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不是袁术 > 一百四十一 一心会,出动

一百四十一 一心会,出动(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这场大水来得很突然,虽然不甚猛烈,但是突如其来的袭击还是让人猝不及防。  

雒阳城内还好,毕竟基础建设足够,且主要的防灾力量都在城内,所以城内尽管也被大水侵袭,到底没有引起什么大的动乱。  

但是城外就不一样了。  

雒阳城外是贫民窟一样的存在,三十多万人居住于此,没有城墙,没有排水设施,且地势比较低,好几个人口密集的贫民窟完全就是洼地,大水一来,遂成泽国。  

道路被毁,房屋被淹,地面上的水很深,城外居民不得不爬上屋顶求生,但是举目四望,哪里还有生路呢?  

当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很多人都因为没能及时爬到高的地方被水淹死,惨不忍睹。  

雒阳驻军和全部的防灾力量虽然全面动员起来,但是也主要负责保护雒阳内城和皇宫,保全达官贵人们不受损失,保护他们不受大水的威胁。  

至于城外的灾民…  

谁在乎他们呢?  

所有人的心思都在雒阳城内,雒阳城外根本没有人顾及到,反正他们是最为卑贱的一群人,就像是韭菜一样,割了一茬,还能自己长出来,根本不需要担心。  

袁树当时正在首阳山下的一心会总部主持召开一心会的月例会,商讨进一步细化一心会会规的事情,同时商讨提拔一批新的干部充实干部队伍。  

就在这个时候,贾诩披着斗笠急匆匆从雒阳城赶来,把一些事情告诉了袁树,袁树遂得知了雒阳城外的惨事。  

他有点坐不住了。  

“都是人命,雒阳驻军居然不去救人?就那么冷眼旁观城外三十万黎庶为大水所害?他们干什么吃的?”  

贾诩只能叹息。  

“雒阳城里也淹了水,驻军只顾着保护军事要地和达官贵人,哪里有心思去顾及城外黎庶?而且驻军只有一万多人,城外黎庶却有三十多万,受灾者少说也有十万,驻军根本顾不过来。  

我来之前,听说朝廷正在商量怎么救灾,但是商量了两三天,没有结果,听说是国库空虚,拿不出钱来,所以就拖着,估计他们也只有听天由命了,但愿这大雨尽快停歇。”  

袁树皱着眉头,想了想,还是过不去心里那关。  

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  

“文和,我打算召集人手前去救灾,咱们这里有房屋,有空地,有粮食,可以作为临时避难所,把雒阳难民接过来安置,等大水退去再让他们回去重建家园,岂不美哉?”  

贾诩愣了愣,深深地看了看袁树。  

少顷,贾诩摇了摇头。  

“公子,我建议您不要这样做。”  

“为什么?当初茂陵大雪,我就是这样赈济饥民的,当时还获得了朝廷嘉奖。”  

“这里不是茂陵,这里是雒阳,天子脚下。”  

贾诩摇头道:“茂陵远在关中,甚至可以算是前线边地,远离京畿之地,天子看不见,摸不着,不甚重要,朝廷可以不在乎,但是雒阳乃天子居所,首善之地,意义非凡。  

天子都没有下令救人,公子却去救人,这叫什么?往好了说,这叫为君分忧,往坏了说,这叫邀买人心!在天子脚下邀买人心,公子,有心之人要是做文章,可不是好事。  

您的叔叔刚刚成为司徒没有多久,袁氏兴旺、名气增长,正是天下注目之时,此时此刻,袁氏族人更应该低调行事,韬光养晦,避免太过出挑,否则就算是袁氏,也会很难受。”  

袁树沉默了一会儿。  

他知道贾诩说得很对,这个时候低调行事、韬光养晦是应该的。  

可他就是过不去心里那关。  

那些人都是无辜的,见死不救,他如何做得到?  

至于邀买人心…  

反正也要推翻这个小皇帝,宰了那群狗宦官,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邀买人心,又如何?  

怂货不敢做的事情,我如何不敢做?!  

什么叫致良知?  

什么叫知行合一?  

这就是!  

于是袁树下定决心,坚决地摇了摇头。  

“文和,我问你,见死不救,是错误的事情吗?”  

贾诩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是。”“人遇见无辜者遇难,伸出援助之手,这是良知吗?”  

“是…”  

贾诩又愣了一下,便知道袁树到底要说什么了。  

他看着袁树,面色上闪过一丝挣扎,便又开口道:“公子,在危急关头,人应当学会变通,不同的事情,不能用同样的眼光去看待。  

此时此刻,正是变通之时,如果您因为这件事情而遭到猜忌,从而导致致良知之大业不存,天下人又该如何的失望落寞呢?  

公子,您一定要知道,朝廷里那些达官显贵,让他们为民谋利做正事,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可让他们谋取私利,坏别人的事,他们都是无师自通的天才。”  

袁树站起了身子,走到了贾诩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文和,致良知如果可以变通,那就没有必要继续存在了,我也就没有必要组织一心会、建立知行学府了,继续让今文经学大行其道,连古文经学都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天底下,就是因为有那么多的变通,才让卑鄙小人多了许多的空子可以钻,而我们之所以聚在一起,就是要对这种事情说不,就是要对这种卑鄙的顾虑说不。  

如果连我们都多出了这样的顾虑,都为了朝廷里那些无能鼠辈而产生顾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