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谍战岁月 > 第398章 刺汪

第398章 刺汪(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霞飞路。  

张萍的成衣店里。  

谭太太的第二套旗袍做好了,正在试试是不是合身。  

“妹子,你看看我这身怎么样?”郑桂芝原地转了个圈,问张萍。  

张萍双手环抱,认认真真的看了看,“枝姐,这里再改一改,收紧一些是不是更合身?”  

郑桂芝来到穿衣镜面前,抻着衣摆看,若有所思后点点头,“还是妹子的眼光准,就这么改。”  

“还得是枝姐你身材好,撑得起这套旗袍。”张萍莞尔一笑说道。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在她的诚意交好之下,善解人意又谈吐不凡的张萍很快便和谭太太成为了朋友。  

很快,郑桂芝换下旗袍,张萍又拿着旗袍琢磨了好一会,“枝姐,这里我也改一下吧,你骨架好,这里要松改一些。”  

“听你的。”谭太太微笑说道,她顶喜欢这位赵探长家里的张姨太太,虽然是姨太太出身,却是不仅仅女红出色,还识文断字、知书达理,并且见识不凡,实在是难得的谈得来的女伴。  

“小少爷身子好些了没?”张萍关切询问。  

“还在服药。”谭太太摇摇头,“本打算带着茗儿回余姚老家的,谁成想突然遭了病气。”  

按照她同谭平功商讨的计划,谭平功留在上海继续暗中找寻新四军,她则带着幼子回余姚老家。  

谁成想幼子谭淂茗突然生病了。  

孩子年龄小,且病的不清,这种情况下是断没有坚持带幼子赶路回余姚的道理。  

对于这个幼子,无论是谭平功还是太太郑桂芝都是极为宝贝,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他们不可能不顾孩子的病情却坚持旅途跋涉的。  

若是强自带着患病的幼子离沪,落在有心人的眼中,自然是有些蹊跷。  

如此,郑桂芝带着幼子回余姚老家避祸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  

“茗少爷那么秀气惹人疼的,怎么这些天了还没好,可怜的嘞。”张萍担心说道。  

“西医看了,中医也看了,时好时坏的,愁死个人。”谭太太叹口气。  

张萍赶紧宽慰谭太太,只说茗少爷一看就是身康体健的,这病很快便能好了。  

又陪着谭太太说了会话,约了明天上午将改好的旗袍送到潭府。  

张萍将谭太太送出成衣店,回到店铺里,略作思索,她吩咐女工取来了小黑板。  

一会过后,绣娘成衣店的门口便挂了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  

盛泽绸缎到货,存量不多,欲订宜速!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路巡长的车子从街面上经过。  

路大章掀起车帘,看到了绣娘成衣店门口窗台挂着的小黑板上的字,表情微动。  

渝城,罗家湾十九号。  

军统副局长戴春风办公室。  

气氛有些凝重。  

戴春风、余平安、齐伍以及盛叔玉都是表情严肃。  

‘青鸟’密电,确认‘女先生’乘坐日本轮船将于明天抵达上海。  

此前,‘女先生’发表卖国‘艳电’,公开向日寇乞降。  

校长‘终于忍无可忍’,下令制裁‘女先生’。  

戴春风调集陈功书、王鸬鹚、陈博云等人赶赴河内,成立刺汪小组,后来几次行动都未能得手。  

这也令戴春风受到‘校长’的怒批,被骂了好几句‘草包’。  

故而,在戴春风的心中,一直想着能够找到机会再动手、争取除掉‘女先生’,既能够一雪前耻,同时此更是旷世奇功!  

现在,得知‘女先生’将于明天抵达上海的消息,戴春风难免‘食指大动’,又起了要动手除汪的念头。  

只是,几人多经讨论,都是大摇其头。  

日本人自然深知‘女先生’的重要性,明日‘女先生’抵沪上,日方必定会对‘女先生’严加保护。  

想要在此等层层设防之下除掉‘女先生’,其难度可想而知。  

“局座,除非派敢死之士,方有一丝功成机会。”齐伍沉声说道。  

“极难。”余平安皱眉,摇头,“我方自是不缺甘愿为党国牺牲的志士,但是,就怕还没接近‘女先生’便白白牺牲了。”  

如此众目睽睽之下,别说是刺杀被严密保护的‘女先生’了,恐怕就连接近‘女先生’也做不到。  

“昔有安重根在哈尔滨刺杀日酋尹藤成功,今日刺杀汪氏又有何不可能?”盛叔玉忍不住说道,“我就不信了,日本人对他的保护会比当年尹藤身边的防卫还要严密。”  

盛叔玉说的是安重根当年在哈尔滨火车站成功刺杀日酋尹藤之事。  

安重根也因此被章公称为“亚洲第一义侠”。  

甚至于,安重根开枪那一幕正巧被在场的俄国摄影师拍到,随即这部“暗杀纪录片”在哈尔滨公开上映,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中山先生用了“功盖三韩名万国”来赞誉安重根。  

“尹藤被刺之事,属于百年来罕见之事。”余平安瞪了盛叔玉一眼,“此事被日本方面视为奇耻大辱,放眼寰宇,近年来如同尹藤这般被刺杀的也是非常罕见的。”  

“按照余主任这么说,百年一遇,小日本再死一个首相要一百年后了?”盛叔玉不耐烦说道。  

虽然余平安是他的姐夫,但是,公开场合他还是以‘余主任’相称。  

“口舌之争,有什么用?”余平安说道。  

说着,看到盛叔玉还要争辩,他表情严肃,“叔玉,记住了,我们不缺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