的还多,只要做管理就行了,一个月下来,怎么都得一两百块的工资吧,甚至更多”。  

说完拍了拍左杰的肩膀,道:“那边急需船长人才啊,二十七条船,算上轮换制度的,就需要四五十名船长,你想想,这是不是个机会”。  

“当然是!”  

左杰看着李学武问道:“那,武哥,你说说都需要啥条件,我跟我同学说去”。  

“这个嘛…”  

李学武想了想,说道:“得年轻,岁数大的上了船也学不到什么了,学习能力不行了”。  

“还得有股子毅力和坚强心,毕竟出了海,这船不能再调头了,人不愿意待了,总不能游着回来吧”  

“最后就是得有目标,想赚钱的那种,就是豁出去了,出去闯荡几年,赚回大钱盖房子娶媳妇儿”  

左杰听着李学武给他说的这些条件,不就是为了他们这些年轻人量身定做的嘛,太合适了。  

他们这些同学们找不着工作只能在家闲着,挨着周围的冷眼,挨着父母的叹息,找工作都愁,更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