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二百九十六章 羊祜杜预很无奈

第二百九十六章 羊祜杜预很无奈(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杜模在洛阳找了个酒肆住下。  

这类吃住一体的住处,相当于后世的酒店,档次也不一样,杜模身上有钱,当然不会住太差的,不过,他也没住最好的驿馆,因为没那个必要太高调。  

在安顿好了之后,杜模即召来门口的小厮,遣他给杜府的长公子杜锡送信,杜锡是杜预的长子,年纪仅比杜模小了三岁。  

以此而论,自然不可能是司马氏的儿子。  

杜锡的老母是杜预的侍妾,如今正在京兆郡杜陵县,杜模这次将杜锡母亲的几句话带过来,也是存了通过杜锡说服杜预的想法。  

司马氏与杜预无子女。  

杜预生了好几个儿子,当然不会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没子女的主要原因还是在高陆公主那里。  

杜预是聪明人,应当会分得清楚,是一个女人重要,还是家族的传承重要?  

夜上柳梢的时候,杜锡急冲冲的跑了进来,一见到杜模,即开口叫唤起来:“四叔,你怎么来了,我娘她身体可好,还有太爷爷也都好吧。”  

杜模见杜锡一副急切的样子,连忙摆了摆手:“急什么,家里都好,你娘就是担心你爹的病,也不知道有没有好转?”  

杜锡黯然低首:“阿父这段日子被朝堂催促出兵的紧,脖子上有肿块又大了许多,洛阳城内的名医都找遍了,也都没什么用?”  

“元凯兄这病,也许只有长安的皇甫神医可以治了?”杜模摇了摇头,叹息道。  

皇甫谧在针灸方面很见功底,这些年来,又一直潜心研究医术,诸葛婉这样半途而废的不算,又收了不少的得意弟子。  

在大汉的医坊,有名有姓挂牌的医师足有百余位之多,杜模就曾亲眼见到,一个症状和杜预差不多的患者被成功的治好了病症。  

但可惜的是,杜预到不了长安。  

而皇甫谧也不可能到洛阳来。  

杜锡身为长子,对父亲杜预的身体状况很是关心,听到杜模说有人能治,立时激动起来。  

“四叔,你一定有法子,让父亲身体痊愈,是不是,只要四叔能够做到,我杜伯泽就算是刀山火海,也不皱下眉头。”  

杜模拍了拍杜锡颤抖的肩膀,道:“法子是有,不过,关键还要看你父亲的态度,洛阳的情况,你也清楚,这城是不好守了,我们杜家还是要早做谋算才好。”  

杜模一边说着,一边将杜家族老的信件递了过去。  

杜锡打开看罢,神情变幻不定,到了最后几行字时,终于变得坚定起来。  

“四叔,族老说乍办就乍办?不瞒四叔,这府中我也是不想呆了,那司马氏实在太狂妄了,家中之事非得她作主了才肯罢休,这日子和坐牢又有何区别?”杜锡忿忿然说道。  

国有国的纷争,家有家的难处。  

高陆公主是司马炎的姑母,嫁给杜预又是一桩政治婚姻,双方感情淡的没什么滋味,这司马氏得不到男人的滋润,心情又哪会开朗起来。  

女人的世界,无非就是府中的那些人和事。  

杜锡是杜家长子,也是日后继承家业的人。  

司马氏的主要精力,就是在寻摸杜锡的事情上,最近,司马氏更是将杜锡的终身大事盯的牢牢的,司马家不仅兄弟多,女人也多,给杜锡找一个司马家的女人,是司马氏主要的愿望和想法。  

杜锡听到还要找司马氏的人为妻,心中万分的不愿。  

老父杜预娶了高陆公主之后,过得是什么日子,杜锡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要找女人不有的是,何必自寻麻烦找司马氏。  

杜锡一心想要摆脱司马氏的束缚,而身在晋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唯有一个办法,就是投奔汉国。  

杜模与杜锡心意相通,两人又低首商议了好一阵,杜锡答应,将杜预的行踪和晋国洛阳守军的动向及时相告,这也算是向汉国一方递上了投名状。  

杜预此时,还在洛阳龙门一带的校场上操练人马,完全不知道长子杜锡已经将他给卖了。  

羊祜的身体虚弱,不耐寒暑,其他人来练军,羊祜、张华都放心不下,吃苦受累的也就只有杜预了。  

其实,杜预的年纪仅比羊祜小一岁,但就身体状况来说,却要比羊祜好太多,大脖子病虽然让杜预倍受折磨,但却并不致命。  

形象难看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杜预是靠才华吃饭,又不是靠脸袋讨好女人吃饭。  

这些日子来,经常与杜预一起在校场出现的官员,是前晋国中书令张华,之所以加一个前字,是因为张华的官职调整了,从朝堂的中书令变成了洛阳太守。  

张华对此虽有怨言,但在洛阳守任上,还是一样尽心尽职,他与羊祜、杜预都是做事情的人,彼此之间相处也和睦。  

从朝中重臣到一方太守,张华被排挤出了晋国朝中的核心官员圈子,这是必然的结果。  

相比贾充、荀勖等人的无耻和不择手段,张华太过于正直,也不会变通,不会讨好司马炎,就算在地方上政绩不错,也没有办法长期在朝中立足。  

在历史上,张华力主伐吴,与杜预一起为晋国统一立下大功,但很快就被排挤出了朝堂,不得不出镇幽州,在地方官任上政绩也是相当不错。  

这里还要多言一句,张华相传是张良之后,其九世孙张九龄也是唐朝的名相,张华还编纂了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范阳张氏也是传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