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九 你自己想要什么?(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与此同时,整个南北两宫范围内还有一些没有被抓住或者正在抵抗的宦官。
虎贲军全军覆没了,但是羽林军还在抵抗,所以袁氏大军还有最后的一些收尾工作要进行。
袁树立刻安排廉达率领一千猛士去进攻羽林军,自己则和袁逢一起前往北宫中的西宫,带他去见刘宏,并且安排紧随其后的废立之事。
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胜利果实尚未吃下肚,所以还不能松懈,现在必须要抓紧时间办事,巩固兵变之后的最新格局,将胜利果实牢牢掌握,然后一口吞下肚。
所以在前往北宫的路上,袁树就不断和袁逢商议这些事情。
袁逢也从最开始的狂喜中逐渐回过味儿来,开始与袁树商议兵变之后整顿局面、夺取权力、论功行赏的事情。
袁树的意思很简单,兵变之后,有一件事情必须要清楚明白。
兵变是袁氏主导,袁氏出力,袁氏冲锋陷阵,而刘悝不过是坐享其成,得皇位就够了,实权,必须要牢牢掌握在袁氏手中。
所以,袁树建议袁逢在兵变之后登上三公之位,并且录尚书事,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全面掌控朝政。
如果他一个人觉得吃力,那就让袁隗一起录尚书事,两兄弟一起执政,分担一些职权。
对此,袁逢有些恍惚,有些犹豫。
“可是,我们…是汉臣啊…”
“父亲,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必须掌权,只要掌权,我们说我们是汉臣,我们就是汉臣,没有人可以改变,如果不掌握权力,就算我们是汉臣,也会被旁人打成汉贼!”
袁树低声道:“无论如何,绝不能让刘悝真正掌权,否则…里克前车之鉴,父亲难道不知道吗?还是说父亲也想品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苦楚?父亲,袁氏是通过兵变打垮了宦官废掉了刘宏!
如果不掌权,让刘悝掌权,等他羽翼丰满,他难道不会对袁氏产生忌惮之心吗?或者说就算他不忌惮,他身边的人,他的儿子,不会忌惮吗?有些事情不在于我们想不想,而在于我们能不能!”
袁逢咽了口唾沫。
他知道,袁树说的是对的,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博弈,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袁氏家族通过兵变废掉了刘宏,拥立了刘悝,这就是现实,刘悝一旦真正掌权,他必然会对袁氏产生忌惮,他必然会担忧自己的皇位会继续被袁氏威胁。
届时,他必然动手。
所以,袁氏没有别的选择,必须要掌权,必须要待在这个位置上不能下来,否则,必然倾覆。
这是他早就明白的事情。
但事到临头,真的要登上这个位置的时候,他依然感到犹豫。
不过袁树是一点都不犹豫的,袁树极力鼓动袁逢,给他加油打气,使他树立了信心。
至于袁逢所担心的一门两公会不会引起天下非议的事情,袁树也认为这毫无意义。
“一门两公对于袁氏来说只是象征,如此大的功劳,如此大的权势,有没有一门两公都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已经不需要考虑了。”
袁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由袁逢、袁隗分别担任司空、司徒,录尚书事,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凡事以袁逢为主、袁隗为辅,商议着来执行。
另外,以司隶校尉段颎为太尉,并且为他加将军衔,这是袁树答应段颎的,袁树要兑现承诺。
段颎不会在朝廷里拥有很大的话语权,但是他可以得到将军衔,未来如果有战事,可以通过将军的职权领兵出征。
这也是袁树对他的承诺。
毕竟段颎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帮助和情报,斩杀了王甫,也是重要功臣,分得一部分胜利果实是理所当然的。
如此,袁逢、袁隗和段颎三人就可以构成新的最高执政团队,架空刘悝、控制权力,构建成兵变之后的基本政治格局。
政权要掌握在手,兵权也要掌握在手,不能给刘悝安排自家亲戚担任大将军、掌握军队的可能,雒阳五大常备军系统必须要全部掌握在袁氏手中。
卫尉系统的武装,光禄勋系统的武装,北军五校,城门校尉和执金吾系统的武装。
这五支中央财政拨款养着的军队,必须要安排袁氏亲信掌控,不能假以外人之手。
除此之外,重要的司法权也必须要掌控在袁氏手中,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也必须要在袁氏的掌控之中,不能假以外人之手。
行政权、司法权和兵权全部掌握在手,利用这些权力构建一个符合袁氏利益的政治架构,建立起来,推行下去,构建起全新的政治秩序。
这是袁树的建议。
袁逢对此十分满意,连连称赞袁树想得周到,但同时也有担忧。
“大权独揽,权倾朝野,这从来不是好事,天下人如果对此感到不满,有异议,又当如何?”
