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汉吴大决战在即

第三百四十一章 汉吴大决战在即(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汉军拿下江陵。  

荆州战局开始由僵持朝着有利于汉国的方向发展。  

罗宪、罗尚、张翼、文武四将率领汉军主力与孙皓增援舰队对峙,汉军水军在吨位上不如吴军楼船,但在补充方面却要强过吴军甚多。  

有水泥船的补充,汉军水军损失几艘船,并不觉得心疼,相反,要是二艘或者三艘能够拼掉吴军的一艘,那对于汉军来说,就已经赚了。  

就在赵广拿下江陵的同一时间,在夏口、石阳一线,汉、吴两国水军虽然大仗没有,但小仗却是隔三差五的开打。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对峙情况,汉军一方是因为赵广要先解决江陵这个难题,以免真正决战之时,江陵城的吴军突然从汉军后方杀出。  

吴军一方则是被战场上的有利态势给迷惑了,由于对水泥船这种新型的造船手段缺乏了解,孙皓、张象、沈莹等人对损失比还有些洋洋自得,认为这么互耗下去,先挺不住的一定是汉国一方。  

夏口外,长江江面上。  

吴军舰队威风凛凛的横列于江中,在靠近南岸的水寨中,孙皓的七层楼船上灯火通明,一场庆功的盛宴正在进行。  

“陛下,那赵广不是有言,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可致千里吗?我们大吴强大的水军可以依靠战舰性能上的优势,对汉军水军形成压迫,从而为全胜奠定基础。”在孙皓的七层楼船上,张象、沈莹正兴奋又紧张的向孙皓描绘吴军大获全胜的场景。  

孙皓的军事指挥能力,与祖父孙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孙权虽然有十万之戏称,但好歹也打过几场胜仗,还真算不上能力有多差。相比而言,孙皓则完全是瞎指挥,凡是他亲临上阵的战事,不大败就已经对得起大家了,久而久之,弄得吴军将领对孙皓亲率大军出征紧张无比。  

打赢没有可能,打输了却要背黑锅。  

这孙皓执政时期的吴国将领,就是这么悲催。  

孙皓甚是开心,左拥右抱前丞相张布的二个女儿,大笑道:“赵贼在北方屡战屡胜,以为到了这江河之上,也和陆地一样可以纵横狂奔,哪料想遇上我大吴的无敌舰队,来人,上酒,今日朕与诸将痛饮,不醉不归。”  

吴军上下个个兴奋,张象、沈莹虽然对汉军愿意承受损失的奇怪举动感到不解,但也不好提出来惹得孙皓不快。  

五月下,江陵失陷的消息终于传到夏口,孙皓听说诸葛靓献城投降,儿子孙虔被杀后,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将诸葛靓阖家族诛。  

只不过,诸葛靓在吴国早就没了什么至肉亲属,唯一的三个侍婢还是孙皓玩够了强塞来的,也有监视的意思,在诸葛靓归汉之后,这三个女人死不死的,诸葛靓自不关心。  

与孙皓的关注点不同,张象、滕修、沈莹等人对江陵早就不抱什么希望,他们更在意汉军水泥船的出动规模。  

百余艘?  

这是下饺子吗?汉国怎么有这样强大的实力,在短时间内建造这么多的船只?  

带着这样的疑问,吴军将领们迅速出动,在付出了五艘走舸的情况下,终于成功俘获一条水泥船。  

当他们敲开水泥船的船壁时,才发现这条船竟然是用沙石和铁架子作为材料,这些东西相比木料来说,更加的容易找到。  

孙皓听到滕修等人禀报,汉军的战船是用沙石、铁条等物建造时,也开始不淡定了。原来汉军之所以三换一、四换一都愿意,却是因为水泥船建造的成本太低了。  

“这水泥船我们能不能造?”孙皓气急败坏,当着吴军诸将的面,大声质问道。  

负责督造战船的吴将吾彦被点名,只得无奈的上前禀道:“陛下,这水泥船要造的话,其他倒也不难。难就难在水泥的配方,这沙和石要怎么配比才合适,中间又要加入什么别的东西,汉国在这方面封锁得紧,我们暂不得而知。”  

孙皓听吾彦这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配方不知晓,你们是群猪吗?不会去收买汉国的工匠,不会多搞几次试试?”  

“陛下教训的是,属下这就去办?”吾彦被孙皓痛斥一番,无奈黯然退下。  

陆抗被调离之后,陆晏、陆机等人跟着去了交趾,其余亲近的将领则被分派了相对不重要的闲职,比如吾彦,这是一员能够徒手与老虎搏斗的猛将,却被孙皓猜忌,从战场的一线调到二线,担任建船的辎重营偏将。  

心情不好,又做的不是自己擅长的工作,吾彦哪有什么兴趣去研究水泥船的构造?  

“陛下,汉军有水泥船助力,时间若是拖延下去,对我军将越发的不利,末将建议,我军要趁着战船尚占优势的有利时机迅速出兵,与汉军在夏口进行决战,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滕修老成持重,对孙皓建议道。  

孙皓连连点头,此时他已经乱了方寸,滕修之言虽然不是什么妙招,但总比一脸垂头丧气的沈莹、张象要强了不少。  

在孙皓的严令下,沉寂休整了多时的吴军楼船舰队再一次拔锚起航,向夏口城逼迫过来,从斥候处得知吴军异动的罗宪,立即遣了飞舟向正在云梦泽中东进的赵广送信。  

此一时,汉军水军的大小舰船已经增加到五百余艘,其中水泥船达到了二百艘的规模,接近了总数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在公安、西陵、夏口等地的船坞内,又一批新的水泥船正在阴干,不消十余天就能下水投入使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