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 405 去燕京领奖的路费

405 去燕京领奖的路费(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历史上,路遥确实获得了这一届茅盾文学奖。  

夏红军原来在网上看到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故事,竟然没钱来燕京领奖。  

路遥在电话上告诉弟弟:领奖去还是没有钱,路费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请客,还要买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让他自己再想一下办法。  

后来他弟弟赶回延安,找到了当地一位领导,将实际情况说了一下。说完后,那位领导惊得从办公室桌子后面站了起来,面对房顶半天没有讲话,这位精通俄语的领导,用俄语说:“这是天大的笑话。”  

最后领导冒着犯错误的风险,说:先拿5000元,立即送给路遥,让他在北京把所有的发票给我带回来,在延安地区想办法给他报销。他说这一辈子他是唯一的一次犯错误了。  

当弟弟拿着5000元,赶到西安的火车站时。弟弟对哥哥路遥说,以后不要再获奖了,否则去哪里找外汇。说到这里,路遥只说了一句话:“日他妈的文学”。  

这些来到这时代网上所看到的东西,深深触动了夏红军。  

是否帮帮他?  

夏红军心里想着。  

安西市。  

三月初的安西还是比较冷,路遥坐在自己阴冷的小屋里,点着一支烟,看着窗外对面屋檐的残雪发呆。  

书桌上放着一份书函。这是这是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发来的邀请函,于3月29日在燕京召开第三节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颁奖仪式,同时颁发奖金5000元。  

5000元?  

能不能提前先给我?  

但路遥知道,自己没脸开这个口。  

可是自己真的需要钱啊.....  

去燕京的路费已经凑齐,但是还有别的花费,比如请客送书,感谢自己的朋友和曾经帮助过的人。  

其实,作为体制内的作家,每月工资一百元,而且这部《平凡的世界》给他带来三万元的稿酬。  

三万块,这在这个年代已经是了不起的数字,但花费更快家里的开支,供养养父母、亲父母,接济兄弟姐妹,看病,还有自己的要抽烟......  

想到抽烟,路遥咳嗽几声,看着指头间袅袅升起的烟雾,忍不住苦笑。  

医生早就告诫他戒烟,可就是戒不住,每天长时间的写作全靠烟用来提神。  

获得茅盾文学奖,这本来是件多么高兴的事,怎么到自己这里反倒作难?  

不行,借钱?  

路遥站起来,匆匆出了房门,他要到巷道口一家小商店的公用电话给自己弟弟打电话,说明自己现在的窘境。  

电话那边,弟弟沉默了下很快就答应,让他放心,钱绝对可以找到。  

路遥略感放心,又向自己的家里慢慢走去,这时候后面突然响起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回头一看是邮递员。  

“路作家,你的汇款单。”邮递员认识这个胖胖的中年男人。  

汇款单?  

最近我没写什么书也没稿费啊?  

路遥感到有些奇怪,接过汇款单:从燕京寄来的,5000元!  

汇款人:陈招娣。  

在留言处写着一句话:您的一位忠实读者,喜欢您写的《平凡的世界》,对您获奖表示祝贺,略表心意。”  

陈招娣是谁?好像是个女人名字。  

路遥努力回忆着自己认识的人,好像从未听过这个人。  

不过既然是《平凡的世界》读者,路遥倒也不是很惊讶,自从这本书发表特别是经过在央广电台播出之后,他受到许多读者的来信,好多人在信中说受到书中孙家两兄弟故事的鼓舞。  

其中一位青年说高考失利,心灰意冷蹬起了三轮车,后来他读了他写的作品,热血沸腾,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他记得那个青年名字好像叫马云。  

但像读者一次给邮寄5000元的还没见过。  

或许是个大老板吧?  

现在急用钱,等以后打听到这位好像的读者一定感谢她,如果自己手头宽裕也还给人家。  

路遥这样想着,赶紧转身又向巷道口走去,他要给弟弟说钱已经筹到不用在麻烦他。  

他感到自己的脚步都轻松了许多。  

第三届茅盾奖文学奖颁奖典礼于3月29日人民大会堂举行,今天清晨,夏红军早早起床,陈招娣也没去上学非要给夏红军收拾打扮。  

要去人民大会堂领奖,那可是国家领导人去的地方,不好好打扮一番怎么行?  

黑西装,黑皮靴、白衬衣,打着领带,陈招娣还非要在他头发上喷一些摩丝。  

经过一番精心打扮看上去比以前果然帅气了许多。  

夏红军刚出客厅迎面就看到背着画板准备出去写生的韩宁。  

“哥们,可以啊......”韩宁一脸羡慕,获得了国内文学界最高大奖,也就意味着奠定在文学界的地位。  

出去别人介绍那就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XXX,比你一大堆作家诗人的名号都管用。  

“领奖回来要请客啊.....最起码在全聚德!”韩宁开起了玩笑。  

“没问题。”夏红军一口答应,不过又说道:“我说韩宁,我一本书写一年稿酬不到3000块,获奖也才5000元,还不如你一幅画卖的多,有啥羡慕的?”  

这小子自从到香江转了一圈,又获得了一个新锐画家的名头,回到燕京以后身价立刻水涨船高,他的画经常有人上门购买。  

起价3000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