“父亲多虑了。”
袁树摇头道:“吾辈举事、废帝,是以诛灭宦官、拨乱反正为名义而行事,这是天下人的愿望,这是天下人共同的期许,诛灭宦官,清算奸佞,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袁氏执政的局面,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人可以反对。
党人是我们袁氏保下来的,宦官是我们袁氏除掉的,仇怨是我们帮他们报的,他们不感谢我们也就算了,居然还要反对?这种无耻的事情如果真的有人做出来了,那我们派兵征讨、镇压,就是师出有名,绝对没有异议。”
虎贲军全军覆没了,但是羽林军还在抵抗,所以袁氏大军还有最后的一些收尾工作要进行。
袁树立刻安排廉达率领一千猛士去进攻羽林军,自己则和袁逢一起前往北宫中的西宫,带他去见刘宏,并且安排紧随其后的废立之事。
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胜利果实尚未吃下肚,所以还不能松懈,现在必须要抓紧时间办事,巩固兵变之后的最新格局,将胜利果实牢牢掌握,然后一口吞下肚。
所以在前往北宫的路上,袁树就不断和袁逢商议这些事情。
袁逢也从最开始的狂喜中逐渐回过味儿来,开始与袁树商议兵变之后整顿局面、夺取权力、论功行赏的事情。
袁树的意思很简单,兵变之后,有一件事情必须要清楚明白。
兵变是袁氏主导,袁氏出力,袁氏冲锋陷阵,而刘悝不过是坐享其成,得皇位就够了,实权,必须要牢牢掌握在袁氏手中。
所以,袁树建议袁逢在兵变之后登上三公之位,并且录尚书事,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全面掌控朝政。
如果他一个人觉得吃力,那就让袁隗一起录尚书事,两兄弟一起执政,分担一些职权。
对此,袁逢有些恍惚,有些犹豫。
“可是,我们…是汉臣啊…”
“父亲,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必须掌权,只要掌权,我们说我们是汉臣,我们就是汉臣,没有人可以改变,如果不掌握权力,就算我们是汉臣,也会被旁人打成汉贼!”
袁树低声道:“无论如何,绝不能让刘悝真正掌权,否则…里克前车之鉴,父亲难道不知道吗?还是说父亲也想品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苦楚?父亲,袁氏是通过兵变打垮了宦官废掉了刘宏!
如果不掌权,让刘悝掌权,等他羽翼丰满,他难道不会对袁氏产生忌惮之心吗?或者说就算他不忌惮,他身边的人,他的儿子,不会忌惮吗?有些事情不在于我们想不想,而在于我们能不能!”
袁逢咽了口唾沫。
他知道,袁树说的是对的,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博弈,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袁氏家族通过兵变废掉了刘宏,拥立了刘悝,这就是现实,刘悝一旦真正掌权,他必然会对袁氏产生忌惮,他必然会担忧自己的皇位会继续被袁氏威胁。
届时,他必然动手。
所以,袁氏没有别的选择,必须要掌权,必须要待在这个位置上不能下来,否则,必然倾覆。
这是他早就明白的事情。
但事到临头,真的要登上这个位置的时候,他依然感到犹豫。
不过袁树是一点都不犹豫的,袁树极力鼓动袁逢,给他加油打气,使他树立了信心。
至于袁逢所担心的一门两公会不会引起天下非议的事情,袁树也认为这毫无意义。
“一门两公对于袁氏来说只是象征,如此大的功劳,如此大的权势,有没有一门两公都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已经不需要考虑了。”
袁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由袁逢、袁隗分别担任司空、司徒,录尚书事,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凡事以袁逢为主、袁隗为辅,商议着来执行。
另外,以司隶校尉段颎为太尉,并且为他加将军衔,这是袁树答应段颎的,袁树要兑现承诺。
段颎不会在朝廷里拥有很大的话语权,但是他可以得到将军衔,未来如果有战事,可以通过将军的职权领兵出征。
这也是袁树对他的承诺。
毕竟段颎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帮助和情报,斩杀了王甫,也是重要功臣,分得一部分胜利果实是理所当然的。
如此,袁逢、袁隗和段颎三人就可以构成新的最高执政团队,架空刘悝、控制权力,构建成兵变之后的基本政治格局。
政权要掌握在手,兵权也要掌握在手,不能给刘悝安排自家亲戚担任大将军、掌握军队的可能,雒阳五大常备军系统必须要全部掌握在袁氏手中。
卫尉系统的武装,光禄勋系统的武装,北军五校,城门校尉和执金吾系统的武装。
这五支中央财政拨款养着的军队,必须要安排袁氏亲信掌控,不能假以外人之手。
除此之外,重要的司法权也必须要掌控在袁氏手中,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也必须要在袁氏的掌控之中,不能假以外人之手。
行政权、司法权和兵权全部掌握在手,利用这些权力构建一个符合袁氏利益的政治架构,建立起来,推行下去,构建起全新的政治秩序。
这是袁树的建议。
袁逢对此十分满意,连连称赞袁树想得周到,但同时也有担忧。
“大权独揽,权倾朝野,这从来不是好事,天下人如果对此感到不满,有异议,又当如何?”
“父亲多虑了。”
袁树摇头道:“吾辈举事、废帝,是以诛灭宦官、拨乱反正为名义而行事,这是天下人的愿望,这是天下人共同的期许,诛灭宦官,清算奸佞,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袁氏执政的局面,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人可以反对。
党人是我们袁氏保下来的,宦官是我们袁氏除掉的,仇怨是我们帮他们报的,他们不感谢我们也就算了,居然还要反对?这种无耻的事情如果真的有人做出来了,那我们派兵征讨、镇压,就是师出有名,绝对没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