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航发霸主 > 第107章 市场

第107章 市场(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晚上吃饭的时候,除了苏长空第一次见的莫东外,还有一个人他不认识,汤厂长介绍的时候只说了名字叫孟军,没有具体的说职务。  

汤厂长不说,苏长空也不问,苏富民跟钟海就更不提了,他想看看苏长空是如何应对这种场面,毕竟苏富民他们之前可没有机会与国内航空巨头高管在一起吃饭。  

开始的话题无非就聊聊秦川风土人情,还国内航空界的一些发展趋势,不过很快在一些铺垫之后,大家就扯到一件事情上了。  

“老孟,你可不要小看长空年纪小,在航空发动机这块他可是海陆空通吃,空中轰6用的涡喷8,海上062护卫艇上的舰用燃气轮机,陆地上使用的燃气轮机发电机,都是经过长空的调试后成功进入实现用化的。”汤厂长道。  

“汤叔,这个高帽我可不敢戴,这些成果都是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夜以继日攻关的结果,我最多只是一个起个沟通的作用。”苏长空一听汤厂长在捧他,他就开始提防了起来。  

“老孟,我差点忘了说,长空除了技术高超外,能说会道的水平不比他的技术差。”汤厂长笑道。  

“长空,我可没少听老汤提起你,今天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你老师袁教授现在可是航空系统中的顶级材料专家,今天咱们难得遇见,要不你给运7把把脉。”孟军道。  

相比汤厂长对苏长空知根知底,孟军更多相信的是苏长空老师袁教授的名声,毕竟不是谁都能一见面就相信一个大一新生在被大家视为工业名珠的航空发动机上有很高的造诣。  

可是苏长空反而很高兴,他现在在太年轻,他很明白什么是捧杀,站得越高摔得越惨这个道理对于两世为人的苏长空来说看得很透。  

“原来这个孟军是秦川飞机厂的啊!”苏长空已经大概的推断出孟军的来历了。  

在国内的航空工业里,飞机厂的地位是主体,甚至航空发动机都是以飞机厂的某一型飞机而存在的,比如现在在秦川航空发动机厂在试制的贝斯发动机,它是给歼轰七做配套的,结果歼轰七暂停时,贝斯发动机试制也就暂停了,甚至歼轰七首飞十几年后贝斯发动机才完成国产化。  

这也为什么国内航空发动机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时间已经大大超过了飞机的研发时间,如果不提预研,发动机会拖飞机研发有后腿,后世的不少飞机像什么歼10之类的都是因为发动机的滞后一直要进口发动机。  

苏长空想搞航空发动机,迟早要与这些飞机厂接触,于是苏长空就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把脉谈不上,倒是有几点看法,这第一点就是运7这个项目好啊,市场广阔,既能当客机,又能当货机,现在国内无论军用还是民用市场对这种飞机的需求可是相当有旺盛。”  

苏长空些话一出,大家都是一愣,他这样简直就答非所问,不过也有人例外,  

“苏长空这小子,又在玩什么花招?”汤厂长心道。  

“长空这小子也太胆大了,飞机这种东西也敢用民品的思路!”苏富民现在天天跟民品打交道,苏长空一提市场二字,苏富民就有点想法了。  

“这个苏长空果然跟老汤说的一样,看问题的方向相当的独特。”孟军一想到这,还真对苏长空来了兴趣,心中甚至在想,说不定自己的眼前的困境可以让苏长空换一个全新的角度给自己出一个主义。  

于是他说,“长空,你这想法果然很有创意,能不能再讲得具体一点?”  

“没什么具体的,其实就是想办法筹集资金,直接把运7短板先补齐了,不要一味的迎合客户,飞机下线了客户就算有意见,可是总比没有得用好吧!”苏长空笑道。  

“资金?短板?这个苏长空看得还挺准,只是这种已经十几年的僵局,自己真能打破吗?”孟军没想到苏长空居然看的如此之透。  

大家一下子陷入了沉默。  

孟军心中的关于运输机的僵局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国内资金有限,将重点放在了战斗机和轰炸机上面,像歼6,歼7,轰6,基本上是集中了整个航空工业的技术和资金,这一点是国力问题,即便是苏长空这个重生人世也不能解决。  

第二就是,50年代到70年代航空发动机工业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概括,运输机的动力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就已经从活塞,涡桨,涡喷,涡扇来了一个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国内由于工业底子差,战斗机止步在涡扇,运输机自然更慢,停留在活塞发动机。  

以活塞发动机为动力的运输机运5在50年代末就以安-2为蓝本仿制成功,不过运5只有1.5吨的载重远远达不到空军的需要,于是与安-2相继引入的伊尔14就成为了新的研制对像,命名为运6。  

伊尔14依旧是以活塞发动机飞机为动力,载重翻了一倍,达到了3吨。运6项目启动的同年安24进入国内,安24载重达到了5吨,这一下运6的地位就尴尬了,不仅如此,次年以安24为蓝本的运7也启动了,此时运6这种载重相比运7小一半,而且还是使用活塞发动机的运输机的命运就注定了,2年后运6下马。  

可接下的运7命运也是相当的不顺,项目上马后四年第一架飞机就完成试飞,或许是这次从活塞发动机跳到涡桨发动机步子太大了,运7接下经历了16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