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二百零四章 第十二次北伐

第二百零四章 第十二次北伐(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弘农郡,卢氏。  

洛水中游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县城不大,因人口不多,城内县令都不设,只有县长、丞、役等寥寥几人,汉军猛虎扑食,一费吹灰之力,即占领了低矮的围堵城垣。  

洛水这条山间激流从卢氏经过之后,河道逐渐变宽,两边的农田房舍也越来越多,当年,中华文明的先祖们选择定居于此,就是看中了洛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有河流灌溉,有沃田耕种,有蚕桑种植,有族人生息繁衍。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了和平之上。  

战端一旦开启,毁灭的不单单是人,还有所有的一切。  

姜维提出“兵进洛阳”的激昂口号,让汉军上下士气高涨。  

参军周巨只是一个年轻的谋士,资历不够,经验不足,自无力反驳姜维的冒险策略。或许,这就是姜维选择周巨辅助自己的原因。  

相比马融、苏继、杜模等人,周巨是蜀汉旧臣之子,其父周群与姜维私交不错,同时,周巨在蒲阪渡逃脱,却又在无形中背负了“逃兵”的骂名,他也要用实际行动洗涮耻辱。  

汉军的普通底层的将士也不会去考虑会不会陷入危险,他们只知道要去攻打敌国的都城,这样的经历可能从军几十年都碰不到一次。  

最起码,以前的蜀汉军队根本打不到洛阳,就连长安也只能望秦岭而兴叹。  

张护雄接到姜维的命令,马上点齐无当营将士,沿途大张旗鼓、做足了声势沿洛水向宜城、洛阳一带进军。  

兵进洛阳。  

若是别人听到姜维的这一命令,或许还会犹豫是否错了。  

但张护雄不会。  

在他的心中,姜维就一直是他尊敬的师长,张嶷早年丧父,是实打实的寒门苦出身。  

张护雄和兄长张瑛在张嶷死后,虽然袭了爵位,但蜀汉的爵虚的多,实的少,若不是姜维在军中接济和教导,张护雄怕是没有今日的成就。  

何况,在急于立功的张护雄看来,姜维进军洛阳的想法,没有什么不对?要打就打司马炎的老巢,就算攻打不下来,吓也要吓他一大跳。  

汉军从卢氏出发,往洛阳进军。  

一路之上,汉军旗幡招卷,将旗如山如林,士卒铠甲齐整,刀枪箭矢林立,让人看到不由得赞许一声:好一支大汉强军。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亢激昂的歌声不时在队伍中响起。  

汉军之中,除去羌兵之外,带兵的军侯、都伯、队率等中低级将校不少是北方中原后裔,此时踏上故土,不由得心情激动高唱起来。  

这首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旋律简单,又传唱极广,此时随着汉军的前进步伐听来,有一种席卷天下、壮志满怀的豪迈之气。  

宜城。  

骠骑大将军司马骏忙的连一向注重的容貌也顾不得打理。  

在朝堂上,他司马骏可以许下豪言壮语,打姜维他觉得自己没有问题,假节、诸雍凉诸军事的职务,也以前也干过,只要把手底下的能打的战将笼络好就行。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司马骏性格比较豪爽,有点喜欢出风头,装逼的机会难得,一旦错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  

这一次,在朝堂上许下承诺之后,司马骏开始时,按照往常备战的进度,向各地发出征召郡卒、运输粮秣、辎重、器械的号令。  

但他这边还刚刚开始,陆陆续续的从各地收拢来的郡兵正在整编,猛然就听到姜维的汉军杀到宜城来了,这让司马骏倍感左右为难。  

这些年,司马家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晋国内部的情况了。  

用一句话来形容:外重内轻。  

能打的军队都派到了边地或者与蜀、吴接壤的地方,中原的腹心区域,就只剩下了不堪战的一堆吃闲饭的郡卒。  

但真到了战场上,单凭洛阳和宜城的郡卒,守城或是可以,野战则根本不是汉军的对手。  

无当飞军的名头,他司马骏也听说过。  

这些高原来的蛮夷,完全悍不怕死,他们就和当年秦国统一六国时的轻兵一样,敌人的首级就是一个个战功。  

“还是先等一等为好,反正杜预也快到宜阳了,还有张雄的追兵也在后面,到时候三面合围,姜维就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逃脱。”  

稳字当头。  

司马骏不是战场的新手,自然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现在可不是冲动和汉军野战的时候。  

司马骏这么一想,遂下令紧闭宜城四门,作固守计。  

汉军进抵宜城。  

姜维走的是水路,速度已经赶上来了,听斥候报说宜城四门紧闭,城中守备森严,姜维不由得眉头一展,淡淡的笑意涌上脸庞。  

周巨见姜维如此神态,甚是不解,问道:“大司马,敌军守城不出,我军兵少攻之不下,不知因何发笑?”  

姜维指了指宜城的方向,淡笑道:“司马骏,枉有知兵之名,却不过是胆怯之辈,他以为我要打他宜城的主意?与洛阳相比,宜城又算得了什么?”  

“姜琼,号令全军,绕过宜城,继续向洛阳进军。”姜维沉声喝令。  

“唯!”姜琼领令,急急向各部传令而去,这一位刚刚相认、名气又大的不得了的祖父,让他的心中充满了敬畏。  

不过,姜琼才二十出头,他还有时间好好的学习姜维的兵法,他也会努力的成长,不让天水姜氏籍籍无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