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374、天意昭昭,此界天下无敌手

374、天意昭昭,此界天下无敌手(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师兄,你说他们能在先生面前撑多久?”  

苏景倚窗而立,目光穿透夜色望向治水的一处方向。  

“佛门金刚、魔道巨擘、道门天师,再加上大师兄的春秋浩然正气…这般阵仗,能给先生添几分麻烦?”  

邀仙楼四层,群芳宴残香未散。  

三先生负手立于窗前,目光凝注远处忽明忽暗的天际。  

那里气息翻涌如潮,却有一道巍峨气机如山中君王般镇压四方。  

寻常人只觉心悸,却不知究竟。  

如同雾中看花!  

“我们四人,算是天底下最了解先生的人了。”  

三先生道皱了皱眉道:“当年若非先生正值尸解之期,实力大减,又有二师兄九剑在…我们又在暗中准备了数年时间之间。”  

说到此处!  

三先生只是想到那段回忆,眼中的忌惮之色越发凝重,“如此这般,我们差点全部身死。“  

苏景默然点头。  

这世间若论他最畏惧之人,夫子当居首位。  

那种深不可测的感觉,从年轻之时到现在,贯穿始终。  

苏景也是点头道,“他们四人…”  

“怕是连让先生认真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今日我倒是有些不同看法。”  

三先生转过头来看来,语气有了起伏,“物新,你觉得他们四人能伤先生?”  

苏景摇了摇头。  

“必不可能。”  

“如今的先生刚刚尸解,每一次尸解都会修为会再次大涨。”  

“而且,先生蓄谋以久,早就最好了万全准备。”  

三先生疑惑道:“那不同在哪里?“  

苏景抬手指天:“人在做,天在看。今日之局,或许在先生算计之中,而天道轮回…又在之外。”  

“天地怎会容得下这般饕餮?”  

苏景指尖轻叩窗棂,原本藏着的老人面目又重新露出年轻的相貌,俊郎至极。  

他声音也变成了少年人的清俊之音色。  

“只纳天地灵气,却将尸气反哺人间,造就无数妖魔…横行世间。”  

他望向远处翻涌的气机:“若这天地真有冥冥天意,必不会错过今日之机。“  

三先生眼中微动:“你是说…”  

“看似先生算尽天机,”苏景笑意渐深,“却不知天网恢恢,早已布下罗网。”  

三先生沉吟片刻:“你如此笃定大师兄他们还有后手?”  

苏景摇头:“大师兄行事,向来不问成败。他们四人在先生面前确实太弱,就算是我们一起怕也是难以逃命!”  

他望向天际,“大师兄向来如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或许正因为他寄情于山水之间,与天地交感。”  

苏景袖中滑落一枚黑白不停变换的棋子,两只手指轻轻夹住,  

“或许正因如此…这天地,正借他之手,行那天道之责。”  

三先生目光落在苏景手中紧握的黑白棋子之上。  

这并非凡物,而是苏景修行元神之宝,与其气运紧密相连。  

自苏景踏入武道九境,元神与阳神融合之后,本命便是——“天问”。  

寓意向天求索答案,黑为负,白为正,一问一答,简洁明了,可窥探天机,然其代价却极为沉重。  

即便是以苏景之修为,亦仅能使用三次。  

当年合力诛杀夫子之时,他们曾亲眼目睹苏景施展过一次“天问”。  

那时,棋子为白,光芒璀璨。  

三先生心中不由生疑,开口问道:“你今日可曾动用过‘天问’?”  

苏景摇头,棋子在他掌心流转:“还剩最后一次,未到关键时刻。“  

三先生闻言,眉头微蹙。  

合力诛杀夫子之时已用一次,理应还剩两次机会。  

为何如今仅剩一次?  

苏景究竟在何时,为了何事,动用了那珍贵的一次“天问”?  

苏景把玩着掌中棋子,笑意渐深:“师兄若想知道那次'天问'的答案..….”  

“也不是不可以,苏景也是好奇,师兄你的本命究竟是什么?”  

“就如同我一直不知道,先生的本命是何物一般?”  

苏景眼神殷切,苏景初见这位师兄之时,三先生已是武道九境的绝顶人物,阳神圆满,本命已成,却从未在人前显露。  

本命,乃是依据个人修炼的功法与内心的精神追求所孕育而生,各不相同。  

大先生游历山河所诞生天地无距“逍遥游”。  

二先生一生纵横,本命“斩仙”,可以斩开万物。  

这么多年了,三先生的本命却一直没有被提起过。  

一直成谜!  

三先生没有回答。  

四楼陷入沉寂,群芳宴已近尾声,唯剩苏诗诗尚未登台。  

三先生开口问道:“为何放过谢鸿?“  

方才谢鸿请罪,苏景竟未加惩处,这与他一贯作风大相径庭。  

苏景把玩着掌中棋子:“师兄,你太小看谢鸿了。”  

“今日之局,他在其中出力了多少?”  

“比起谢灵.…”苏景眼中闪过一丝深意,“谢家最可怕,是他。”  

“九大姓之中下一辈之中,唯有谢鸿真正走上了台面。”  

能让苏景用“可怕”二字形容的人,屈指可数。  

“谢鸿年岁尚轻,修行速度却已不逊当年的二师兄。”  

苏景望向三楼方向,“当年谢家之事,他在清凉寺中修心,怕是也已凝聚本命。”  

“我若惩处谢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