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谍战岁月 > 第249章 老长官

第249章 老长官(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此二人秘密离开了重庆,戴春风判断两人极可能来上海。  

戴局座怀疑这两人有可能在上海和日本人秘密接触,故而令他暗中查探此二人踪迹。  

高庆武。  

程千帆手指敲击桌面,他在思考关于此人的情报。  

这个人是国府外交部最年轻的高级外交官。  

说起来,高庆武的发迹堪称神奇。  

民国二十一年的时候,以国民政府外交部为背景的《外交评论》创刊,该刊聘请高庆武为特约撰述人。  

此乃高庆武发迹的,是年,高庆武年仅二十七岁。  

当时程千帆也曾经‘拜读’过高庆武再《外交评论》上的文章,可谓是受益匪浅,使得他对于日本的情况有了更深的认知。  

当年年底,国府设立国防设计委员会,聘请素孚众望的社会著名人士出任专员。  

高庆武便以日本问题专家的身份被延聘为国防设计委员会专员,一举跻身国家战略核心领域,可谓是一飞冲天。  

民国二十三年,高庆武被调到外交部,出任亚洲司日本科科长。  

一年后,高庆武升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时年仅三十岁。  

此人可以说是国府内部最知名的外交领域的‘日本通’,常校长还是非常赏识高庆武的才华的,对其委以重用,同时,这个人也是汪填海的‘低调俱乐部’的成员。  

只凭此人能够同时赢得‘领袖’和汪副总裁的认可,便足以说明此人之才华出众。  

这么一位‘日本通’、国府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和另外一位汪副总裁手下大将梅申平联袂,以秘密‘潜入’的方式来上海,这确实是颇为耐人寻味。  

当然,戴春风只是怀疑此二人会来上海,至于真相如何,还需要他去查证。  

不过,程千帆有一种预感,他认可戴春风的研判,这两个人极可能会来上海,以此地和日本人秘密接触。  

看来,近来要勤去今村老师那里请益和问好了,程千帆在心中说道。  

今村兵太郎是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岩井英一的第一助理,若是日本方面秘密和汪副总裁的人会晤,今村兵太郎定然不可能不知道,他可以从今村兵太郎这里捕捉蛛丝马迹,以兹参考、确认高、梅二人行踪。  

此外,电文中还有一句话引起了程千帆的关注。  

“高曾私自赴日,领袖震怒,此番高之消失,领袖极为关注,若此二人确实抵沪,务必查清高、梅二人在沪上种种之事,切切。”  

程千帆是大为震惊的,他难以想象,高庆武作为国府外交部亚洲司的司长,作为国府的高级外交官,高庆武竟然私自去了一趟日本,甚至和日本政府有直接会面和接触。  

最重要的是,此人私自赴日之事发生后,时至今日竟然还能安安稳稳的坐在亚洲司司长的位子上,此——当真是荒谬至极。  

程千帆并不知道,此事发生在七月份,便是常凯申得知高庆武去了日本,也是大吃一惊,骂了句差不多的话:  

‘荒唐至极’!  

最荒唐的是,高庆武从日本回来后,还‘毫不避讳’的将自己同日本人的会谈报告提交与常凯申。  

高庆武的报告,其实是借日本人之口劝‘领袖’下野,移交权力给汪副总裁,以实现中日之间的和平谈判。  

最高领袖的肺都要气炸了,明明是自己派出去的人,却为汪填海张目,高庆武真是个混帐透顶的书呆子。  

校长随后便叫来了薛应甑和戴春风,将两人大骂了一通,说他们办事不力,连个人都看不住。  

薛应甑和戴春风两人被这么急吼吼的叫来,然后就被骂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不敢辩解,只能乖乖低头挨骂。  

两人挨骂完毕,灰溜溜离开领袖官邸,后来才知道是高庆武惹怒了领袖,一时间两人竟同时跳脚骂人,颇有同命鸳鸯之感。  

程千帆的目光停留在电文最后那两句话:  

因你部不知高、梅二人相貌,特派港区副区长卢景迁携二人照片自香港去沪,卢抵后,以卢为主,你为辅,希盼汝二人通力合作,完成任务。  

他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卢景迁便是宋甫国,是他的老长官。  

他加入力行社特务处,便是宋甫国发展他的,这是他真正的老长官,甚至于,如果严格安排派系来划分,他算得上是宋甫国的人。  

当然了,现在他是‘青鸟’,是戴局座的人。  

对于宋甫国,程千帆是极为敬重和信服的。  

宋甫国能力不俗,长期处在对日特作战的第一线,此其一。  

此外,这份敬重还源自陶老板。  

作为宋甫国的亲外甥,陶老板本可以在安全的大后方生活,却在明知九死一生的情况下,义无反顾的登上了去大连的轮船。  

程千帆后来才从宋甫国口中得知,陶老板赴大连的那一天,正好是他离开上海去杭州受训的那一天:  

宋甫国送他去杭州受训,委以培养;同日送外甥赴死。  

程千帆的脑海中想起了在杭州受训之时,他从戴春风手中的电报得知陶老板击毙多名日特,最后高呼‘够本’,慨然赴死,他的眼眸有些潮湿。  

脑海中陶老板的这个悲歌就义形象,和那个接过他送的面包,高兴的替女儿道谢,拎着面包阔步离开的背影重合。  

当日,他受到了戴春风的当面嘉奖,也在是日得知了陶老板殉国的消息。  

长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