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 第四百零六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四百零六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这番话,就证明他的确没有什么贪念,否则何必如此告诫?  

但因为顾家小院里的奇花会变得太宝贵所以提前毁掉这种事情.别说他做不出来了,他怎么敢做这种事?  

那玩意儿比夏朝的历史都长好么!  

而且还是顾先生的旧友种下的,他多大脸啊敢做出那种事情来?  

有的时候珍惜的不是东西,而是上面的回忆。  

便是顾先生不在这里的时候,也没人敢动顾家小院一分一毫,不正是这个道理么?  

对夏朝来说,对顾先生而言,真正珍贵的并不是那一株奇珍,而是奇珍见证之下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圣王王莽还在之时,那朵花可就开了。  

守护还来不及呢,辣手摧花又怎么可能?  

夏朝承蒙其庇护百载,总不能一点事儿都办不好吧?  

“但若有人对其有异心。”  

启志帝原本温和的声音逐渐冷冽起来,终于不再像是一个温和的长辈,而是杀伐果断的君王,“吾夏朝之剑,也未尝不利!”  

“哦?”  

启志帝的反应,倒是有些出乎裴青岩的预料,想了想后,手掌一翻,一枚玉佩便出现在了他的手中,道:“既是如此,这枚玉佩不妨送给夏皇。放入那间小院之中,寻常探寻之法,大抵都可应对,也算在下的赔礼道歉。”  

“那就多谢裴仙师了。”  

启志帝含笑接过,这件事就算是揭过去了。  

目送着启志帝远去之后,裴青岩神情悠然自在。  

那枚玉佩的确可以放置旁人诸多探测之法,不过嘛,也会留下接触之人的影像,需要特殊的手段才会显示。  

玄天教的东西,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他还是想挖一挖夏朝背后的那位济世真人。  

别问为什么,只能说天机宗行事,何须想那么多理由?  

世上有那么多的秘密,而天机宗最擅长的就是揭秘,连天机都敢窥探一二,虽然他并非天机宗的门人弟子,但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加入到天机宗。  

提前在凡俗中练习一下,岂不是理所当然。  

发现秘密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收获和满足,若能提前窥之一二,好处更是数之不尽。  

如今窥探人之私密,来日安知不可窥探天之隐秘?  

所谓修行者,处处是修行!  

他已入红尘中,自是以红尘手段行事。  

启志帝刚刚回到御书房,尚且未来得及处理政务。  

一道颇为熟悉的声音忽然传入耳中。  

“那枚玉佩不能要,捏碎丢茅坑里。”  

启志帝先是一惊,差点脱口而出喊道:“顾孤今日真是忙碌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坐在书案前。  

拿出笔墨在纸上写道:此物有诈?  

他并未修行,也不懂得传音入密,甚至根本不知道顾先生此时身在何处,是如何看到这一切的。  

甚至为了避免被监听,只能采用这种交流的方式。  

没办法,仙道秘法太过可怕,凡俗之人几乎没有应对的能力,再如何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或许吧。但,不必冒险,我自有应对之法。”  

顾担隔着很远很远的距离传音道。  

发生在这里的一切,天眼神通看的是一清二楚。  

启志帝离去之后,裴青岩脸上的表情,顾担自然也是看的分外清楚。  

管你好心还是恶意,都无所谓,他也懒得猜测。  

这东西不要也罢。  

顾家小院还不需要别人去保护。  

启志帝在宣纸上写道:我明白了,会照做。  

“这段日子,苦了你了。十余年后,就不会这样了。”  

顾担传音道。  

启志帝心中一震。  

这就是长辈啊,别管看起来再怎么年轻,还是能够体谅他这个后辈的不容易,并未因顾家小院的暴露而怪罪于他。  

不过十余年后?  

是顾先生的修行到了瓶颈期,需要十余年时间突破,不便于外人接触么?  

启志帝并不知道,也没有去问。  

只是在宣纸上继续写下:身为夏皇,这些事情都是应该的。希望我做的一切,没有让您失望。  

没有声音了。  

谈话告一段落。  

启志帝又等了一会儿,确信顾先生不再于他沟通之后,他点燃了油灯,将有自身字迹的宣纸在火中点燃,焚烧成灰烬后,再彻底碾碎。  

将脑海中的思绪尽数排空之后,启志帝开始处理公文。  

修仙者的归来是一件大事,夏朝的民生也是一件大事。  

无论哪一件,他都不会懈怠。  

正如他所言,这是夏皇与生俱来的责任。  

又是十余天时间过去。  

皇都门前。  

等候了许久的司明冠便看到一个骑着白马,俊朗儒雅之人向着这里走来。  

他连忙迎了上去,招呼道:“柳师兄,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真是翩翩浊世佳公子,气宇非凡,恍如仙人耶!”  

马背上那白袍身影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书生,年岁看样子比他还要小上不少,司明冠却是一点也害臊的讨好。  

能夸赞柳师兄,那是他的荣幸。  

这可是阵痴最为得意的弟子,无论是天资、脾性,还是阵道造诣,在年轻一代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大,被誉为阵痴第二。  

柳清明笑道:“司师兄何必如此客气?一路走来,所见甚多,这夏朝之气象,与别的王朝颇有不同,便在路上耽搁了些时日,倒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