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514章开战

第514章开战(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合肥城南,巢湖边上,从数月前开始,就被化为军事禁区。  

梁军缴获的数万匹战马,圈养在巢湖湖畔。  

在外人看来,这里是梁军的马场,其实则是梁军的造船之处。  

高欢屯兵扬州,让士卒学游泳,都是迷惑左良玉的假象。  

看着梁军在江里狗刨,左军现在发出嘲笑,等高欢过了江,就够让他们哭泣了。  

长江数千里,就算郑芝龙水师强大,也不可能处处设防,只要梁军能将郑军水师吸引在扬州附近,那么梁军完全有机会从它处渡江。  

渡江需要船只,为了让左军相信,梁军在瓜州渡江,高欢将现有的船只,都集中在扬州,又令水营和沙船帮,在近海拦截江南与北明的船只。  

这么做的目的,便是让左良玉放心。  

因为左军大概知道,梁军有多少船只,而现在这些船只全部出现,左良玉和郑芝龙做了防备,再加上此前高欢放出消息船场被烧,左良玉便会安心下来。  

这时等左良玉一安心,梁军的机会便来了。  

左良玉没有想到,被毁坏的船场,已经在巢湖边上偷偷开工,三百多名工匠,近千名民夫,正赶造着小舢板。  

一旦这些船造好,梁军就可以自濡须水入长江,在南京上游的芜湖、当涂等地登陆。  

这样一来,等左军发现时,远在数百里之外,防备扬州梁军的郑家水师,想要拦截也来不及了。  

而一旦梁军渡过长江,左军不过土鸡瓦狗罢了。  

古代打仗,物资运输是个难题,濡须水连接巢湖和长江,能使大军从合肥一带进入长江攻击江南,也能自长江沿着濡须水进入巢湖攻击合肥。  

当年曹魏与东吴,发生数次濡须之战,便是意识到这条水道的重要性。  

这时,在巢湖边上,民夫扛着木头穿梭,工匠在船台上敲敲打打,制造着一艘艘的小舢板。  

现在船场的工匠,造不出大船,也来不及造大船,只造方便渡河的小船。  

高欢骑马过来,看见民夫和工匠们忙碌,湖边已经停泊了不少小船。  

“大王!沈大人过来了!”杨彦指着一群人提醒道。  

高欢抬头看去,只见沈廷扬与一群工匠走过来。  

“大王!”沈廷扬等人行礼。  

高欢微微颔首,直接开门见山,“造了多少船呢?”  

沈廷扬道“回禀大王,造了一百艘。”  

高欢看向停在湖中的舢板,“这一艘能运多少兵?”  

“一艘能运三十人!”  

高欢眉头往中间一挤,“这也就是说,一次只能过去三千人,加上辎重和马匹,一千人都难。”  

沈廷扬道“臣还人准备了两百个竹筏子,一次能运二千人!”  

高欢沉声道“此次南征,利在速决!最好是趁着,满清和伪朝没有反应过来,便击溃左良玉,一举鼎定战局。若是拖得久了,怕满清、伪明插手,吕大器等人或许也会加入战团。因此,寡人必须一次投送数万兵马过河,杀左良玉一个措手不及,不给左镇反应的机会。现在看来,船还太少了。”  

沈廷扬沉声道“臣会敦促工匠加紧制造!”  

高欢摇了摇头,“时间拖得越久,寡人悄悄造船之事,就越容易被左良玉发现。另外,伪朝和满清也会逐渐缓过劲来,届时局势将对寡人不利!”  

说着,高欢挥手道“拿地图来!”  

杨彦遂即取来一副地图,高欢翻身下马,与一众文武聚集在地图前。  

周延儒见此,不禁道“大王早有对策?”  

高欢指着地图道“这里!淮河支流池河与巢湖支流店阜河,相距大概一百多里。寡人准备将淮河中的小船,陆地行舟,拉入巢湖。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听后,都是一阵震惊,周延儒道“那恐怕要征调数万民夫,会不会走漏风声?”  

高欢沉声道“用不了多少民夫,你们忘记了寡人缴获了八万多匹战马吗?”  

“如果能将淮河中的渔船、小船运入巢湖,再加上船场建造的舢板和竹筏,大军定能杀左良玉一个搓手不及啊!”李平远兴奋道。  

周延儒听后,也高兴道“左镇占据江南,不施仁义,军民离心。吴三桂、洪承畴残兵败将,没有多少堪用的兵马。满清受李自成牵制,一旦开战,南下援助就是一句空话,况且也远水不解近渴。郑芝龙水军强胜,步军稀松平常,加之商人本性,见无利可图,未必全力助左。这次南征江南,大王只要速决,不使战事拖延,避免节外生枝,我们胜算很大啊。”  

高欢闻语摆了摆手,命令道“李平远你去探查道路!沈廷扬你多备圆木!周延儒你具体指挥施行!半月之内,寡人要率军出征!”  

“臣等遵命!”众人立时齐齐抱拳。  

八月底战争气氛逐渐浓后起来。  

此时,天下见隐约间,组成了以伪明、满清为首的合纵联盟,以及梁、顺为核心的连横同盟。  

九月初,高欢以弘光朝的名义,再次传檄天下,揭露伪明是满清扶立的傀儡政权,坚决否认济南的朱慈焕为真,认为真正皇五子,乃弘光朝廷所封宋王,而宋王已经因为左良玉进犯南京,于转移途中溺死水中,崇祯已然绝嗣。  

同时,高欢斥责左良玉、郑芝龙认贼为主,出卖大明利益,认为是左军溺死宋王,号召天下共灭左贼,同时劝说郑芝龙,不要助纣为虐,要好自为之。  

高欢接连传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