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不是袁术 > 七十 我不接盘谁接盘?

七十 我不接盘谁接盘?(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上代家主袁汤的政治资源的大部分都归了袁逢。  

袁汤的长子袁成命不好,比袁汤还早死,所以袁汤死后,大部分传承都给了袁逢,少部分传承给了袁隗。  

袁成的继承人袁绍那时候还小,根本用不着这些东西,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袁逢手握袁氏家族的主要资源。  

所以由袁逢稍微操作一下,让袁树多拿一些政治资源,并非不可以。  

真要操作成功了,那袁树另立门户的条件绝对比当年袁良、袁昌父子二人另立汝南袁氏时的条件要好得多。  

这件事情确认之后,袁树就铁了心要留在右扶风发展自己的势力,决定要在这里把未来的“扶风袁氏”的根基给打下来。  

不过袁逢到底还是有点担心,他还是觉得右扶风不够安全,想让袁树换一个地方发展。  

“术,如果你当真有这样的想法,为父会支持你,不过关中之地到底艰险,又有羌人、匈奴人威胁,无论右扶风还是京兆尹,都很难说是立身之地,为父还是建议你选择弘农郡,你以为呢?”  

袁树想了想,摇了摇头。  

都决定走上一条高大上的造反之路了,越安全的地方就是越危险的地方,越危险的地方就是越安全的地方,这种事情袁树并非不懂。  

关中、凉州固然危险,时不时的会有动乱,但是动乱,就意味着统治力的不足,就意味着朝廷掣肘的可能性降低,就意味着可操作性大大增加。  

混乱,就是阶梯,不管是针对出身寒微者,还是出身高贵者。  

但凡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没有混乱相助,那成就自然十分有限。  

而且,他在这里获得了至关重要的成长,他的恩师马融就在这里长眠。  

他也在这里战斗过,跟随他、保护他的一心会员也有一百多人战死,他们的血洒在了这块土地上。  

所以袁树回绝了袁逢的好意,表示自己如果真的自立门户了,那么一定会在茂陵,在右扶风,如若不然,袁树总是觉得自己对不起那些因为相信他而死的人。  

对此,袁逢也没有勉强。  

他觉得袁树经历过一场战争之后,的确也成长了不少,对这片土地有感情,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便没有进一步劝阻。  

随后,袁树开始积极营建良庄。  

应该说袁树在右扶风获得土地的过程是非常顺利的。  

主要右扶风那么大一块地方,在册人口还不到十万人,多的是荒废的无主土地,还因为战乱成为了人口净流出地区,想送人都找不到送的对象,土地价格自然不可能高到哪里去。  

难得袁老爷心善,愿意点钱买走这些土地恢复生产,对于地方财政来说,还真是一件大好事。  

就是之后的风险需要袁树自己承担,万一被羌人突袭了,被土匪抢劫了,那些损失官府可不会赔偿。  

所以沈恪一开始还好心的劝说袁树不要买那么多土地,要买,也别在右扶风买,有些东西便宜是有便宜的道理的,他担心袁树想要经营田产不得,最后亏得血本无归。  

袁树笑了笑,大义凛然地表示——大汉处在危难之中,为国接盘是王道!我不接盘谁接盘?  

右扶风度则肃然起敬,对袁树刮目相看,表示大汉朝居然能出现您这样一位出身高贵的大冤…不,大善人,那可真是天子陛下的福气啊!  

他可不知道袁树这是在为养军队做准备,所以二话不说,就用比较低廉的价格半卖半送,给袁树批了一百顷土地,火速办好了交接手续,快速交割土地,拿到卖地款项,生怕袁树反悔。  

养军队,需要人,需要土地,需要粮食,需要装备,需要训练空间,需要其他的日常销,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良庄就是袁树的根据地。  

他钱买那么多土地,就能搞起屯田了,就能自己培植武装力量了。  

有了土地,有了钱,他就能收拢流民、难民,把那些离散在外的人口都收集到自己的良庄内,给他们提供生活物资和生产资料。  

然后,他们就是良庄的一份子,就是袁树和一心会的铁杆支持者。  

一心会成员是袁树的骨干,那么良庄里的农户就是血肉,一方面是助农的旗帜高高飘扬,一方面则是暗中积蓄人力、物力。  

一心会旗下有很多逐渐成长起来的农业人才,他们背靠袁树和一心会,拥有充足的物资,所以大行代田法,推广农具、牛耕,将最精良的农耕技术传授给良庄的农民们。  

这些操作大大提高了良庄的农业生产水平,使得良庄的粮食产量远高于其他地区的粮食产量。  

且一心会还有配套的一心钢铁有限公司。  

良庄建立起来之后,袁树就把位于右扶风和京兆尹的两家作坊都给迁移到了良庄内,从此主要为良庄提供高品质农具。  

随着时间推移,良庄收纳的难民和流民越来越多,甚至还有来自羌地的逃难的羌人,袁树二话不说,一并收下,使之与汉民杂居。  

人数多起来了,土地就要继续增多。之后的两年里,袁树又打着助农、恢复生产的大义旗帜分批购置了更多的荒地。  

这些行动也非常顺利。  

主要新上任的右扶风度则干脆就是袁氏故吏出身,对袁树更是予取予求,而且袁树经营良庄、恢复生产对于当地是挽留人口、增长繁荣度的好事情。  

且袁树和其他纨绔子弟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