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发放粮食(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就要好好管理一番才行。
杨义的地盘不可能只局限于,肯定还会扩张,而这里就是下一步扩张的范围。
城里经过连番大战,百姓也需要安抚一番,才能稳定人心,让这里继续发展下去。
要不然,百姓一旦恐慌,纷纷逃离这里,这里将会是一座空城了。
想要安抚百姓,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发放粮食。
李傕等人在城里的时候,为了筹集粮食,几乎将所有的粮食全部抢光。
致使城内的百姓家家无粮,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已经有不少的百姓因为无粮,而过不下去了。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杨义只能将李傕抢来的粮食,留下一部分当做军粮,另一部分开始发放粮食。
在战乱的时候,想要迅速安稳人心,最好的办法就是粮食。
俗话说的好,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事实也是如此,杨义刚命人贴下告示,城内惶恐不安的百姓,迅速安定下来。
当然,杨义也不能按着李傕抢来多少粮食,按原数返还,只能按人头算,保持大家最低的温饱。
粮食刚发放了一天,徐庶便匆匆找上了门。
“将军,这样下去不行啊,照这种速度,粮食恐怕供应不上。”
杨义其实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一时没办法解决。
在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本来就很低,李傕将大家的粮食抢走之后,也是充作军粮,消耗了很多的粮食。
大家的粮食原本就不够吃,再加上损耗,自然也就更加不够吃了。
徐庶叹了一口气,“如果想要留下更多的人,我们就不能再发粮食了,只能放粥,让大家不至于饿死。”
听闻此言,杨义苦笑的摇了摇头,“可是已经发放了很多,现在改成放粥,恐怕会引起很多人不满啊。”
徐庶眉头也皱了起来,“这个问题确实不好解决,不过,如果继续发放粮食,恐怕真的坚持不了多久。
一旦粮食彻底放完了,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恐慌呀。”
杨义沉默了良久,忽然开口说道,“既然如此,不如我们想个办法。”
徐庶目光一亮,“将军,你有办法?”
杨义苦笑着点了点头,“也算是一个破办法吧,虽然很简单,但至少不会引起大家的不满。”
当天夜里,县城里最大的几个粮仓,竟然同时失火。
黑暗中,燃烧的火焰几乎照亮了半个县城。
大火一直持续到天亮,才渐渐的熄灭,整座城池里充斥在了一片焦糊的味道之中。
百姓们第二天去县衙领粮食的时候,却发现,门前贴了告示。
告示的内容就是昨天晚上粮仓着火,粮食所剩不多,所以没有办法继续发放。
城内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吃了一惊,想要去衙门里问一问,但看到门前大批的士兵,又都胆怯了。
没有领到粮食的大骂不止,而领到粮食的人,心中也是不安,怕县牙里将发放的粮食又收回去。
恐慌的情绪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才因为一个告示而结束。
谢里是城内一个普通的百姓,自从他知道粮仓着火,再也没有粮食发放以后,想起自己家空空的米缸,顿时吃了一惊,挤在人群中想要去询问,可是最后也都是不了了之了。
回到家中,谢里将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之后,一家子人顿时笼罩在一种恐慌之中。
第二天,谢里起床出门,想要去县衙门看看,还有没有可能领到一些粮食。
刚走出街角,便看到一大群围在一面墙的前面,正在议论着什么。
人实在太多了,谢里想挤进去,但几次都没有成功。
只不过,谢里虽然没有看到里面是什么情况,但他也知道肯定是衙门里有事情。
因为,人群中的那面墙壁,几乎是衙门贴告示专用的地点,只要看到有人围在那里,必定是衙门里有事情要传达。
既然挤不进去,谢里只能在外面仔细听别人说什么。
可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谢里只听说是粮食的事情,却没有听清楚到底是什么事情。
就在他急的心头冒火的时候,突然看见邻居李七从里面挤了出来。
谢里顿时大喜,急忙拉住李七,“七哥,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李七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指了指远处,大声说道,“这里太吵了,我们去那边说。”
谢里见李七知道什么事情,顿时大喜,急忙随着李七来到了一个清净的地方。
“七哥,你快说呀,快急坏我了。”
李七笑嘻嘻的说道,“这个消息整体来说是好事,但是对有些人却是坏事。”
谢里一愣,疑惑的问道,“七哥,这是什么意思?”
李七指了指人群的方向,笑着说道,“告示上说的很清楚了,由于城里面着大火,把粮仓都烧了,原本要发放的粮食,几乎都烧了,所以就没办法继续发放粮食了。”
这个消息,谢里昨天就知道了,也没什么惊讶的,急忙追问,“七哥,难道告示上只有这个内容吗?”
李七摇了摇头,“当然不可能了,告示上还说,粮食虽然烧了大部分,可是还有一些军粮。
这些均量可以给大家放粥,但却不能再发放了。”
听到这个消息,谢里顿时长出了一口气,转身对着衙门的方向连连拱手,“真是多谢了,这样我们就能活下来了。”
说
杨义的地盘不可能只局限于,肯定还会扩张,而这里就是下一步扩张的范围。
城里经过连番大战,百姓也需要安抚一番,才能稳定人心,让这里继续发展下去。
要不然,百姓一旦恐慌,纷纷逃离这里,这里将会是一座空城了。
想要安抚百姓,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发放粮食。
李傕等人在城里的时候,为了筹集粮食,几乎将所有的粮食全部抢光。
致使城内的百姓家家无粮,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已经有不少的百姓因为无粮,而过不下去了。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杨义只能将李傕抢来的粮食,留下一部分当做军粮,另一部分开始发放粮食。
在战乱的时候,想要迅速安稳人心,最好的办法就是粮食。
俗话说的好,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事实也是如此,杨义刚命人贴下告示,城内惶恐不安的百姓,迅速安定下来。
当然,杨义也不能按着李傕抢来多少粮食,按原数返还,只能按人头算,保持大家最低的温饱。
粮食刚发放了一天,徐庶便匆匆找上了门。
“将军,这样下去不行啊,照这种速度,粮食恐怕供应不上。”
杨义其实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一时没办法解决。
在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本来就很低,李傕将大家的粮食抢走之后,也是充作军粮,消耗了很多的粮食。
大家的粮食原本就不够吃,再加上损耗,自然也就更加不够吃了。
徐庶叹了一口气,“如果想要留下更多的人,我们就不能再发粮食了,只能放粥,让大家不至于饿死。”
听闻此言,杨义苦笑的摇了摇头,“可是已经发放了很多,现在改成放粥,恐怕会引起很多人不满啊。”
徐庶眉头也皱了起来,“这个问题确实不好解决,不过,如果继续发放粮食,恐怕真的坚持不了多久。
一旦粮食彻底放完了,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恐慌呀。”
杨义沉默了良久,忽然开口说道,“既然如此,不如我们想个办法。”
徐庶目光一亮,“将军,你有办法?”
杨义苦笑着点了点头,“也算是一个破办法吧,虽然很简单,但至少不会引起大家的不满。”
当天夜里,县城里最大的几个粮仓,竟然同时失火。
黑暗中,燃烧的火焰几乎照亮了半个县城。
大火一直持续到天亮,才渐渐的熄灭,整座城池里充斥在了一片焦糊的味道之中。
百姓们第二天去县衙领粮食的时候,却发现,门前贴了告示。
告示的内容就是昨天晚上粮仓着火,粮食所剩不多,所以没有办法继续发放。
城内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吃了一惊,想要去衙门里问一问,但看到门前大批的士兵,又都胆怯了。
没有领到粮食的大骂不止,而领到粮食的人,心中也是不安,怕县牙里将发放的粮食又收回去。
恐慌的情绪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才因为一个告示而结束。
谢里是城内一个普通的百姓,自从他知道粮仓着火,再也没有粮食发放以后,想起自己家空空的米缸,顿时吃了一惊,挤在人群中想要去询问,可是最后也都是不了了之了。
回到家中,谢里将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之后,一家子人顿时笼罩在一种恐慌之中。
第二天,谢里起床出门,想要去县衙门看看,还有没有可能领到一些粮食。
刚走出街角,便看到一大群围在一面墙的前面,正在议论着什么。
人实在太多了,谢里想挤进去,但几次都没有成功。
只不过,谢里虽然没有看到里面是什么情况,但他也知道肯定是衙门里有事情。
因为,人群中的那面墙壁,几乎是衙门贴告示专用的地点,只要看到有人围在那里,必定是衙门里有事情要传达。
既然挤不进去,谢里只能在外面仔细听别人说什么。
可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谢里只听说是粮食的事情,却没有听清楚到底是什么事情。
就在他急的心头冒火的时候,突然看见邻居李七从里面挤了出来。
谢里顿时大喜,急忙拉住李七,“七哥,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李七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指了指远处,大声说道,“这里太吵了,我们去那边说。”
谢里见李七知道什么事情,顿时大喜,急忙随着李七来到了一个清净的地方。
“七哥,你快说呀,快急坏我了。”
李七笑嘻嘻的说道,“这个消息整体来说是好事,但是对有些人却是坏事。”
谢里一愣,疑惑的问道,“七哥,这是什么意思?”
李七指了指人群的方向,笑着说道,“告示上说的很清楚了,由于城里面着大火,把粮仓都烧了,原本要发放的粮食,几乎都烧了,所以就没办法继续发放粮食了。”
这个消息,谢里昨天就知道了,也没什么惊讶的,急忙追问,“七哥,难道告示上只有这个内容吗?”
李七摇了摇头,“当然不可能了,告示上还说,粮食虽然烧了大部分,可是还有一些军粮。
这些均量可以给大家放粥,但却不能再发放了。”
听到这个消息,谢里顿时长出了一口气,转身对着衙门的方向连连拱手,“真是多谢了,这样我们就能活下来了。”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